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的《忆秦娥》赏析

忆秦娥^ 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蓑草。

解析:
这首词借鸿雁北以反悔感慨,表达了对中原残存的悲悼和人民痛苦生活的关怀,反映他恢复祖国统一的愿望。“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江南梅花凋谢了,大地已经春回。北方边塞地区也应该冰融冻解。南边过来的鸿雁正及早的归去。塞垣,泛指北方边境地区。鸿雁,生长在北边之地,故又称塞鸿。它是一种候鸟,秋季自北方飞向南方避寒,春季自南方买回北方。这样,鸿雁就成为南北联系的一种象征。
刘克庄此词别开生面,各取所长北去的鸿雁,带口讯向长期处于金人治下的宋遗民进行慰问。“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大梁,旧中国时魏国的都城,即北宋首都汴京。遗老,年老的遗民。词人托鸿雁向他们问候,含意非常丰富,是对他们处境的关心,是对他们抗争的声援,同时也表达了南方爱国志士对北方骨肉同胞的思念礼之情。然而,南宋政权何时才能完成统一大业呢?这却是无言可说了。
词的下片,作者的想象翅膀随着鸿雁的北去而飞翔,展现出祖国大好山河如今残存冷落,人民流散,田园宫室荒芜的景象,真是“尺幅有千里之势”。“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浙河西面,指浙江西路,包括镇江一带即当时接近宋、金分界(淮河)的前线这地。边声。边疆的军号、马嘶等声音地处边防,却边声悄寂,反映南宁当局的苟且偷安,防备废驰,当然更谈不上恢复的准备。淮河以北,是金人占领的地区。炊烟少,指在战争破坏和奴役掠夺之下,人烟稀少,一片荒凉。这里真实地揭示了广大民众的苦难生活。最后两句感慨尤其强烈而深沉:“宣和宫殿,冷烟衰草。”宣和,北宋徽宗年号。北宋的汴京,到徽宗时期,城市的繁荣,宫廷的奢华到了极点。但北宋末年统治者“竭府库之积聚,萃天下之伎艺”,大兴宫殿,广植花木,穷奢极欲,激起人民的反抗,招致金人的入犯而无力抵御,结局是身为俘虏,生灵涂炭,画栋雕梁也成了废墟;而逃到南方的赵宋统治集团,刚又在西子湖畔营造起安乐窝,在那里醉生梦死,把祈求故国丢三落四在脑后。刘克庄借鸿雁的眼光展示了北宋宫殿凄凉景色,抒发出故宫黍离、国家衰亡的悲愤,也是对南宋当局的指责。这两句不用动词和虚字而把时间、地点、景象和人物感情非常自然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雄浑苍茫的广阔图画,鲜明突兀,而含意却十分深远耐人体味,与李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可谓同曲同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