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国画“雪中芭蕉”的意境?

如题所述

王维诚然是一个佛教的信徒,史书上说他终日“以禅诵为事”,无论他的诗与画,都渗杂着浓重的佛教思想。就他的画来说,如同《维摩诘象》、《黄梅出山图》一类表现佛教题材的作品,在历史早就非常出名,单《宣和画谱》所录当时御府所藏王维一百二十六轴画中,有一半是表现佛教题材的。联系上述《冷斋夜话》所作的启示,我们就感到有必要去考索一下“雪中芭蕉”同佛家思想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一下《续高僧传》的两条记载,其中一条见于卷十六《道[上孙下心]传》,描述高行僧人道[上孙下心]死后所出现的奇异景象:

当夜雪降,周三、四里,乃扫路通行,陈尸山岭。经夕忽有异花,绕尸周匝,披地涌出,茎长一二尺许,上发鲜荣,似欤冬色,而形相全异。

另一条见于卷二十六《法融传》,记云:

又二十一年十一月,岩下讲《法华经》。于时素雪满阶,法流不绝,于凝冰内获花二茎,状如芙蓉,灿同金色。

这两个故事所描述的情况,和“雪中芭蕉”的意境很相类似,旨在说明佛教徒的精进高行,能够为“冥祥所感”,从而产生出希世罕见的神异观象。因为它们都是讲的雪中开花的情景,这就为我们了解“雪中芭蕉”的寓意从侧面提供了一条线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关于“雪中芭蕉”的寓意,从王维自己的作品中还可以找到更为直接的材料:

《王右丞集注》卷二十四,有《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师碑铭》一文,记载僧人净觉修行佛道的行状。碑铭称赞这个僧侣矢志精进,修成佛道,其中有一段说:

大师乃脱履户前,抠衣座下。天资义性,半字敌于多闻;宿值圣胎,一瞬超于累劫。九次第定,乘风云而不留;三解脱门,揭日月而常照。

紧接其下面,便有一联极重要的话:

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云地比丘,欲成甘蔗之种。

真是无独有偶,同“雪中芭蕉”互相对应,这里所谓的“雪山童子,雪中芭蕉之身”,不正明明是用文字写出来的“雪中芭蕉”吗?

《王右丞集注》的注释者赵殿成,在“雪山童子”条下注云:

佛入雪山修行,故谓佛为‘雪山童子’。《释氏要览》:《智度论》云,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提,是名童子。

《赵注》这一条注文,是显得很为疏略的,其实“雪山童子”的事状,具见《涅盘经》卷十四《圣行品》,讲述释迦牟尼在过去世修行菩萨道时,于雪山苦行遇罗刹,为求半偈而舍身投崖,谓之“雪山大士”,或称“雪山童子”。

《赵注》在“芭蕉之身”一条下云:

《涅盘经》: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沫、芭蕉之树。又云:生实则枯,一切众生身亦如是。

这条注文的意思,是要说明人身空虚不实。因为从佛教看来,世界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客观实在的,甚至连人身也并不是一个实体,它的本质同样也是空虚的。上面所引的《涅盘经》经文,就是用芦苇、芭蕉等不很坚实的东西,以譬喻人身的空虚本质,借助于形象来宣扬佛教的唯心主义神学理论。

由此可见,王维在《净觉师碑铭》中这两句话,是表现了这样的意思,“雪山童子”,是形容坚定地修行佛道;“不顾芭蕉之身”,是指断然地舍弃自己的“空虚之身”。而这一套思想,同王维自身的行径十分相合。《旧唐书·王维传》云:“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备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采”。他的《袁安卧雪图》之所以要在雪中画上芭蕉,决不是偶然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而是深刻地打上了他自身的思想烙印。“雪中芭蕉”这一幅画,从其艺术形象的外部感性形式中所体现的内在思想本质,同“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的含义应该是一致的。http://tieba.baidu.com/f?kz=959973055这里有详细的介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07
有关《雪中芭蕉》主要的论文、散文和论著(还有更多散见于各类书籍和文章中的观点无法一一列出。以下有◆入【附录】,◇大家可以自行参考,现在网络很方便):

◆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p1-11及 陈允吉《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p67-80)

◆杨军《“雪中芭蕉”命意辨》(《陕西师大学报》,1983年第2期p78-81、p60)

◇文放《“袁安卧雪”与“雪里芭蕉”》(《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2期p126-127)

◇蔡诗意《〈袁安卧雪图〉与传统美学观》(《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第3期p10-14)

◆皮朝纲《慧洪以禅论艺的美学意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p56-60、p66)

◇张景鸿《关于王维〈袁安卧雪图〉的思考》(《美术观察》2000年第12期p54-56)

◇周怡《雪蕉与雪竹——关于王维绘画禅理表现的一个模式》(《齐鲁艺苑》,2003年第4期p18-19)

◇黄崇浩《“雪里芭蕉”考》(《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p27-28)

◆林清玄《雪中芭蕉》(1982年)

◇殷杰《雪里芭蕉与红竹》(1983年)

◆初国卿《雪里芭蕉》(2000年)

◇詹杭伦《雪里芭蕉》(2003年)

◇流沙河《夜蝉与雪蕉》(2003年)

◆王改娣《雪中芭蕉》(2004年)

◆王光福《雪里芭蕉与疟疾文字》(2004年)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葛兆先《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张育英《禅与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黄河涛《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4年

◇皮朝纲《禅宗美学史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

【附录】

附录一:陈允吉《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复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p81-86

王维“雪中芭蕉”寓意蠡测

陈允吉

王维的“雪中芭蕉图”,作为一帧很受推祟的名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代的某些艺术论著,也都经常提到这幅作品。根据史料的记载,这幅画在宋明之间还存在。宋人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中,记云:

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

赵殿成《王右丞集注》卷末引明代陈眉公《眉公秘笈》,又云:

王维《雪蕉》,曾在清閟阁,杨廉夫题以短歌。

涉及“雪中芭蕉”本身情况的材料,能够征引的只有这样两条,大概明代以后,作品已经遗佚,因此我们无法看到它的真实面貌。从《梦溪笔谈》的记述中,可知所谓的“雪中芭蕉”,并非包括画的整体,而只是《袁安卧雪图》的一个局部。至于“袁安卧雪”的内容,前人多不注意,现在无从推知它对这个题材如何表现。前人谈到王维这幅画,大多是从艺术上对它作了热情的肯定,至于作品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则始终没有作过认真而具体的论述。而本文的写作宗旨,主要想就这个问题做点查考和论证,探索一下王维在这幅画中所寄托的思想寓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