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上脘: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别称上管(《千金方》),出《灵枢
四时气》中。属于任脉,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

中脘:功能作用和胃健脾、降逆利水。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直刺1-1.5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下脘:主治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

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因本穴具有较强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临床常与足三里配合治疗饮食不化、呕吐;与足三里、四缝、商丘配合治疗小儿疳积;还具有治疗“腹部坚硬癖块、脉厥厥动”(《太平圣惠方》)之功能;并能消散六腑寒气腹痛,治疗不嗜饮食,水谷不化,日渐羸瘦等症状。

扩展资料: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灸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称为穴、穴道。

穴道:是人类及动物共有的电位最高的皮下电场区,是神经主干和神经末梢经过的地方,是人类和动物身体中电势能最高的地方,这部分破坏或者坏死,以及外力破坏及阻碍,都会引起麻、胀、痒、痛、酸等症状,甚至会产生组织、器官、循环和心脑不适、还可导致残疾、衰竭、窒息及死亡等症。

穴道是活体中重要的电场,也是与大脑密切联系场所。人体总计穴位有720个,医用402个,其中要害穴位有108个,有活穴和死穴之分,不致死的穴为72个,致命为36个。

参考资料:下脘百度百科中脘百度百科上脘百度百科穴位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8

上脘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

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很好的疗效。

按摩上脘穴位的功效: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人体穴位配伍:配丰隆穴治纳呆,配天枢穴、中脘穴治嗳气吞酸、腹胀、肠鸣、泄泻。

中脘主治: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中脘穴的按摩方法: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 一般3-5分钟。按摩中脘穴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以拇指螺纹面施力。

按摩中脘穴位的功效: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特别提醒:中脘穴孕妇禁止按摩。

下脘

主治:脘痛,腹胀,呕吐,呃逆,食谷不化,肠鸣,泄泻,痞块,虚肿。

按摩下脘穴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下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

按摩下脘穴的功效: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转过程。如果下脘穴位出了毛病,很容易让体内毒素逐渐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处的脂肪堆积,就会显得多余粗重。但是只要每天刺激按揉下脘穴,就可以让食物彻底消化,塑造迷人身材。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针灸并用)治急性菌痢。

扩展资料:

中脘穴:人体穴位,属七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辅助消化等。

中脘穴还有美容的作用,而且还能让你的脸色看起来很红润,改善面色。人的面色,女人,包括男性,看他身体是不是很健康就看他脸色是不是很红润,一定是红和润,是说这个红分布的很均匀。在《黄帝内经》里第一篇叫《上古天真论》,这里对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周期进行了描述,女性以7年为基数,男性以8年为基数,其中有一句话很关键:女子四七筋骨坚,身体盛壮,这是女性最好的时间,也是生育最佳的年龄。

到了五七35岁的时候,阳明脉衰于上,面妈焦、发始堕,脸色开始发黄(黄脸婆),这时脸色开始发生变化,这是衰老最早的表现,就是从脾胃脉(阳明脉)开始衰老。加以女性的保养延缓衰老,中脘穴就可以保护我们人体阳明脉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参考资料中脘穴(人体穴位)-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4

上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胃痛、呃逆、反胃、呕吐、癫狂、咳嗽痰多、黄疸。

中脘:中指中部,又有中央的含义,脘同管。穴属胃募,位居心蔽骨与脐连线的正中,内部适当胃的中部,主治胃疾,因名中脘。和胃健脾、降逆利水。

下脘:因部位在胃脘下部而得名。位于腹正中线脐上2寸处,仰卧取穴,即腹白线上。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

拓展资料

上脘

治法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处。

解剖

在腹白线上,深部为肝下缘及胃幽门部;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7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中脘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

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

解剖

中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下脘

中医应用

主治病证:

各种消化系统疾患如胃痛呕吐,腹胀肠鸣,痢疾泄泻,饮食不化,水肿,胃下垂等。

历代医籍多有记载。因本穴具有较强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呕功效,临床常与足三里配合治疗饮食不化、呕吐;与足三里、四缝、商丘配合治疗小儿疳积;

还具有治疗“腹部坚硬癖块、脉厥厥动”(《太平圣惠方》)之功能;并能消散六腑寒气腹痛,治疗不嗜饮食,水谷不化,日渐羸瘦等症状。

现代实验研究证明:针刺下脘穴对肠、胃功能有调整作用,使肠功能障碍患者恢复正常。可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胃液分泌虽保持高分泌状态。

但胃的总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趋于正常化。针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以“下脘”、“天枢”、“气海”、“关元”、“足三里”为主穴,针灸治疗猴细菌性痢疾,可使白细胞总数和血浆中游离组胺含量均趋正常化;

参考资料:

上脘:上脘-百度百科

中脘:中脘-百度百科

下脘:下脘-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下脘:偏于消导通降,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给邪以出路,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有呕吐、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有胀满、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用中脘。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也可三穴同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3
上脘主治:胃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泄泻,黄疸,癫狂。 按摩上脘穴位的手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钟,就可以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为自己准备早餐时,就可以随手按压此穴位。按压上脘穴,对人们因吃得太快,吃得太饱,或者其他原因而导致的反胃、胃胀、呕吐、打嗝等都有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