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三观不合,我该怎么办?

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事事小心谨慎与人和善,但是我恰恰性子特别冲。我常常觉得被人欺负就应该欺负回去,可是我的父母却说能忍则忍。这种和父母三观不合的状态能改变吗?大家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记得有一次买了一条破洞牛仔裤穿回家,我妈一脸诧异,问我是不是没钱了,怎么裤子破了还舍不得扔。在我看来,这是时尚;在我妈看来,这是没钱买不起新的裤子。更别说让父母欣赏时尚大牌出的限量款的购物袋,在他们看来,这就是普普通通的放东西的袋子,还卖这么贵,简直不可理喻。这就是差距。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父母跟我的三观不一样,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我们父母成长的那个年代,物质还比较匮乏,买东西还要凭票,能吃饱穿暖实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生活的年代,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物质资源变得非常丰富,大部分家庭不再会为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我们的追求从吃饱穿暖转向要吃的好、穿的好看。在不同的环境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自然也会不一样。

那面对父母的三观不一致,我们该怎么办呢?

1、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去了解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听他们讲小时候的故事,从而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2、求同存异。虽然跟父母在一些事情上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多沟通,我们总是可以找到一些意见相同的话题。

3、施加影响。多带同学、朋友来家里玩,让父母看看你的同学、朋友他们的想法是怎么样的,从而能够让父母更加理解你,说不定你父母的观念也会逐渐向你们靠拢。

这是很正常的。现在基本上没多少父母和孩子三观和的。

三年隔一代沟,父母和孩子确实相差了很大代沟。父母他们大部分已经三四十岁了,他们那个年代的生活基本上都是比较苦比较累的。所以在他们看来生活最好是要过得安定一点平稳一点才好。这就不难理解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是医生或者是老师了。当然我也被这样要求了。

父母亲与我们从小生长的社会环境都不同所以接触的社会思想也不同。而且大部分的父亲在家里面都是比较有权威的,因为在以前那个社会是父系社会,男人大部分会有大男子主义,而且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比较重,所以基本上他们那个年代孩子都比较多。

21世纪新鲜事物比较多对于过心的东西他们其实并不了解所以也不想让你去触碰。而且父母的生活已经过了大半辈子了他们想要的并不是我们现在想要的所以我们也要偶尔的换位思考一下。但是不管怎么样父母怎样还是为了孩子好的。所以还是要多多理解了。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哪怕我现在已经在上大学了,我爸妈对我也还是一样的不包容与不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是这么看待的。首先是反思一下自己的原因,比如我吧。说实话我从小就不是让爸妈省心的人,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我老是不懂事,(但是说白了他们也没有参与过我的童年,可能他们连我怎么活这么大的都不知道),而且因为我比较宅,基本上都不出去走动,所以连一些人情世故都不太懂。

所以有的时候做的事情在我爸妈看来就是特别没有礼貌的事,即使在我看来那是一件小事,但是在我爸妈眼里,那就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所以我们也经常会为了所谓的“礼貌”与“不礼貌”这样的事情吵架。

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生活的年代跟我们爸妈生活的年代相比实在是幸福太多太多了。可能你觉得你现在的家庭比不上你身边的谁谁谁,但是你要想一下,哪怕你现在过得再惨,三十年前你的爸妈过得比你还要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时候他们可以为了一件特别微不足道的事情跟你吵架。

因为在你看来可能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就拿我来说,我觉得美甲对我来说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是在我妈看来,这就是一件不务正业的事,因为她觉得我现在既然是在上学就要好好地学习,不要去管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虽然我很多时候都会觉得特别无语,但是没办法,毕竟这是你的爸妈,我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方式就是,跟他们发生分歧的时候,尽量不说话,反正骂就骂呗,骂完了就相安无事了。

