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合格品的处置通常有哪些方式

如题所述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有三种方式:
一、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a)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b)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c)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
二、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的均按废品处置。对有形产品而言,可以回收、销毁。
三、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让步接收品是指产品、零部件不合格,但其不符合的项目和指标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安全性、可靠性、互换性及产品正常使用均无实质性的影响,也不会引起顾客提出申诉、索赔而准予使用和放行的不合格品。让步接收实际上就是在对使用或放行的一定数量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零部件或成品准予放行的书面认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 返工。可以通过再加工或其他措施使不合格品完全符合规定要求。 

(2) 返修。对其采取补救措施后,仍不能完全符合质量要求。但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判为让步回用品。合同环境下,修复程序应得到需方的同意。修复后,必须经过复验确认。

(3) 原样使用。不合格程度轻微,不需采取返修补救措施,仍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而被直接让步接收回用。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并得到用户的同意。 

(4) 降级。根据实际质量水平降低不合格品的产品质量等级或作为处理品降价出售。

(5) 报废。如不能采取上述种种处置时,只能报废。报废时,应按规定开出废品报告。

不合格产品的判定方法:

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另一种是“处置方法”的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价值

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判定产品的符合性质量,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对不合格的处置,属于适应性判定范畴。一般不要求检验人员承担处置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2-28
针对不合格品进行问题及处理方法确认,是否可以降级处理还是(返工、返修),如果能返工将其变为合格品则返工后直接流到下一工序.如果返工不能处理,则考虑改作他用或者报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1-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