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酸、浓碱溅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宜先用_____冲洗 再用_____冲洗

一、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

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二、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扩展资料:

1、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

(1)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3)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4)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5)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6)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7)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2、 化学灼伤的急救

(1)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2)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

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参考链接:吉安市民防局-危险化学品灼伤的紧急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7

一、酸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

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二、碱灼伤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扩展资料

1、溴灼伤

这是很危险的。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 Na2S2O3溶液备用。

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不宜把水泡挑破。

2、烫伤

一旦被火焰、蒸气、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用大量水冲淋或浸泡,以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若起水泡不宜挑破,用纱布包扎后送医院治疗。对轻微烫伤,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

参考资料:吉安市民防局-危险化学品灼伤的紧急处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06
不慎将酸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浓酸洒到桌子上,先用NaHCO3中和,再用大量水清洗
浓碱先用抹布擦掉(防止溶解放出大量的热) ,在加入硼酸,最后用水清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29

1. 浓酸溅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2. 浓碱溅在皮肤上的处理方法:

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扩展资料:

灼伤事故的预防:

1. 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2. 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3. 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参考资料:吉安市民防局-危险化学品灼伤的紧急处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5-14
用较多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