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作党怎样才能有效的备考GMAT

如题所述

其实从考gmat到申请到拿到offer已经过去了小半年,最近在义务帮助今年申请的童鞋辅导gmat,修改文书以及充当知心gg的角色。。。发现其实蛮多在职狗童鞋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每周80+小时的工作中有效复习gmat。由于版上大多数经验之谈来自于可以全职或者工作不忙,每天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学习的人。他们无法理解出差狗和加班狗上一小时还在工作上挥斥方遒,下一小时就要从国贸,从金融街,从机场飞奔到考场考试的痛。。。所以打算分享一下自己在高强度工作下如何复习的经验和走过的弯路,算是给之后同样工作忙成狗的人提供一些参考吧。

0 本文适用对象

本文的适用对象主要针对工作强度很大的工作狗(比如咨询和投行狗。。。),基本不可能拿出固定的时间用来复习或者每天能有效拿出的时间少于1小时。对于工作不太忙,每天可以拿出固定的时间复习,或者全职复习的人,并不建议参考本文。对于这样的人,CD上已经有很多很好的资料和经验可以参考,只要你肯付诸努力和时间,相信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1 SC复习利器---正确句子

我至今仍然对靠题海战术暴力解决考试的效果持存疑态度(包括但不限于gmat考试)。如果说CR还是可以通过暴力刷题刷出所谓的“题感”,那么SC想通过暴力刷题刷出所谓的感觉我觉得很难。很多人都说现在SC的难题越来越多的考的语义,这个我并不否认。但是,我非常反对在基础还不牢靠的前提下,去重点攻克以语义为重点考点的难题怪题tricky题。因为大家都知道,gmat是自适应考试,如果你连有明确考点的题目都没办法做对,你就没有办法进入高分裤,见到这些tricky题。我记得以前高中数学老师在高考前告诉我们,如果高考最后的难题没有思路,千万不要死磕,把时间用来检查前面的题目,保证会做的做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策略,最后我们高中班高考数学平均分在135+。虽然考试各式各样,但我认为,抓基础,放难题的思路是备考所有考试的最重要的思想。

如果说gmat是一个理综合考试,那么CR更像是物理,需要你思维的理解和转变,而SC就更像是化学和生物,需在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下(或者说游戏规则下),进行理解和运用,比如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也会发现,很多SC的知识点只适用于GMAT SC体系。而从我辅导的童鞋复习的情况也反映了这个问题,一些童鞋跟我反映,CR属于那种我过了一段时间时间再复习正确率基本还能维持住,但是SC如果一段时间不练再捡起来正确率就是惨不忍睹。其实也正是反映了两个部分在思维和运用上的不同。

基于SC这样的学科特点,考前过一遍知识点,“临时抱佛脚”其实是十分有用的。从我自己复习和考试的感觉看,prep07 08的部分知识点和考察角度其实已经有些“过时”,在现阶段,在SC的复习下,抓住OG其实是最有效,也是目前市面上所有题目中最接近真实考试的复习资料。

但是,对于一个每天工作忙到炸的工作狗,考前再做一遍OG来重温知识点基本是不可能的,更别说一行行的看SC千行。因此我自己在复习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考前可以快速温习SC知识点的利器——正确句子。这里说的正确句子,并不是拿着正确句子重头到位读一遍,这种方式基本起不到任何效果,而是在你平时做完题后,对比选项,找出考点,将考点通过在正确句子上标色,加粗和添加注释的方式,整理一份真正的有效复习资料,这里举一列:

这是OG13的57题正确句子,这里:

    either from... or from分别标黄,表示这道题有错误选项考了两者错误平行

    and标绿并在下面注释,表示有选项考到了用and并列还是最伴随状语的问题

    be fashioned from标蓝并注释,知道这里还有一个固定搭配

    通过这样的复习OG140个正确句子,基本可以达到和重新做一遍OG一样的复习知识点的效果,而用时基本不会超过两个小时。

    2 挤时间利器——surface pro4

    首先声明——我真的不是微软派来的拖。。。。surface pro4只是我想说的利器的代表而已,所有平带手写笔的平板电脑二合一本均符合本条规则。

    常言道,时间就像XX,挤挤总会有的。虽然很黄很暴力,但是其实话粗理不粗。很多投行狗和咨询狗每周工作时间都会达到100小时,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要达到类似于《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使用寒玉床的效果,就是使用后,可以让你用一切可以用的时间都在修炼内功,这样才能在比别人少很多的时间的情况下还能兼顾到复习,而在gmat复习中的“寒玉床”就是surface pro4

