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分辨白内障

我妈今年六十二了,约四年前发现眼睛各有一块白色物体,现越来越大,已占了半个眼珠,请问是白内障吗?

白内障患者多会出现视力下降等不适,以下列几种情况最为常见:

1.视物模糊:白内障主要为晶状体混浊造成,患者首先表现为视物模糊,由于晶状体混浊的位置不同可轻可重。先天性白内障主要表现在视力差不能矫正。

2.暗影:起初偶然发现眼前有固定不动的暗影,不能擦除。随着视物模糊加重暗影反而不明显,但视力明显下降。

3.近视:患者发现原来的老花镜变浅或者不用带老花镜了。这是由于晶体核硬化出现晶体性近视。

4.单眼多视:是由于晶状体不规则散光所致。尤其在光线较暗处瞳孔相对散大时,如晚上看路灯看月亮时容易发现。

5.室外阳光下视力差,室内相对暗处好:见于核性白内障。由于强光下瞳孔缩小,视线被遮挡。

当您发现有上述一项或多项不适时,即有可能发生了白内障,应到医院就诊。到医院进行下列检查:

(一)视力:视力检查实际上是中心视力检查,即了解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及其相应系统功能。由于晶状体是仅次于角膜的重要屈光介质,晶状体病变会直接影响视网膜成像的质与量。现代眼科由于手术技巧与仪器的进展,临床视力检查结果往往作为晶状体病手术的重要参考。如世界卫生组织从群体防治的角度考虑将晶状体混浊并矫正视力在0.5以下才纳入白内障诊断范围。

(二)散瞳检查:晶状体位于虹膜后,暴露于瞳孔区的仅仅晶状体中央部分,因此小瞳孔不能了解晶状体的全貌,必须进行散瞳检查(对老年人有青光眼倾向者应在散瞳前后测量眼压并做相应处理)。

(三)斜照法:聚焦手电筒成45度投照于晶状体,于正面观察晶状体是否有混浊,混浊的形态和部位。通过虹膜与晶状体周边表面的投影宽窄可以了解晶状体周边表面于虹膜的间隙是否变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晶状体半脱位。在无晶状体眼和脱位范围较大的病人可以看到虹膜震颤。晶状体明显混浊至不透明时斜照的虹膜在晶状体表面的投射宽窄说明晶状体前皮质混浊的程度。

(四)澈照法:直接检眼镜距离角膜约10cm将屈光度置于+8D-+10D,正常可见瞳孔内呈红色均匀一致的反光,若晶状体混浊时可见红光背景有暗影,其形态和晶状体混浊形态一致。用澈照法可以鉴别晶状体硬化与混浊,晶状体硬化没有明确的暗影。在晶状体脱位时可见月牙型暗影甚至可以看到眼底。



进行一般检查后还要进行裂隙灯检查:

(一)概述

裂隙灯检查法是应用裂隙灯角膜显微镜以投射光线的不同角度和宽窄,焦点或弥散方法经角膜显微镜观察晶状体的光学特性,从而对晶状体的位置,病变情况作出判断。一般检查越是近轴位的部位投射角度越小如15-30度,周边部则可达45-60度。

(二)晶状体裂隙灯检查常用方法

1.弥散照明法:将裂隙灯的光源开大呈弥漫光斑投向角膜晶状体,通过透明的角膜可以看到晶状体的全貌。检查晶状体有无移位,有无明确的斑点状或楔形混浊,晶状体表面是否光洁一致等。但不能明确晶状体各层较细微的改变。

2.直接焦点照明法:将投射光线的焦点和角膜显微镜的焦点调至完全一至,这是检查晶状体的重要方法,其中可分宽光带照射和窄光带照射。

(1)宽光带照射:将照射光线呈较宽的光带(如1-2mm),主要用来观察晶状体周边前表面与瞳孔位置的关系。其间隙是否有不同,相应的晶状体前面的虹膜有无颤动。观察晶状体表面及前皮质的光学特性。

(2)窄光带照射:将光带调的很窄(如0.4mm),此时晶状体各层的光反射带上的细小改变就可以反映出来,病变定位较宽光带明确。因为晶状体厚4-5mm,所以检查时必须焦点从晶状体前囊开始顺序向后至后囊逐层观察。并且从颞侧至鼻侧连续观察各光学切面才能对检查的晶状体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在实际检查中往往宽窄光带结合可以得到一个明确的晶状体病变位置、形态甚至性质。

