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和叙述文有什么不同?

如题.

记述文即是叙述文,二者是一样的,没有不同。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1、叙述

在生活中,所谓的叙述就是将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而在理论研究中,叙述是把研究成果用一定的方法在理论上再现出来。而在文学中,叙述是写作所使用的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述方法,也是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的方式,各类文体多少都要用到。

2、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通过一定的写作手段(如生动形象的语言、朴素直白的对话),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的作用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体化。

3、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4、抒情

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抒情方式具体来分又可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等。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5、议论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亦为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

立论称“证明”式文章,驳论称“反驳”式文章。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扩展资料:

写作注意: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记叙顺序作用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

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紧凑。插叙一般不作为文章中心。

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分叙(平叙):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记叙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18
记述文即是叙述文,二者是一样的,没有不同。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五种表达:
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描写:是展示空间状貌的艺术。
议论:是谈看法的说理艺术。
抒情:是抒发·倾吐的流露宣泄艺术。
说明: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艺术。
表达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小结
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记叙文的划分 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9.记叙文的句式(语气):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第2个回答  2013-09-08
记叙文 是通过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记叙类的文章有两种,一种是写真人真事的文章,一种是运用记叙的形式而内容却是虚构的文章或作品
记事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事情的表达方式
1,你觉得稀奇的事情
2,和平时有些不同的事情
3,不常发生的事情
4,习以为常的事件
5,你觉得遗憾的事情
6,受感动的事情
7,高兴、愉快、伤心的事情
8,可恨、非常担心的事情
9,让人发怒、遗憾的事情
10,让人懊悔的事
第3个回答  2013-09-09
没区别。

记叙文
  文体的基本类型之一。也称“纪叙文”、“记载文”、“叙述文”、“记事文”。是一种通过真实地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文体。我国的记叙文源远流长,它的形成要早于抒情、议论等文体。上古神农氏“结绳记事”,就说明了汉字的创造,首先是为了满足记事的需求。它最早见于商代的卜辞、青铜器铭文及《尚书》中的《禹贡》、《顾命》。记史文、记体、随笔体是其发展中的三大支流。记叙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因果五要素,讲究真实性,这是一种社会真实,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真实有着本质的区别;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法,同时兼有抒情、议论和说明,其记叙手法具体包括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间叙、并叙、总叙、分叙、类叙、逆叙等;结构上主要以时空为序,也兼有逻辑式、情感式;语言具体、简洁、含蓄;它主要作用于读者的情感。记叙文的写作要强调:内容真实,所记叙的人物、事件、景物,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真人真事真景,不允许进行艺术的想象和虚构;交代明白,把记叙文的要素一一告诉读者,使记叙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线索清楚,要有一条贯穿全文的脉络,把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凝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波澜起伏,记叙不能一马平川、平铺直叙,而要波澜迭起、跌宕生姿,以加深读者对内容的印象。记叙文的种类繁多,我国现代的记叙文一般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速写、传记、回忆录、四史(厂史、家史、乡史、村史)、方志、访问记、参观记、游记、叙事散文等。古代的记叙文有记史的纪传体(本纪、世家、列传)、国别体、纪年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以及行状、事略、年谱、实录、言行录、记、碑文、哀吊、哀祭、诔等。清代姚鼐《古文辞类纂》中的“杂记”、“传状”、“碑志”类所收,大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广义的记叙文由于不受真实性的限制,还可以包括叙事诗、虚构的小说等。现在通常采用的,主要是记叙文的狭义概念。
第4个回答  2019-09-18
记叙文与叙述文是有区别的,叶圣陶的《七十二堂写作课》就有这方面的详细介绍,它说,用比喻的话来说记述文就是静止的照片,着眼于一时的光景,这一刻那物的形状,那人正在说的话这些;叙述文是活动的电影,着眼于变化,像说一个人从小说到大的变化就是叙述文。
叙述分子多的就叫叙述文,记叙分子多的就叫记叙文,记叙文与叙述文经常杂糅在一起,有人从简叫,就把它们叫记叙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