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肥虽好,但是你施用对了吗

如题所述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菌肥分类

1、有固氮作用的菌肥:包括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蓝藻等;

2、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包括有机磷细菌和复合细菌等;

3、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包括硅酸盐细菌、无机磷细菌等;

4、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包括菌根菌等;

5、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包括抗生菌、增产菌等。

菌肥优势

三种以上多种复合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抗土传病害效果远远大于单一菌种。有益菌群相互协同,共同作用,能使作物达到高产丰产的效果。

1、提高作物产量

2、改善作物品质

3、增强作物抗逆性

4、提高化肥利用率

5、改善土壤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3
1、生物菌肥适宜在15-35℃的气温中快速繁殖,特别是在干湿交替灌溉条件下,能很好地发挥生物菌的活性。
2、生物菌肥在旱地施用的含水量应在30%-60%之间,有益菌繁殖迅速。湿度低于30%施用时,必须进行浇水,只有保证生物菌肥有效活性,才能帮助农作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同时,生物菌肥有一定的抗旱作用。
3、可在作物播种前期做基肥使用。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能拮抗土壤中的病虫害,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增强作物免疫力,提高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对作物苗期生长效果很好。
4、生物菌肥最好在阴凉适宜的天气情况下施用。如清晨9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或者阴天,因为强烈的阳光紫外线会影响菌肥的效果。
5、生物菌肥不能与杀菌剂直接混用。喷施杀菌剂要间隔5-7天再施用生物菌肥,以免杀菌剂营养生物菌肥的活性。
6、生物菌肥配合发酵好的农家肥和复合肥效果更好。生物菌肥施用后可减少复合肥施用量,但生物菌肥不能取代复合肥,还需适量补充复合肥。(当然这个是视情况而定的,如果菌肥里面含有适宜的氮磷钾成分是可以完全替代复合肥的)农家肥有机质丰富,腐熟好与菌肥一起施用,可促进有机质分解,促进作物更好的吸收全面的养分
生物菌肥施入土壤中,有一个适应过程才能繁殖、生长活动,其显效期为7-10天后,就能逐渐均衡地给植物供养,发挥作用,功效期可长达6-8个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01

微生物菌肥是以菌为本,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更多农业知识,可微信搜“蜜蜂TV农业知识短视频”小程序观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