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台县七坝泉萤石矿床

如题所述

一、矿床概况

1.矿床名称

甘肃省高台县七坝泉萤石矿床。

2.地理位置

位于高台县城以北,距县城25km。地理坐标:东经99°12′20″,北纬39°31′12″。

3.矿床类型、资源储量、规模、品位、勘查程度和开发情况

高台县七坝泉萤石矿床属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1958年12月,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发现了该矿床,随后进行了初步勘探,经甘肃省储委审核,将初勘改为普查评价。1965~1966年,甘肃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在该区进行了初勘,提交了C1+C2级表内萤石储量,该矿床为一中型萤石矿床,矿石平均品位:CaF271.43%。

该萤石矿床目前正在开采。

4.所属Ⅲ,Ⅳ级成矿区带

高台县七坝泉萤石矿床位于Ⅲ级成矿区带Ⅲ-20 河西走廊Fe-Mn-萤石-盐类-凹凸棒石-石油成矿带。

5.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1)大地构造位置

本区属秦祁昆造山系-北祁连弧盆系-走廊弧后盆地。

(2)区域地层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有元古宇皋兰群变质岩系、侏罗系及第四系。

元古宇皋兰群变质岩系:按岩性组合划归七坝泉组,由老至新划分为含长石黑云片岩及片麻岩段、云英片岩段和石英岩段3个岩段,出露厚度达3161m。

侏罗系:分布范围较小,与元古宇皋兰群变质岩系呈不整合接触,属下侏罗统,主要由红色含铁千枚岩、灰黑色薄层炭质页岩、粗粒石英砂岩和砾石层组成,厚度为75 m左右。

(3)区域构造

本区褶皱、断裂均发育。侏罗纪之前及侏罗纪时期,本区经历了强烈的褶皱作用,形成一复背斜构造形态。萤石沟至玉树沟弧形背斜是该区最大背斜。

本区断裂构造分为两组,以北西向为主,其次为北东向。按成矿前后分为成矿前断裂和成矿后断裂。成矿前断裂又分为与成矿有关的断裂和与成矿无关的断裂。与成矿有关的断裂为压扭性断裂,主要分布方向为近南北向或北东-南西向,与褶皱轴向斜切,此种断裂多为矿体充填。与成矿无关的断裂分布的特点是断裂的延长与地层走向和褶皱轴向一致或近于平行,断裂带中很少有热液活动的充填物,断裂规模较大。

(4)岩浆岩

区内以华力西期岩浆侵入作用为主,侵入岩分布广泛,主要有二长花岗岩、斑状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除侵入岩外,本区还有辉绿岩、石英斑岩、伟晶岩石英脉、长石斑岩等脉岩类。

二、矿床地质特征

(一)矿床成矿及控矿因素

1.地层

矿区除第四系残坡积层、冲积层及现代风成砂之外,主要为元古宇皋兰群七坝泉组变质岩系含长石黑云片岩及片麻岩段(图5-1),分下、中、上3个岩组。下部岩组岩性为混合质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条带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受混合岩化作用较强,总厚度551m。中部岩组岩性为细粒黑云母斜长片麻岩,岩层分布方向近北北西-南南东,总厚度近128m。上部岩组岩性以深灰色眼球状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为主,夹细粒黑云母斜长片麻岩。总厚度约340m(甘肃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1967)。

图5-1 甘肃省高台县七坝泉萤石矿区略图

(据甘肃省地质局第四地质大队,1967)

1—元古宇皋兰群七坝泉组;2—石英岩脉;3—萤石矿体;4—华力西期晚期黑云母花岗岩;5—地质界线;6—实测正断层;7—实测逆断层

2.构造

矿区位于方架山-土圪垴河复背斜的北东翼,主要褶皱形态为背斜和向斜,矿区背斜、向斜构造通过七坝泉矿带沿北北西向分布,与萤石矿成矿关系不大。

断裂构造 矿区断裂形成于褶皱形成时或之后。表现为走向断裂和斜切走向断裂,斜切走向断裂属于压扭性断裂,往往为萤石矿脉所充填。

褶皱形成之后形成的断裂均为北北东向分布,与背斜轴斜交,其中F24号断裂中充填有萤石矿脉,为矿脉主要成矿空间。在成矿期间伴有断裂复合作用,使已成矿脉破碎,矿液再次充填沉淀后形成角砾状和同心状矿石。角砾带一般宽1~1.5m,擦痕方向与水平面交角33°~42°,属于具有平移性质的正断层。这类断层具有成矿性质,又有破坏矿体的作用,使部分矿脉变厚或变薄。