    在复习gmat的初期,过一遍OG可以说是必须的,而这种过并不是随随便便的做一遍,而是至少要把做错的题和部分难题甚至所有题的错误选项分析一下并做一下相应的笔记。从这点上看纸质版OG是必须的,因为你使用电脑在OG的pdf文件上标黄和做注释远没有拿笔画圈和写字方便和快捷。而每天拿着纸质版资料复习对于没有固定复习时间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因为你基本无法抽出一小时,坐在桌子前,关机拿出OG大砖头,并默默的告诉自己,OK这一小时我要看OG啦。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等客户的间隙或者presentation准备前或者开会无聊时拿出一本堪比砖头的OG的画面有多美。。。恩 楼主都干过。。。

    楼主工作后很少用双肩背包,基本标配就是手提公文包,内装电脑和部分文件,然而楼主为了可以在任何时候挤时间复习OG并把OG大砖头装进包里,lz先去买了一个双肩背包,标配从此多了本OG大砖头和部分纸质版prep资料,并开始了背背包上下班和出差的生活,那段时间经常飞北京上海的航线,基本连空姐都知道我在复习gmat。。。。在经历了半个月的折磨后,我的双肩包。。。坏掉了。。。。(在此我要严重吐槽下某F家爆款包的质量。。。。)。记得以前上大学时用四个空鸡蛋壳做承重实验,最后放了一坨书后再加了一本《格言》鸡蛋壳才碎,那时候就在说《格言》就是力量,后来想想我的gmat复习,不禁觉得《OG》就是力量啊。。。。 后来知道有surface pro4这个东西,这玩意本身和macbook大小重量差不多,但是他比macbook好的地方是他可以用手写笔,也就是说你可以在OG PDF版上写写画画(drawboard pdf真心是田字格场给surface推出的良心软件。。。),基本可以起到纸质版og的所有功能。并且还有一点好的是,以前不能用来复习og的场合现在都可以了:比如在开会听别人的报告你是肯定不能够把纸质版og搬出来看的,但是用了surface后你可以在这种时候假装认真记录,实际在复习gmat。。。。

    利用surface pro后,抓住零碎的时间复习变成了很容易的一件事,出门也不用再背OG大砖头,真心身体和精神都得到了解脱。有段时间我还特别做了下复习记录,在一天12小时的办公室时间竟然可以挤出共3小时的复习时间。

    3 关于是否要报培训班

    工作后接触不少有小孩的同事,才发现现在在国内,不管家庭水平如何,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的花钱真心都毫不含糊。这也造成了现在国内教育业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学教授赚不过一个高中老师或者英语培训老师。这点上和我所了解的美国教育完全相反。我本身在复习的时候并没有也从来没想过报培训班,而我周围那些考出成绩的朋友也基本没见过报培训班的。了解到部分培训班的事情还是因为现在在义务帮助辅导一个朋友gmat的时候才知道,现在一个高端培训班的培训费动辄上万。对于这点,我并不想说过多,只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宣传案例给大家分析一道CR题目: 现在培训机构普遍的宣传方式是:XXX,经过我们的培训,考出了7XX分。 好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逻辑链的gap:
    (1)XXX经过培训,考出了7XX分,那么一定是培训导致XXX考出来7XX分的吗?——七宗罪之相关不等于因果
    (2)在该培训机构,培训的人中考出7XX分数的比例是多少?是不会在自学的人中,这个比例更高?
    欢迎大家继续脑补,你会发现,gmat逻辑真是个让人变聪明的学科~

