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如题所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

扩展资料: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理论,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从私有制统治下解放出来、自己成为社会的主人作为新社会的制度目标,把继承吸收人类文明的全部优秀成果、创造人类新的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基础,把消灭“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劳动共同体作为新社会的组织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价值理想。消灭贫困、走向共同富裕一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原则,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到治理文明,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明发展在路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凸显和强化了和谐的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着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期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内含着国家发展进步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是公民对待国家的价值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要建立一个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继承资本主义社会的优秀文化遗产,同时又在新的更高层次上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精神,把以资本为本位的核心价值提升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核心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人民“三个共同享有”的社会主义,必然要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目标。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开放包容的,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睦、兴旺发达的价值理念,都融入并化为民族精神的血脉;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凡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都纳入并充实于时代精神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前提,这就是以社会主义文明为荣,以违背社会主义文明为耻,自然也是崇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荣辱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凝练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消除了束缚人压迫人的社会关系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品质修养不断完善提升,是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建设都要通过人的发展来推动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文明都要通过人的文明来体现来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包含人的文明理想,这些都要凝结为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准则。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由人的精神所汇合而成的,有什么样的人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一旦形成,又成为塑造人培养人的精神力量,因此公民价值观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产物与反映。社会主义荣辱观就其内容而言,就是社会主义公民价值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进一步提炼,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核心价值观。所以,只有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2个回答  2013-08-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3个回答  2013-08-3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企业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特征:
  第一,普遍性。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因而应当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构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避免为短期目标服务,同时应当关照时代和人民大众的现实需求。
  第二,民族性。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态度,注意防范价值观上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努力建设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三,崇高性。崇高性是指核心价值观反映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第4个回答  2013-08-3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