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1500字左右1篇1个人物的要3篇

急求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1500字左右1篇1个人物的要3篇!!!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0
三国演义人物读后感-张飞

 看似无谋实有谋——评张飞
张飞,字翼德,幽州涿县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使一支丈八点钢矛.关羽曾赞曰"吾弟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别人皆言张飞为有勇无谋之辈,然而张飞却是有勇有谋,只是偶尔嗜酒犯浑.
然而纵观张飞一生败于嗜酒只有两回,第一回玄德初据徐州.刘备"奉诏"讨袁术,遂与关羽领徐州兵淮南.张飞因急关之仇,命部将范疆,张达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二人言"须宽限".曰"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二人怀恨在心,夜潜至飞帐,将醉酒熟睡的张飞杀了.可怜张飞一世英雄,不明不白地离开了人世.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张飞及未闻名于天下.话说刘备兵败于当阳长板,军民皆被冲散.张飞独立于桥,命随从二十余骑后拖树枝,东西奔跑以为疑兵.曹兵百万追至,皆不敢向前.飞于桥上大喝三声,立马吓死夏侯杰,曹兵皆退.足见其勇谋.
张飞嗜酒,众人皆知,而张飞诈嗜酒胜了两仗,都取得全胜,昔者曹操命刘岱王忠引兵五万,虚张丞相帅旗,自率兵与袁绍对阵.关受命擒了王遗忠,张飞不甘心,率军三千去敌刘岱,刘岱听是张飞,不敢一战,坚守不出.张飞诈酒醉鞭打一士兵,与部将商议二更动放火,伏兵欲出,张飞军到.曹兵大乱,张飞由此活捉了刘岱.还有一回,刘备大军伐汉中.张飞军与张三万军对峙于瓦口隘,张兵分三于山上,紧守不出.飞使军人百般秽骂.自于山前醉饮痛骂.一日,张见飞醉酒,令三卒于面前相扑为戏.张气不过,率军冲下山,刺中熟睡的"张飞",方知是草人,急回军时已被张飞截住去路,大败回瓦口关,三万人折了二万,三俱失,后来又及计夺了瓦口关.
张飞入川时,用计捉了蜀将严颜,以礼相待,严颜遂降.大军长区直入,所过关隘皆严颜劝降.
由此观之,张飞并不只靠蛮力取胜,他亦是个有谋之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