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壮观的秦陵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如题所述

秦始皇兵马俑从葬坑位于临潼宴寨乡,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00米处。这是一个浩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4年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从2米多深的地下挖出陶俑人头的碎片,一时议论纷纷。这一偶然发现,引起了考古部门极大的重视,从此揭开了尘封地下2000多年的文化宝库。在发现一号坑和三号坑以后,又于1976年发现二号坑。一号坑局部挖掘,以于1979年开放;三号坑全部发掘,于1989年开放;二号坑从1994年3月开始挖掘,观众可观看发掘过程。

秦俑坑坐西向东,3座坑呈品字形排列。3座坑计有陶俑陶马8000余件。自从一号坑开放以来,秦俑博物馆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000万,数十个国家的元首亲临参观,无不赞不绝口。法国前总理希拉克1979年来这里参观,称赞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认为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中国。

一号坑为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为62米,平均深度为5米,面积为14260平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席、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一号坑计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以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整个军阵布局严密,酷似整装待发之势。武士俑分别执有不同的青铜兵器,近战的有刀、矛、剑、戟,射击兵器有弓弩和箭镞。其中箭长97厘米,八棱面。荆轲刺秦王曾用匕首,秦王就是用这种利剑砍伤刺客的。虽经两千多年的剥蚀,剑仍保持坚固锋利的本色。

兵马俑从秦俑坑出土兵器的刻记年号看,兵马俑从葬坑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修建的。秦始皇凭借他“挥剑决浮云”、“大略驾群才”的能力,灭六国,统天下。兵马俑反映了秦王朝兵强马壮、叱咤风云的气势。秦始皇死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继续大修阿房宫和弛道,赋税徭役比以前更为繁重,从而引起农民大起义。在这种形式下,三号坑中途终断,四号坑未及放兵马俑,就匆匆填死了。发掘中发现有火焚痕迹,可能与楚霸王入关火烧阿房宫有关系。

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

兵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东的横队,每列有武士俑70个,共210个,似为军阵的前锋。后面紧接着是步兵与战车是的38路纵队,每路长约180米,似为军阵主体。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虽为面南和面北的横队,每队约有武士俑180个,似是军阵的两翼。西端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为军阵的后卫。武士俑朋的身穿战袍,有的身披铠甲,手里拿的青铜兵器,都是实物。组织严密,队伍整肃。几十匹战马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整个军处于整装待发之势。

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

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是神态各异。从它们的装束、表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这里有长了胡子的久经沙场的老兵,也有初上战场的青年。身高达1.96米的将军俑,巍然直立,凝神沉思,表露出一种坚毅威武的神情。那个武士俑,头微微抬起,两眼直视前方,显得意气昂扬而又带有几分稚气。那个身披锨甲,右手执长予,左手按车的武士,姿势动作显示出他是保卫的车士俑。

总之,陶俑具有鲜明的个性的强烈的时代特征。这批兵马颂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看了兵马俑,人们不禁要问:修筑兵马俑坑的用意何在?人们大致有四种说法:“守卫京城的宿卫军”、“秦始皇东巡卫队的象征”、“送葬的俑群”、“为表彰军功所树立的纪念碑”。据秦陵考古发掘表明,秦始皇陵园的整体布局是模拟他生前的宫城图。3座坑位于陵外城东东门大道北侧,似是驻扎在京城外守卫京师的宿卫军。

1998年底,考古工作者经过科学勘探,就在这内、外城垣之间,又发现一处规模宏大,内涵十分丰富的大型陪葬坑。该坑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外城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在这个庞大的坑内,估计有上千件石质铠甲、头盔,还有二号坑曾经出土过的马缰索、青铜车马器构件、青铜锛、箭头及其他军用装备文物,所以,有关专家认为,这个陪葬坑,应确切的称它为秦兵马俑地下宫城的军备库。