    4 关于心态

    这是我这篇最后一部分也是最想说的一部分。无论是gmat考的好不好,MBA申请的好不好,都无非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而已,然而心态真的会伴随你的一生,伴随你做所有的决定。我们国内土生土长的人在经历了分数选拔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容易思维定式的用一个标杆去衡量所有的事情。就比如在申请的时候经常一个gmat770的就被网友定位到M7肯定啦S16保底啦。但经历了一次申请我至少可以举出10个gmat很高但是申请并不如人意的例子。最近在接触今年申请的童鞋,感觉很多人无论在备考还是在写essay,心态就特别差。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横向比较型,觉得同年纪的要么读完书了要么早就结婚生娃了,而自己还奋斗在读书第一线,自己很渣很弱很悲剧;另一类是纵向唯一出路型,觉得读了MBA就能分分钟成为人生赢家,不读就一定矮人一等。而我真的觉得,发展的路从来就是多样化的,真的没必要像考试一样非要量化出一个分数或者标尺来做个高低贵贱的区分。一个MBA不一定就比一个厨师活的快乐开心,或者用经济学的话讲,效用更大。在我看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可以走自己最擅长,最开心的路,你就是最棒的。

    最后分享自己很喜欢的一句话,来自Britney Spears在拉斯维加斯演唱会说的一句话:Never ever lose your passion to dream. 翻译成中文可以说是: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要是实现了呢?祝各位都可以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31
首先就是英语词汇储备,GMAT是在全英文的基础上考的逻辑问题,英语是看懂题目,完成逻辑表达的基础,这个侧重点肯定要清晰。我也是在职备考的GMAT,深切的感受的好的学习规划有多重要,下面算是一些复习经验分享吧(报班学的)。
一、数学
我数学最终考到了51分。熟悉专业词汇提高英语储备+刷OG,跟着课程老师的脚步走数学是最好拿高分。
1】专有词汇
最能夯实基础的就是把数学专有词汇都背过。碰到有些比较长的单词实在背不过的也要达到看到稍加思考就知道大致意思,这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在看到题的时候不会因为完全看不懂题的意思而做不对题。
2】熟悉知识点
考点至少要过两遍。GMAT数学对于理工科的同学可能不会很难,对于文科的同学来说有些知识点还是没有见过的。GMAT数学知识点难度并不大,因此没有见过的知识点都刷过一遍后基本上也都没有什么问题了。过两遍的目的是把以前就有印象的考点重新拾起来,然后多多练习,把数学水平稳定在50-51分。
3】勤练计算
计算为什么要多练习不但是因为要提高正确率,还在于要把解题速度练起来。考试的时候一道题一分半,完成又快又好才可以。
建议简单题自己做完后看解析就好,复习到后期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难题上面。做难题并且强调方法,方法一定要理解,达到灵活运用。基本上特别熟练以后一看到题马上就有思路。
这里关于鸡精还想多说两句。不要把宝都押在鸡精上,不可能所有的题都会遇到鸡精,一套考试里面能遇到的最多也就五六道,大多数题还是没见过的。心态放稳,平常练习的够好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了。如果实在是有难题不会做,适当舍弃,一道题不会对分数有太大影响的。
二、阅读
阅读的提高是要积累的,我们平时有一些不好的做题习惯也要慢慢改掉。比如,看到一篇文章就马上从第一句开始看,看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已经完全不能想起前面在说什么。老师会教正确的有效的阅读方法:
找逻辑链至关重要。GMAT文章的出题套路并不多。熟悉了题材之后就按照提出问题-解决,现象出现-解释,提出论点-阐述这样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内容预判,能够很快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只要把握对了逻辑链和中心内容,很快作者态度就可以浮现,题目中的选项定位自然可以明确,排除选项也会容易许多,发现正确选项后代回原文验证一下,确定了直接选出就好。
三、逻辑
逻辑是GMAT考试当中比较难的题目模块,所以每位同学遇到的问题可能会比较不一样。备考当中各自的侧重点一定会不一样,这里主要说一下做题的侧重点:
1】仔细审题
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尤其是原文出现了两派观点,仔细读题目让你削弱/增强的哪个观点,否则容易选错。
2】谨慎排除
GMAT题目做多了会发现有的选项一出现大概率就是错误的。这时候我们就会出现惯性思维,只要看到有错误选项特征的就会直接排除;可是GMAT考试也会出现反套路,比如就让你选出不对的,如果没看清就直接选就会选错,这样失分太可惜了。