3.间接焦点斜照法:将焦点照射光线放在需要观察部位的侧方,利用其间接光反射可以看到并非完混浊但折光有改变的病变,如水隙、空泡及轻微的混浊。

4.后映光照射法:将照射光线通过被观察部位的后方,通过其后的反射光线来观察较细微的直接焦点照射法不易发现的改变,如晶状体后囊下的混浊、后发障、前囊膜色素、微小混浊等。

5. 镜面反光照射法:将晶状体囊膜作为镜面反光区,当照射光投射角等于反射角时可看到晶状体囊的镜面反光。晶状体囊膜组织不均匀则镜面反光出现相应的反射与折射。如正常晶状体的前囊可看到鲨鱼皮样反光。

上述检查以后,有经验的眼科医师多可做出正确的诊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你好:
白内障早期的症状可能有视物模糊,色调改变,怕光,眼前黑点,复视(看物体时有双影),晶状体性近视等;晚期症状则为视力下降,最后只能在眼前辨别手指或仅剩下一点光感.具体如下
白内障早期症状:明亮光线下,人们眼睛内的瞳孔缩小,眼睛的光通道变窄,尤其是白内障患者,其混浊的晶状体更容易阻挡入眼光线.因此,许多白内障患者即使在明亮的光线下视力更差.同时,光线周围出现晕圈,眩光和散射光.当白内障患者从暗处进入明亮环境,或在明亮的灯下阅读时,视力模糊特别明显.与此同时,患有青光眼和白内障的患者,在滴用缩瞳药后,因瞳孔缩小,视力也会明显下降.若晶状体混浊部位位于晶状体后方,在明亮光线下,对视力的影响也较严重.因为晶状体后极是光线必经之路,这种白内障更容易损害视力.
老年性白内障是一种组织老化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晶状体会慢慢发生硬化,混浊.晶状体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大小与玉米粒相似.正常的晶状体是透明的,当光线透过角膜后,须经晶状体的折射,才能将影像清晰地呈现在视网膜上,就好像照相机的镜头使光线聚焦在底片一样.一旦晶状体因病变发生混浊,则不能使光线透过而导致视力下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02
1、出现彩虹.看灯光时,出现彩色光晕现象。
2、视物模糊.白内障患者视物逐渐模糊,有时会觉得光线周围出现光圈以及物体的颜色不够明亮。这个发展过程与晶体的浑浊程度相关,一般白内障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物模糊现象。但一般而言,症状发展的过程相当缓慢,并视晶状体最混浊的位置及其发展过程而定。

3、出现重影。看东西时,有时候会出现双影或重叠的现象。在眼前可以出现位置固定、形状不变的点状或片状阴影。

4、老花程度减轻。原本有老花的老年朋友,会突然发现老花度数降低,事实上,这却不是个好兆头,这是因为老年白内障初发时,晶状体凸度增加,屈光近点发生改变的缘故,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之一。

5、眼前出现黑影。眼前出现固定的,形态不变的黑影时,需要注意是否为白内障。要注意和飞蚊症区分开。
第3个回答  2014-01-10


此为典型的白内障


非专业人士,主要的判断方法是,瞳孔内(瞳孔应该懂吧?)变得非透明了

第4个回答  2020-10-28
单或双侧性,两眼发病可有先后,视力进行性减退,由于晶体皮质混浊导致晶状体不同部位屈光力不同,可有眩光感,或单眼复视,近视度数增加,临床上将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核性和囊下三种类型。
1.皮质性白内障
以晶体皮质灰白色混浊为主要特征,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2.核性白内障
晶体混浊从晶状体中心部位即胚胎核位置开始出现密度增加,逐渐加重并缓慢向周围扩展,早期呈淡黄色,随着混浊加重,色泽渐加深如深黄色,深棕黄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数增加,病人常诉说老视减轻或近视增加,早期周边部皮质仍为透明,因此,在黑暗处瞳孔散大视力增进,而在强光下瞳孔缩小视力反而减退,故一般不等待皮质完全混浊即行手术。
3.后囊下白内障
混浊位于晶状体的囊膜下皮质,如果位于视轴区,早期即影响视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