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求助:辩论赛辩题——企业用人才为先

正方:企业用人才为先反方:企业用人德为先求助正方有关资料

作为现代的企业来说,在当今这样一个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场如战场,那么就应该选用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企业。至于德行,应当属于个人问题,只要不干扰工作,理所当然,德行在选人的时候位居其次,选人当然用有才的人。

商场如战场,什么叫战场,就是硝烟滚滚,危机四伏,一个不小心就会把小命给赔掉了!人家用尽各种才智来对付你,可你却想着我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人不动我我不动人,人若动我 我忍一忍过去了!这样能行吗?

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企业用人,那么本身他就有了一个前提,就是他已经有了一个管理者,只要这个管理者是德才兼备,那么在用人上,肯定要用“有才能、有能力”,为这个企业创造财富和利益的人。

如果大家了解历史的话,那咱们就把这个范围扩大,把一个企业当成是一个国家,那么管理者就是一个皇帝,现在需要用人来替他治理、稳固江山,那么他需要用的是什么人。德的重要我们不否认,但我们要分清轻重,分清大小。

从古至今,向来是治时用贤臣,乱世出英雄,其中最为看中的便是“才”。唐太宗也有弑君之嫌,宋太祖也有谋逆之过,但他们都是旷古明君。弑君谋逆怎么能算是有德呢,可事实是他们名流千古,瑕也成瑜。因此我方观点为:企业用人,以才为先。

第二阶段:质询

现在的市场竞争是何等的激烈,并不是用德就能解决的。请问对方二号辩友,您在写简历的时候会不会侧重写您做了多少好事呢,还是侧重说明您具备哪些才能和技术,以及您所学的专业。因为企业招聘的是人才而不是慈善家。我想再请问对方二号辩友:一般企业在面试新人的时候,初试是不是先选才呢,答案是肯定的,也就是说,无才或是才能比别人低的,根本就过不了第一关。所谓的第一,当然就是为先,只有过了第一关,公司才会考察你的德。

企业用人以才为先,是为了能用人才来创造利润。企业生存并不是乐善好施,养一批品德高尚的人来让企业停滞不前。试举例:一个德高望重的道长,他的德非常高,但他能为企业做出什么贡献呢?难道企业需要花重金聘请他来扫地吗?什么叫企业,什么叫利益,企业是需要创造利益的,无才怎么能创造利益呢?

再者:无才又何来的德?受过教育的人,品德肯定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之上,这就说明了道德应该建立在文化知识的培养之上,一个不知道上厕所应该去公厕的人,那他肯定会随地大小便。企业选人的时候,首先注意的是您的学历,而不是所谓的道德,因为才能是道德的体现,我们所谓的才也就包括了德,所以才能是道德的前提,无才何来德。因此企业用人看中什么样的人?答案是:才子也!

第三阶段:小结

社会飞速发展,人才资源短缺,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人才。一个人没有才能就会很快的被淘汰。才华是在工作、生活中体现的,他的言谈举止、他的思维模式都能说明这个人是否有才。而往往面试中会先看到他的才华,日后才能看到他的品德。所以在选择中应该是才先行。

有一个记者曾对一家台资企业的总经理做过采访,那位总经理坦诚而明确地表示:“企业用人才的关键是看应聘者是否适合企业的岗位要求,即有无适用价值,这是招才用人的客观依据,适用即人才;若不适用,纵然你是名牌大学毕业,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具有很高的品德也必须舍弃。”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聘到的人才能够胜任岗位工作,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招聘人才关键在于其工作能力、学识水平是否适应岗位需要。

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是多么的残酷啊,难道企业用人就是想用没有才却空有德的人来战斗吗,那么这个企业还是早点清算财产免得把命赔了好!

再退一步说,我方的观点是以才为先,并不一定就是无德,只是侧重讲“为先”二字罢了,为先的含义我想就不用再费口舌解释了吧? 当然,并不否认在企业中的某些管理人员必须以德才能服众,但这里的德其实就是体现在专业才能基础上的另一种才能。所以,企业用人还是以才为先的!

