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的故事,从秦朝开始

传国玉玺在明朝和清朝是从哪朝得到的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镌。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由此便促使欲谋大宝之辈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玉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二千余年。然终于销声匿迹,至今杳无踪影,辄令人扼腕叹息。
  
    “传国玉玺”就材于“和氏之璧”。春秋时,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与厉王。王使玉工辨识,云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复献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旋昭阳在水渊畔大宴宾客赏璧,是时有人大呼:“渊中有大鱼!”众人乃离室临渊观之,回席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当时疑为门人张仪所窃,于是拘仪而严加拷问无果。张仪受此凌辱,怀恨在心,便一气之下,离楚入魏,再入秦,秦惠文王后元十年(前315),拜为秦相,乃游说诸国联秦背齐,复以使节身份入楚,瓦解齐楚联盟。后拘怀王,克郢都,尽取楚汉中之地,终于得报此仇。
  
    后此璧为赵国太监缨贤所得,旋被赵惠文王据为己有。秦昭王闻之,“遗书赵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当时秦强赵弱,赵王恐献璧而不得其城,左右为难。蔺相如自请奉璧至秦,献璧后,见秦王无意偿城,乃当廷力争,宁死而不辱使命,并以掷璧相要挟,终致秦王妥协,得以“完璧归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6
传国玺或传国玉玺,为中国古代皇帝的信物,由和氏璧雕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後获得和氏璧,秦始皇将其琢为传国玉玺,命李斯丞相在和氏璧上写「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秦二世死後,由子婴把传世玉玺献给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王莽篡权後,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皇太后怒,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东汉末年各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率先攻入洛阳城的孙坚,在井中得一宫女之尸身上有一红色盒子,匣中之物正是传国玺。(见《吴志》)之後孙坚之子孙策将玉玺献与袁术以借兵马。孙策用此玺从袁术处换来三千兵将,从而奠定了孙吴霸业之基。袁术称帝失败後,玉玺归属曹操。
第2个回答  2013-09-06
传国玉玺历史上没有,其故事是三国时期附会而成。
第3个回答  2013-09-06
但野史记载,相传皇太极大破察哈尔部,察哈尔部的林丹汗献上了传国玉玺。皇太极也称帝了!
第4个回答  2013-09-06
传国玉玺据说是和氏璧所铸,传至西汉末期,王莽篡政,太后用玉玺砸王莽,摔坏一角,后王莽用金镶补全,此后又称金镶玉玺,到了元末,元顺帝北逃,带走了金镶玉玺,朱元璋重新仿照了一枚,但是这一枚赝品在靖难之役的时候随明惠帝消失,明成祖朱棣又仿造了一枚,一直传到清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