父母三观和子女的不一样其实是一件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在我的家庭,也是如此。因为你们之间整整隔着二三十年的距离,难免有对某件事物不同的看法。人的看法如果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生活多无趣。正是因为有了一个个个性丰富的个体存在,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这个世界才会有这样的活力。想象一下古时候的百家争鸣,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思想,都是不尽相同的。思想的碰撞擦出来的火花是无比的美妙。

其实你大可不必多恼,若果你的父母的三观并非扭曲的或者是危害到生命的,让他们存在又怎么样呢?其实你是无法强行扭转别人的三观的,不然带来的只有矛盾。或者你想改变他们,那只有不断的在潜意默化之中影响他们,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然后再去改变他们。

还有,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三观是否符合当代社会对人的标准,再去影响别人,不然,连自己的都是错的,更毋论改变他们。我建议你大可以抽出许多空来去和他们聊聊天,不要害怕意见不同的导致的聊天的崩盘,这其实是谈话必经的一个过程。和他们坦诚的谈一次你的想法,注意要坦诚,永远不要藏着掖着。还有就是坚持自己意见或者想法,他们看到,也会最终被这种坚定打动。

三观不合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三观不正。

那句话,你爸终究是你爸。其实很多事情不是三观不一样,就是看法不同而已。对于我们这些做晚辈的,不是很有必要去纠正的时候,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好了。其实事情做成什么样子都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重要是他们看到你听话,而且愿意和他们一起交流去做事情。

再者,很多三观不合的情况就是面对着跨时代的性的俩代人群众。就像是我叔叔辈的人,他们的上一代的人都是农村出生,很多事情都是老人家的见解和他们不一样。甚至你学到了新知识还要藏着掖着一点,面对着这些事情的时候,都是需要考虑到做事和说话的方式。就像是我叔叔这辈的人,读了书回来,说家里面下地的方式有点不对,什么播种和收割等等都是可以改进的。

但是老一辈的人就是觉得,这是以前的手段,你就是靠着这个养大的。现在出去了几个月就要开始教育老人了?在处理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都是知道自己是对的,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面对家里人的三观不合,我们更多的是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考虑的方向不一样,他们可能考虑的是经济实惠,但是我是考虑怎么用长久。他们的很多思想都是需要去慢慢改变的,就像是现在的网络变快了,我们就会发现很多事情是他们需要慢慢去学的,所以在面对他们的疑惑和一些反对的时候,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告诉他们。

你和你父母的三观不一样很正常。在开明的父母,都是会和儿女有代沟的。因为生活的年代不同。成长的环境也不同。所以造成三观不同,这并不意外。

我和你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我和我的父母三观严重不合。并且我和我的父亲性格却极度相似。都是非常倔强的类型。所以在生活中很难相处。

因为三观不合,因为性格倔强。导致了我们聊什么都聊不下去。我父母是喜欢安逸的类型。而我喜欢精彩。我觉得我的人生不应该平庸。但我的父母都觉得我们是小人物。能怎么样呢?

所以每次我在外边的时候,我父母给我电话都不是鼓励我。都是告诉我,在外边累了就回来吧。站在他们的角度,我知道是为了我好。所以每次我都会说,不累。从来也都是报喜不报忧。

甚至有一段时间特别的极端,就是不想回家。放假也不回家。就是想一个人在外边。因为回去得不到理解。每次都心里很不好受。这就是因为三观不合而引起的。

但是我会理解他们,因为他们那个年代人的思想,是不会理解年轻人是什么想法的。而对于父母,再怎么不合,不终究还是父母嘛。一切都要以孝心为前提来做事。

三观不合,可能导致父母与儿女的关系疏远。但是作为儿女的我们,一定要记住几件事。那就是即使是三观不合,即使是你们的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做的事说的话一定是为了你好。只是你们的角度不一样而已。并且即使是你不理解他们,但是你一定要孝顺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随着我渐渐长大,自己的思想慢慢成熟之后,有些时候我会发现,我和父母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天差地别,也就是通俗讲的三观不合吧。每当我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特别想逃离这个家,内心感觉特别压抑,会默默对自己说以后尽量不回来了。