3】选择性做题
逻辑不要急于刷题,先花点时间搞清楚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emise, assumption 和 conclusion,否则做题肯定会吃亏。
句子改错中,最重要的是判断逻辑语义通不通顺。老师会反复强调一句话:句子改错,语义先行。只要判断出逻辑语义的通顺情况就可以飞速选出合适答案。单纯用语法来排除选项是不保险的,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正确选项的答案会有一点语法上的瑕疵,语义上却是最合适的。勤加练习,用正确的思路去做题。
第2个回答  2020-10-25
GMAT在职备考情况
我大学是文科专业,而且在职,专业和时间都并不是非常有优势,压力还是比较大的。但是GMAT真的是个非常重方法的考试,掌握正确的方法,学会总结分析,在职短时间出分真的不是不可能。
下面具体说下我的备考情况:11月报名,1月考试,在职,工作比较忙,基本靠周末复习。考前请了一周假在家复习。报了西安申友的GMAT班。文科背景,英语底子还不错。最后成绩:740,AWA 5.0, IR 7.0。不算非常高,不过也够用了。主要是复习时间很少,考到这样觉得还算ok。GMAT在职备考,我觉得,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使用适合自己的资料、时间安排和备考方法。
二、GMAT在职备考经验
(1)数学
数学首先最基础的还是要背数学词汇,数学是要保证高分的部分,不要因为看不懂题而失分。其次,刷题之前建议把GMAT数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全部过一遍,需要注意的是计算一定要仔细,另外也要在做题中熟悉英文的表达,毕竟以前做题都是中文。
如果数学基础本身不是特别差的话,OG前面一些简单的题没必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应该大部分放在攻克难题上。难题部分我个人是跟着西安申友的刷题团,熟悉GMAT数学难题的考点以及一些固定的解题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另外数学部分的难题知识点其实都是奇偶性、因数之类的知识点,不是很复杂但需要灵活运用。
(2)阅读
阅读部分不同于托福,很少考细节,基本考逻辑、推断。所以一开始花五六分钟时间读懂全文非常重要。练习多了之后就会发现GMAT文章就那么几个套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现象-解释现象,介绍理论-评价理论之类的。
做题只需要把握文章整体结构和作者态度,自然就会知道该去哪里定位,排除选项也很快,至于迷惑选项定位到原文之后仔细阅读理解一下,一般还是能选到正确答案的。
(3)逻辑
逻辑部分应该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说一下做题中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1)一定要看清题目问的是什么。尤其是原文出现了两派观点,仔细读题目让你削弱/增强的哪个观点,否则容易选错。
(2)逻辑不要急于刷题,先花点时间搞清楚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emise, assumption 和 conclusion,否则做题肯定会吃亏。
(4)句子改错部分
SC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语义先行,真的可以加快选答案的速度。因为用语法规则去排答案容易看花眼而且做到难题之后是很难排除的。具体做法的话,先把语义的那份材料看一遍,在做题中强迫自己先看懂语义,再找clause split,再找agreement split,再找其他split方法。复习期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每天朗读15分钟的正确句子来培养语感,一边朗读一边在脑子里分析句子成分。
(5)写作
写作部分重点还是逻辑,而不是fancy的词句。找出文章的逻辑错误,论证,举例。如果不熟悉怎么挑错,可以大概看一眼经典的七宗罪什么的熟悉下思路,不过也不用硬背。如果是有工作经验的,工作中经常要做分析,或者会看他人材料然后challenge的,面对这种材料挑错都不是什么难事。实在没感觉,就多看点寂静,看看别人给的错,找找感觉。找到两三个错,用自己的语言把反驳的话说清楚,加上事例,字数也不是难事。最后可以背一下开头结尾和段落连接的常用短语或者句子——记几个自己喜欢用的就行了。
第3个回答  2020-02-09
今天,为了让你们对 GMAT 备考资料有一个系统地了解,南京申友GMAT十元学姐将常见的几种备考资料做了整理汇总。

Official Guide

全称 Official Guide for GMAT Review,是 GMAT 考试的官方指南,简称OG。

由官方组织GMAC出版,是GMAT考试最权威的复习材料,分为综合、文本逻辑推理(Verbal)和定量推理(Quantitative),一套三本,也被简单的叫做综合、语文、数学三册。