这座地下宫城军备库的四角,各有一条长14米的南北向斜坡通道。坑内建筑形式为土木结构的坑道式地下建筑,由夯土筑成的隔墙和过洞构成。人称中国甲胄专家的白荣金老先生认定,确认一些散摊地面的不明石片连接物就是震惊世人的“胄”,即头盔。

这一发现,结束了我国古代军事研究中秦代无“盔”的历史。目前,从坑中共清理出土石质铠甲80多领,头盔30余顶,这些铠甲和头盔,均采用质地均匀的青灰色石灰岩石片和扁铜条连缀而成,可称为“铜缕石甲、石胄。”

头盔的共同特点是:圆形顶片和四周连缀向下的70多个侧片组成。有的顶片中心还钻有装饰缨络的小孔,头盔总重约3公斤。用来制作这些盔甲的石片表面打磨光滑,边缘切割整齐,做工精细,工艺高超,造型精美。

秦兵马俑的出现,已使世人对我国古代军阵排布产生巨大震惊。

如今,伴着构筑有序、规模巨大的地下宫城军备库的出土,一副副盔甲的还原,一个个彩绘俑地展现,再一次向世人解说着秦代军备设施的完整、装备配备的精良、将士的勇猛和顽强。

地下宫城军备库这个陪葬坑,紧靠秦始皇陵,伴随大兵阵之后而设,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因为从已出土的地下兵阵情况看,从俑兵雕塑的形象设计,到俑阵的排列、指挥体系的设置,都是采用写实手法,即按当年行军作战的实际状况摆兵布阵。所以军备库陪葬坑,在兵马俑兵阵之后,尽在“兵家”情理之中。这说明在秦朝军队行军作战,已有了专门的“后勤”保障队伍,并且跟随其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伴随保障”体系。

陪葬坑出土的铠甲,主要由前后两片构成,前甲护胸,后甲护背,有的还配有护肩膀的披膊甲。据考古工作者介绍,裙甲不仅多采用小甲片,而且甲片与甲片之间的间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这一别出匠心的特殊设计,使裙甲上下翻动更加灵活,从而使勇士身着铠甲行军作战不受拘束。石质头盔顶部到侧片下端长度约为30厘米,直披肩膀,对颈部和肩部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使整个头盔显得更加完美。甲衣和头盔的设计,充分说明秦时我国的军队战服设计已十分先进,不仅注重了外观的美,更注重了实战的需要。

考古专家对出土的盔甲进行考证推测,当时盔甲均是披挂在成行成队、整齐排列的俑士或木架上,后因长期消蚀等天灾影响,支撑物被毁殆尽,使甲衣摊散坠落在黄土之中。根据这一考证:秦时我国军队的管理十分严谨,不仅队伍排列整齐分明,而且物资摆放也高度集中统一,井然有序。

彩绘俑,从衣着分析发现,其战袍多以粉绿色、朱红色、粉紫色为主,但其领口和袖口则常常施以粉红、粉紫、天蓝、白色等不同颜色,原因何在呢?秦陵考石队副队长刘占成认为:秦朝军队的军服很可能有统一和自备两大类,除外罩军服由军队统一发放外,内衣、中衣均为自备,所以各不相同。但又受当时颜料限制,造成颜色上的不一致。这一发现,充分证明了我国在2200多年前的秦朝,军队服装已十分注重了外表的统一。

从出土的文物看,兵马俑的质地与铠甲的质地完全不同,显然铠甲的石料加工工艺,比兵马俑的泥土烧制工艺要考究得多,精细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断,当时秦军军队有着严明的等级和待遇区分。

据史书文献记载:“秦朝军士勇猛强悍,冲锋陷阵,不戴头盔,飞跃奔跑,杀敌无数。”同时在秦陵兵马俑的整个俑阵中,个个俑兵都是头束发绾,均未戴头盔。但在秦陵近侧的陪葬坑中,却发现大量的石质头盔,这一有盔不戴的现象,为考古和军事研究工作者又留下了一个崭新的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5

大秦锐士一统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