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杭州西湖,看到湖边杨柳依依,让人不禁呤诵起唐朝 的诗句:

来到杭州西湖,看到湖边杨柳依依,让人不禁呤诵起唐朝 的诗句: , 。“

到杭州西湖,看到湖边杨柳依依,你不禁吟诵起唐朝(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种的诗句。
全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18
西湖原本是由海湾演化而成的一个泻湖,是经过了上千年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才慢慢地由一个天然湖泊蜕变成为风景秀丽的人工湖泊的。应该说,在唐以前,西湖的自然环境并不好。当然,唐以前,西湖也不叫西湖,而是叫钱唐湖。李渊建国,为避讳国号“唐”,“钱唐湖”才改为“钱塘湖”。
隋初钱唐县升为杭州州治后,钱唐湖与人类的关系开始密切起来,尤其入唐以后,人们围堰造田、开荒垦殖,包括日常的生产生活、运输交通都离不开钱塘湖。人户的繁衍聚落给钱唐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到唐代中后期,钱塘湖的盐碱化、沼泽化日趋严重,这就直接引发了两次著名的西湖改造工程,即唐朝李泌主持修建的“六井”工程(约781~784年间),和白居易主持的疏浚筑堤工程(约822~824年间)。
应该说,白居易主持的工程是划时代的,因为正是白居易的筑堤,使得钱塘湖由天然湖泊质变为人工湖泊,焕发出了迷人的风姿。比之后世的西湖,当时的钱塘湖虽不甚“精美”,但胜在清新出尘、灵秀自然。白居易有诗《钱塘湖春行》,诗云: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在此诗中,白居易仍然称西湖为“钱塘湖”。不过,白居易在杭州刺史任上三年,后被重新调回洛阳,在离开杭州之时,他题诗《西湖留别》,已改称钱塘湖为“西湖”。虽不能确切认定“西湖”一词源出白居易,但至少在当时,“西湖”一词应该已在民间有所流传。而白居易在之前的《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之后的《杭州回舫》和《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以及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刘禹锡在其《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的诗作中,都多次提到“西湖”一词。
【唐】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唐】白居易《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唐】白居易《西湖留别》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唐】白居易《杭州回舫》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唐】白居易《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唐】刘禹锡《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的《杭州春望》一诗虽然描写的是杭州城的全景,但最后一句“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却是生动刻画出了春日西湖白堤烟柳葱茏、露草芊绵的妩媚胜景,尤其”“裙腰”这个绝妙的比喻,不禁使人联想到,从远处俯瞰西湖,看到湖面的水光波影,宛若看到少女的彩裙飘逸。宋代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虽不能肯定它就是从白居易这两句诗衍化而来,但作者的构思却是一致的。
再以后,中晚唐时期的诗人在诗作中也曾多次提到西湖,但是纯粹写景的等不多,多为叙事或抒情,或是半景半情、寓情于景。比如:李绅的《重别西湖》、元稹的《酬乐天雪中见寄》、张祜的《早春钱塘湖晚眺》、许浑的《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罗隐的《题磻溪垂钓图》、方干的《赠钱塘湖上唐处士》等。
【唐】李绅《重别西湖》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唐】元稹《酬乐天雪中见寄》
知君夜听风萧索,晓望林亭雪半糊。撼落不教封柳眼,扫来偏尽附梅株。
敲扶密竹枝犹亚,煦暖寒禽气渐苏。坐觉湖声迷远浪,回惊云路在长途。
钱塘湖上苹先合,梳洗楼前粉暗铺。石立玉童披鹤氅,台施瑶席换龙须。
满空飞舞应为瑞,寡和高歌只自娱。莫遣拥帘伤思妇,且将盈尺慰农夫。
称觞彼此情何异,对景东西事有殊。镜水绕山山尽白,琉璃云母世间无。
【唐】张祜《早春钱塘湖晚眺》
落日下林坂,抚襟睇前踪。轻澌流回浦,残雪明高峰。
仰视天宇旷,俯登云树重。聊当问真界,昨夜西峦钟。
【唐】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唐】罗隐《题磻溪垂钓图》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唐】方干《赠钱塘湖上唐处士》
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
常共酒杯为伴侣,复闻纱帽见公卿。莫言举世无知己,自有孤云识此情。
北宋元祐元年(1086)苏轼任杭州知州时,深入调查研究,亲自制定浚湖方案,并书就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快马递送京师。之后的疏浚工程成效斐然,西湖重又焕发出了光彩。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描写西湖等词作,最知名的当然是苏轼和欧阳修。
有宋一代,描写西湖的诗词比唐时要多得多。可以说,是西湖的美景催生了描写西湖的诗句。西湖从海湾而泻湖、由泻湖而自然湖,再由自然湖而人工湖这一过程,也正是西湖诗文由寥落到繁盛的一个过程。
宋的诗词暂且不提,下面这首诗虽不是唐诗,但描写的是“杨柳依依”的春日在西湖送别友人的情景,不算是纯写景的诗作,仅供参考。
【五代-北宋】徐铉《送阮监丞赴馀杭》
杨柳依依水岸斜,鷁舟东去思无涯。
坐临棋局延明月,行采题诗对落花。
虚白亭中多宴赏,钱塘湖上剩烟霞。
风光到处宜携酒,况有馀杭阿姥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7-18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新柳
朝代:唐代|作者: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阴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是这些吗
第3个回答  2018-07-18
到杭州西湖,看到湖边杨柳依依,你不禁吟诵起唐朝(贺知章)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这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种的诗句。

全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第4个回答  2018-07-18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