裂隙 矿区内在褶皱和成矿前断裂形成之时,在背斜近轴部形成翼状裂隙,这些裂隙属于压扭性裂隙,多与成矿断裂有关,多充填萤石矿体。这一组裂隙为近南北方向,倾向257°~327°,倾角60°~65°

3.岩浆岩

矿区中部分布有华力西期花岗岩,分布面积约3km2。主要岩性为斑状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岩体中赋存有萤石矿体。

(二)矿床特征

1.矿体特征

本矿区共划分为7个矿带70个萤石矿体,分布面积约10km2。其中,Ⅱ矿带位于七坝泉背斜轴部,矿体呈树枝状分布;Ⅲ矿带矿体较规则的分布于F24号断层带中;Ⅴ矿带呈单一串珠状“S”形分布;矿带的总体分布方向为近南北向,从北西至南东,矿体呈叠瓦式平行排列。

该矿区萤石矿体大多呈脉状、不规则脉状,少量呈扁豆状。矿体形状不规则,沿走向及倾向其厚度变化较大。一些矿体局部膨胀或收缩,分叉频繁。有些矿体厚度在深部方向存在变厚又变薄之势,而一些矿体沿倾向向深部变薄或趋于尖灭。

矿体长8~398m,大于100m的矿体有6个。矿体厚度0.4~7.58m,平均厚度多小于1m。矿体倾角52°~88°,多在60°~80°之间。

2.矿石特征

(1)矿石类型

矿石类型 萤石-石髓矿石、萤石矿石。在一些矿带中的一些小矿体均由萤石单矿物组成,而在所有矿带中的多数矿脉两侧均为含萤石石髓矿石。

矿石自然类型 本区萤石矿石分为条带状、角砾状、同心圆状、块状、网脉状矿石,以块状矿石为主要类型,角砾状和同心圆状矿石较少见。

(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 本区萤石矿石分为粗晶结构和细晶结构两种,以粗晶结构为主。粗晶萤石分布于矿脉的中心部位,但在围岩裂隙中的萤石细脉大部分也为粗晶。细晶萤石主要分布于矿体的边部或石髓萤石与石髓的接触间,或组成同心圆状角砾,有极少量组成块状矿石。

纯萤石矿脉具有彩色分带现象,矿脉中心为乳白色,向外渐变为翠绿色、紫色。

矿石构造 分为条带状、角砾状、同心圆状及块状构造。

(3)矿物组成及化学成分

矿石矿物组成 主要是萤石,其他脉石矿物有石髓、石英、少量黄铁矿。在地表,普遍有次生的石膏混杂于矿体裂隙中。

矿石化学组成 主要为CaF2,其次为SiO2,二者占95%以上,其中CaF2含量61%~95%。其他为MgO,Al2O3,Fe2O3,S,Pb,Zn等,其含量均在1%以下。

CaF2和SiO2在矿体的纵、横向上变化规律呈反比关系,即矿脉的两壁SiO2增高,CaF2降低,形成萤石-石髓矿石。

3.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硅化、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等,其中以高岭土化较为强烈,分布普遍,为萤石矿的找矿标志。硅化和绢云母化次之。

三、矿床成因

(一)矿床成矿及控矿因素

本区萤石矿体呈脉状,充填于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压扭性断裂及裂隙中。地层与萤石的形成无明显联系。围岩蚀变强烈而普遍,说明萤石矿的形成与热液作用有关。断裂对萤石矿体控制作用明显,为热液成矿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储集空间。

(二)成矿时代

本区萤石矿赋存于斜切褶皱构造的断裂中,褶皱构造产生于侏罗纪之前,斜切褶皱构造的断裂形成于褶皱构造形成之后。推测,充填于断裂中的萤石矿形成于侏罗纪或侏罗纪之前。

(三)成矿物质来源

本区中部的花岗岩中赋存于萤石矿脉,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于花岗岩。

(四)成矿作用及矿床成因

本区萤石矿脉均充填于北北东或近南北向的压扭性断裂及裂隙中,矿物生成分为石髓-萤石、萤石、萤石-石髓3个阶段。低温含矿热液沿断裂运移,在有利部位结晶形成萤石,断裂是含矿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容矿空间。其后由于断裂的再次复活,残余矿液沿裂隙上升,沿复活断裂交代破碎之矿石,形成角砾状和同心圆状矿石,成矿作用至此阶段结束。

矿床成因:低温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