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如题所述

  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转变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坚持用新的思路去开拓高校党支部建设的的新局面,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邓小平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高校党支部工作的创新就是要紧紧围绕培养高质量人才这个中心去开展工作,用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奉献社会,体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突出中心抓建设。从高校的实际情况看,围绕培养高质量人才抓党建是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求。党支部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党员致力于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管理工作,提高科研的层次与水平,采取措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教学、科研等实际任务的完成。要用完成本单位任务的实际效果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努力在各基层单位形成党支部工作与部门业务工作的一致性,形成工作各有侧重,交叉互补,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这就要求党支部明确目标、准确定位、职责分明。  首先,党支部成员一班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支部工作作为组织保证、思想保证要突出这个主题。工作中要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要善于思考,注重抢抓机遇,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坚持民主集中制,注意民主决策,主动与行政负责人沟通,共同唱好“一台戏”。同时,党支部一班人工作中又要时刻关注广大党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要注意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引导、保护、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为学校中心工作的完成贡献才智和力量。  其次,党支部工作要实行目标管理。这几年不少学校已实行党支部工作的目标管理,这种方式把培养人才中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融入支部的目标管理体系,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对提高支部工作的战斗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还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有些支部往往将目标设定后束之高阁,不再问津,待两年后评估,再去收集资料,查补漏洞,应付评估,这样就失去了目标管理的真正意义,影响目标管理对支部建设的推动、促进作用。  第三,用制度保证中心工作的实现。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如何实现变“两张皮”为一股劲,关键是制度保证。要建立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制度,使党政齐心协力为着一个共同目标去开展工作。从实际工作看,一些基层单位党政合作的制度较为齐全,然而制度的执行缺少有效的保障措施,有的因人而异,有的不敢坚持,怕得罪人,回避矛盾。如何既有效地坚持制度,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顾全大局,树立“一盘棋”思想,更需要不断增强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的能力。  一是教育内容要改进。重点把握政治信念教育、党纪党规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政治信念就是要通过学习确立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党纪党规教育,就是要强调共产党员必须自觉遵守党纪党规,自觉执行民主集中制,其中关键在“自觉”二字。自觉,是个人通过学习把党组织的教育内化为心理需求的过程。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接受党纪党规的约束。现在有些党员把自己游离于组织之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党员借口“尊重个人自由”、“维护个人权益”、“人情难却”等为自己的不良行为作解释,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思想防线逐步退让,这是党的纪律所不容许的。对党员和党员干部中阳奉阴违,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行为的,对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言论的,对公开发表反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言论的以及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的人,都将按照党的纪律严肃查处。必须通过学习增强纪律观念,使党员思想上自觉筑起坚固的防范堤坝。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是党章对每个党员的要求。《党章》规定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一切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需要党员同志踏踏实实地去实践一辈子。共产党员必须在利益面前先考虑集体、考虑群众的利益,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党员应坚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的的优良作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二是教育形式要改进。形式的改进主要是为了增强教育的效果,因此,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近几年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有参观调查、知识竞赛、主题讨论等,有的围绕主题用开放的方式走向社会,走进工厂、农村参观学习、调查研究等,丰富了党员教育的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在形式多样的同时,切忌和反对党员教育娱乐化的倾向。应该强调,灌输与疏导仍是党员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因为政治理论是要静下心去学习的,只有耐心地学,用心去体会,才能学有所获,并注意紧密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学校、本单位和本人的实际,解决党员关注和困惑的问题。  三是管理方式要改进。党员教育要与管理相结合,党支部在党员的管理上,要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现在不少党员组织观念不够强,外出很少与党支部请假,交纳党费成为小组长上门收党费,接转党组织关系请别人代劳,有的甚至不辞而别,不听组织劝留,长期不转组织关系,不交纳党费,不与党组织联系,对这样的党员,党支部应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教育他们增强组织观念,要求他们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并在每年民主评议党员的时候进行重点帮助教育。要制定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办法,积极疏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对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不承担党支部交给的工作的党员,要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予以劝退或除名。  重视发展抓队伍。高校党员队伍的建设,要认真分析其结构。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党员比例偏低,不少青年教师政治观念淡漠,重业务轻政治倾向突出,不时反映在教学活动中,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必须引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解决,否则,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就会流于空谈。在新的世纪,要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高校党委必须十分重视做好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重视青年教师建党工作,首先要重视政治引导工作。对青年教师要加强政治观念教育,对他们的缺点、不足不迁就;引导他们关心时事政治,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要对他们进行党的80年的丰功伟绩的教育,培育他们对党的深厚感情,激发他们产生加入党组织的愿望与要求。其次要转变观念。党支部要转变“自然成熟”、“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有目的地开展谈心活动、交友活动、联谊活动,在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时吸收他们参加,用党组织的关心、感染、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增强党对青年教师的吸引力。三要强化责任制。党支部要强化每个党员联系人的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定期给组织汇报帮助教育的情况,健全汇报制度,通过组织的督促,个人的努力,使青年学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中党员比例有较大提高。                     (原载《学校党建思想教育》2002年第1、2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