第四阶段:自由辩论

我方刚刚已经强调:其实德也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才能!才已经把德涵盖在里面了,企业对才的要求其实也间接的对德做出了要求。可见企业以才为先是有道理的!

一个人才救活一个企业,一个人才使一个企业在同行中出类拔萃,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这说明什么问题?在很多情况下,企业里只有一个人才的确是不行的;但在更多情况下,企业里恰恰就是缺少一个具有领军能力的人才。

如果企业里有这样一个具有领军能力的人才,而他的德行在某些方面也许确实不怎么样,但并不足以影响到企业的声誉和发展,这样的人用不用?

秦荟是奸臣,但大家是怎么知道他的?若不出名,若不是大臣,由何谈奸臣?他怎么是大臣的?是皇上看中了他的才,才重用他的,这不是以才为先吗?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我方以上说“企业用人以才为先”体现在哪里:

第一,一个人的才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显现出来,例如写一个市场开发的策划书,开发什么样的产品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的建议书等等,象这些只要是真有才能的人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可是有德的人呢,当企业要其写一份如何开发市场的策划时,由于没有能力去写,难道他要写上自己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自己是多么的无私,等等和策划书没有任何关系的语言,你说企业要的是谁用的又是谁呢。而且他口中所说的德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评价,企业没有长时间的了解又怎么知道你是不是那样的人呢?

第二,假如这时企业急需要有相关经验的营销人才去开发市场,而且时间很紧迫,这时有两个人去应聘,一个人手中有市场营销证而且还有相关经验的工作经验,而另一个只有舍己救人、拾金不昧的荣誉证书,那么你说企业这时会用谁呢。

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利润,就是效益,就是如何在市场上立足,一个企业如果不能有创造利润提高效益的人才存在,那么这个企业必将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而这些人才的获得就是靠企业不拘一格的聘用。企业不是慈善机关,不可能先考虑其他人其他企业的利益,他们必须先让自己存活了,才能回报社会,才能讲德也才有资格去讲德。成王败寇,对方辩友难道觉得做为寇的企业败在什么地方呢,是没有道德的帮助,还是没有人才的帮助呢。

再者,企业对道德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道德对企业的确很重要,甚至关系到生死存亡,但是企业的道德要求是建立在企业能够在竞争中存活了,开始稳定的发展了,那么这时企业才开始要求员工要有职业道德,要团结合作等。如果一个企业连生存都是问题,如果还在讲究道德,不是很可笑吗?

我们把三国比喻为三个企业,其中的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就是刘备,那么他的手下关公,张飞,诸葛亮都是些什么人?关公,上马威镇百万雄师,下马通晓春秋战国,可谓是难得一见的高才,可是德浅。张飞,能打好战,勇猛无敌,可是火气暴躁,德也稍浅。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自知之明,从他立志甘愿扶助他人成其霸业可以看出,诸葛亮德也稍浅。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作为刘备企业用的到底是什么人呢,难道还不是以才为先了吗?因此从以上方面,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句话: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用有才能的人,所以企业用人以才为先!

第五阶段:总结

我方观点是企业用人以才为先。才,即是知识和能力,历史上推动人类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难道是靠德吗,不是!靠的是宇宙的精华,人类的才能!历史上以才而垂名千古的名人比以德垂名于千古的多得多,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等等,实在是太多了。还有对方辩友似乎在以点盖面,象破坏公司的人毕竟是少数,我方不是说德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不能因为是少数而放弃了我们的主流,即企业用人以才为先。就好比我党现在一直强调的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淡化阶级斗争是同样的一个道理啊!并且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得不对才的培养更为迫切,德是隐性的,而才是显性的,现在我们高考考的是什么?的确我们签定了一份诚信承诺书,但是高考考的就是我们的才啊!请对方辩友面对现实吧,不要以点盖面,更不要脱离现实来纸上谈兵了!我们双方靠的是什么在这里辩论,也是才啊!

"人才举,事业兴,国运昌"!我方一直在重申,我们没有把德完全否决,我方说的是才对企业的作用更大,而德只能是促使才更好发挥的辅助剂。有德无才,那是无能;有才无德,那是祸害。既然是"人才",自然要以才为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