GMAT官方指南每年更新一次,大概在6月份左右上市。每次更新都会挤牙膏一样从旧的 OG 中在删去一小部分题目,再新增加一小部分题目。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9年6月出版的OG2020。

OG的题目均出自已经 “退役” 的 GMAT 考试原题,同时搭配官方解析,可谓是 GMAT 复习圣经。这里说的“退役”,并不是因为题型过时而遭到弃用,而是同一个题目曝光次数过多以后,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而进行的新老题目更替。

这些退役题目与现役题目一样,无论题型、难度、知识点和解题思路,都可以说是 GMAT 考试思路最好的体现,也是各种复习资料中最基础和最权威的。

如果你想掌握 GMAC 的官方出题思路,用最短的时间熟悉 GMAT 的特点,OG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OG越熟悉,对考试就越有利。

对于新手考生来说,一本 GMAT 综合绝对值得拥有。语文、数学分册更多的意义在于练习题的补充。IR部分只在综合部分有详细的介绍,并且会提供在线平台进行在线练习。

值得注意的是,刷OG的题目在精不在多,需要把重点放在题目的解析思路上,一道题一道题地分析思考,搞明白题目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单纯地刷题。毕竟,GMAT考察的并不是英语能力,而是思维能力。

GMATPrep

GMATPrep是 GMAT 的官方模考软件,从最开始的下载版,到现在的在线版,一直是 GMAT 考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节的重要工具。

目前的最新版本 GMATPrep 已经更名为GMAT Exam Prep,通过使用浏览器登录在线方式进行模考。

其中包含2个免费的模考包(Practice Exams 1 & 2),还可以在官网购买2个额外的扩展模考包(Practice Exams 3 & 4 和 Practice Exams 5 & 6),每个扩展包包含2个模考,售价50刀。

GMATPrep难度略高于OG。最关键的是,这套题目同样也是自适应的,更接近于真实的考试,具备更高的参考性,可以用作模拟实战,检验学习效果。

特别提醒注意的是,不论是免费的模考包还是收费购买的模考包,你在模考完一次以后,只可以再重置一次。

而且,因为每个模考包的题库有限,所以在重置以后,很容易出现上一次做过的重复题目。因此,现在很多人会选择在线模考系统。

所谓 GMATPrep 破解版,则是早期一些技术大神,利用下载版本的模考软件漏洞,将软件中的所有题目全部整理出来的版本。

但后来随着官方技术的进步下载版本的软件修补了漏洞,直到现在,所有的模考都在线进行了,就更加无法破解题目库了。

目前市面上流传的有三个版本,分别是PREP07版、PREP08版和PREP2012版,既可以用来练习,也可以用来模考。

GMAT机经

机经一词最早出现在 GRE 中,是机考经验的简写,后来也被运用到其他考试中。GMAT机经,就是考生在考试结束后与其他人交流考试题目解法以便进一步提高成绩,也写作“寂静”或“鸡精”等。

不过,机经虽然很有价值,但是受限于考生的英语能力和记忆能力,记录的题目可能并不会那么准确。

另一方面,GMAT 考试官方除了会定期更换题库之外,还会修改题目中的细节、提问的方式,往往修改一个很小的单词就可以改变整个题目的方向。

因而,机经可以参考,但不要指望通过机经取得高分,死记硬背机经更是行不通的。被机经的内容影响正常考试,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总的来说,机经的题目可以用作复习,熟悉解题思路。但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寄希望于通过机经来取得 GMAT 高分。

曼哈顿语法

MANHATTAN Sentence Correction的目录刚好就是OG 140多道SC题目的考点之所在。

且本书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九大考点(Grammar 、 Meaning、Sentence Structure、Modifiers、Parallelism、Comparisons、Pronouns、Verbs、Idioms)依次展开讲解的。

并配以正确句子和错误句子的展示,同学们可以通过此书来完善自己语法知识体系,建议和OG配套使用,它会为大家在学习SC的路上扫除很多疑虑。

MANHATTAN Sentence Correction适用于入门阶段,因为它涵盖了SC的所有考点,且所讲述的语法体系较为严谨,体系清晰完整,语言朴实简练,对于初次备考GMAT的同学来说是必备资料之一。

