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如题所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是通过介质(空气或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最初发出振动(震动)的物体叫声源。声音以波的形式振动(震动)传播。声音是声波通过任何物质传播形成的运动。

物体在一秒钟之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单位是赫兹,字母Hz.人的耳朵可以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最敏感是1000Hz--3000Hz之间的声音。


扩展资料:

声音的传播方式

1、声波的衍射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或孔隙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而绕过障碍物的现象,,叫作波的衍射。衍射的产生是由于空气具有推动相邻分子的能力。

2、声波的散射

当声波在均匀媒质中传播时,它的行进方向不会改变。但是,若传播方向上有比波长小的刚体障碍物,或当媒质中存在弹性与密度不同的障碍物时,就会有一部分声波偏离原来的方向。声波朝许多方向的不规则反射、折射或衍射的现象,成为声波的散射。

3、驻波

两列具有相同频率与振幅的波,相向传播时会产生驻波。当一列波在房子的墙壁之间反射时,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叠加即有可能产生驻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声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3
第2个回答  2020-12-04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图中的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图中的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第3个回答  2013-12-25
什么是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造成的,经由弹性介质(Elastic Medium)以声波(Sound Wave)的方式将能量传送出去。介质可以是液体、气体、或固体物质,声音在真空中因缺乏介质故无法传播出去。一般来说,波有两种形式,即横波与纵波两种。横波指物体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互相垂直,又称剪力波。纵波指物体振动方向与波前进方向平行,又叫压力波或疏密波。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机器运转会发出声音,若用手去摸机器的壳体多便会感到壳体在振动。若切断电源,壳体在停止振动的同时,声音也会消失,这说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通常,振动发声的物体被称为声源。声源可以为固体,如各种机器;也可以是液体与气体,如流水声是液体振动的结果,风声是气体振动的结果。并非所有物体的振动都能为人耳听见,只有振动频率在20-20000Hz的范围内产生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这一频率范围的振动称为声振动,声振动属于机械振动。物体振动所传出的能量,只有通过介质传到接收器(如人等),显示出来的才是声音。因而声音的形成是由振动的发生、振动的传播这两个环节组成的。没有振动就没有声音,同样,没有介质来传播振动,也就没有声音。作为传播声音的中间介质,必须是具有惯性和弹性的物质,因为只有介质本声有惯性和弹性,才能不断地传递声源的振动。空气正是这样一种介质,人耳平时听到的声音大部分也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与固体。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称做空气声,在水中传播的声音称做水声,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称做固体声(或结构声)。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质点本身并不随声音一起传递过去,是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地振动,传播出去的是物质运动的能量,而不是物质本身。声音的实质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这种运动形式称做波动。因此,声音又称做声波。声波是种交变的压力波,属于机械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26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