如果备考时间较为充分的学生很推荐来看,一般一周左右的时间就可以过完一遍啦,如果第一遍看完还是觉得很懵,第二遍就要在第一遍的基础上找到重点和薄弱点,并学会总结与分析,这里最好拿个笔记本记录下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当然同学最好看原版,如果英语基础薄弱,看原版吃力的同学,可以结合中文笔记进行学习。

建议先做OG的SC 部分的题目,然后根据做题情况再结合MANHATTAN Sentence Correction进行针对性学习。

比如有同学做OG 的时候发现涉及到修饰考点的题目正确率不高,这样就可以翻到此书讲相应章节进行学习,找到问题,然后再针对性解决,这样才能提高备考效率。

并且在做题过程中搞不定的问题也许可以通过看Manhattan SC解决,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提高了学习能力,一举两得。

并且同学们在查看Manhattan SC的时候,要善于结合做错的题目进行错误选项和正确选项的总结,尝试去总结考官的命题思路,这些笔记就是你的独家财富,考前可以用来复习的宝贵材料。

最后,请大家注意一点,Manhattan SC不能取代OG,可以把Manhattan当辅导书来用,但还是要以OG为主。
更多GMAT相关知识 南京申友十元学姐v 【ThinkuNJ】
第4个回答  2019-09-11
在职备考党
在职准备的小伙伴们是很辛苦的一个群体了,既要分出心认真工作,又要给予GMAT考试十分的重视。工作日没有时间学习没有关系,可以将周末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早考出早告别GMAT。并且有很多考生反映,考托福总是考不过,学了GMAT后反而对托福有帮助,事半功倍,一举两得。我当时在成都雷哥GMAT学的,当时确定了在机构学了之后,对于课程的选择很快就确定了,当时学校在上课,没办法完全抽出时间来学习GMAT,刚好就他们家的700+冲刺课是每周滚动开班的,又是我的目标分数,当时就定下来了 。
刚开始的时候,有我自己的私人学管老师,根据我的基础和备考时间;和我说了很多备考相关的建议。因为当时在上课,老师把教材还有GMAT备考所需要资料邮寄给我的,还送了我10000雷豆,还可以在雷哥网模考查看LGSR我自己的学习自觉性其实不是很高,之前有过雅思的基础,自己有了解过GMAT考试,发现真的一点不一样,比雅思难多了,还考逻辑和数学这些,很恼火,我的逻辑这块就经常犯迷糊,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我把我的这些情况给我的学管老师说了,老师就给我制定的个性化的预习计划。
上课的环境就不说了,环境很好,而且是小班的形式进行面授教学的,老师能很好的照顾每一个学生。SC对语法的要求较高,老师教给我的方法就是首先要看题目给了什么信息,读懂句子的意思,分清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了解句子的结构、句子逻辑和句子基础的意思,再从中挑出主干部分,其次看五个选项,找到每个选项之间的差别,使用排除法,排除掉那种有明显错误的选项,最后根据逻辑和语义,选出最优选项,在解题中切忌用绝对性的思维去解题,即之前考四六级或考研时用到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在GMAT上面都是行不通的,比如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固定搭配不当。
逻辑我觉得在GMAT的考试大军中,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因为GMAT本身就是考察商科逻辑思维,可见逻辑的重要性。我就跟着雷哥GMAT的老师学会了快速排出无关选项,再配合着分类详解里增强/削弱/结论/评价等题型的指导思路,因为逻辑题是比较选项里最合适的一项,所以是读完所有选项能够自然判断出正确的那个。
GMAT的阅读主要分为两类,人文知识与自然相关的两类,自然相关的阅读要简单点,老师说要提炼重要的递进和结构性语句,而人文知识类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心细读,但这也需要保证在一定速度上,老师教的做题的方法也很多,就不一一列举啦。
IR和AWA这两部分都是不计入总分的,作文部分主要看七宗罪,然后背一些作文模板,逻辑最主要就是要快速读懂题目,提炼出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结合老师讲的一些方法,再让老师指点下,就可以啦。 还有比较好的就是可以他们家有APP,学习群、专属答疑论坛去和其他的的学员进行沟通,相互交流;学管老师全程监督辅导我的学习,生怕我偷懒了,哈哈,正是这样我才很快的就出分了,而且拿到了自己满意的分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