并且一般这种情况出现的诱因其实是我爸妈,他们两个本来三观就不大合,所以经常会吵架,我一回来两个人就开始向我发泄。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错的是对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夹在中间就很绝望。谁不想自己的家庭和睦,谁不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幸福,谁想像我一样一回家就需要听那些消极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会耐心地开导他们两,但后来渐渐的次数多了之后,我也累了,疲惫了。他们再跟我发泄的时候,我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抓紧时间离开,到一个只有我自己的地方,黯然神伤……

我爸这个人非常朴实,之前姥爷还在的时候,无论是姥爷生病陪床,还是我妈妈娘家那边出点什么事需要我爸爸帮忙了 ,他都毫无怨言,任劳任怨地尽自己一份力。姥爷那个病一到冬天就会发作,所以一到冬天爸爸妈妈就去得陪姥爷。寒冬腊月,医院还离家特别远,家里只有摩托车,我爸就骑着摩托车,冒着如刀般凛冽的寒风,骑将近一个小时到医院。那个时候我觉得我爸特别伟大。

现在再回想那些日子,我甚至还觉得我自己特别可怜。我那时候还上小学,甚至晚上都是我一个人在家。有天晚上我们家隔壁那对夫妻吵架了,吵得很凶,我特别害怕,但又不能给爸妈打电话,只好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不敢出声。所以我就觉得自己是个特别缺爱的人,从小的这些经历让我早早的成熟自立,学会独立面对。于是我就特别珍惜身边的亲情,特别害怕身边的人吵架,害怕他们会分开。

后来姥爷去世之后,我们就把姥姥接到我家里。我姥姥这个人脾气很古怪,是那种不讨喜的性格。结果我爸妈从那时候开始经常因为我姥姥那边的事吵架,我回家的时候他们就分别跟我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妈就觉得我爸这人不知恩图报,我们小的时候是姥姥姥爷照顾的,所以最后照顾老人这个事情落在我们身上是应该的。我爸就觉得我妈这个人太感情用事,做事情太冲动一点不经过大脑。作为中间者的我也有自己的想法,我妈真的有时候太不理性了,太博爱,有种豁出去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给别人自己什么都没有也无所谓的感觉,我爸可能也是到了更年期了,脾气稍微有点火爆,一点就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错误,没有绝对的对错。但他们两个人就接受不了,觉得自己就是对的,错的永远是对方。所以我夹在中间真的很无奈,这就是因为三观不合吧。

第2个回答  2020-09-18

你越来越大,你在家庭里边说话的能力说话的力度都和你个人能力有关。等你的挣钱能力,等你的经济能力有权决定家里的一些事情之后。就要适当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若需要强硬,你的姿态也得摆出来了,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强硬,得慢慢改变。慢慢说话慢慢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

经济独立,离开视线。相处中及时制止不合三观的强聊。我一年不回家几回,回家待不了几天。父母本身也是聚少离多,全家准确理解和贯彻“一个小家,一家两制”的基本方针,抓大放小,各自为政。他们两口子的事于公于私我不过问,我自己工作生活按自己规矩办。家里规矩是“拒绝黄赌毒”,我自己原则上尽量不坑爹,紧急合理需求会请求友军支援。

每次回家,谈话的重点一定要抓住,贯彻执行就妥妥没问题,看个电视逛个街吃个饭的抗几天够用,不行就让父母旅游,转移话题妥妥的。谈话时对父亲:军事、政治听他讲。多思考,多动手,多看书报。最重要的是听!军事政治理论别反驳他的权威!想辩论找别人去。

与父母三观不合其实不是问题的根本,最可怕的是一些父母愚昧无知,自以为是,根本不会为孩子着想,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如果父母不为孩子着想,作为子女的我们就很难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如果实在无法沟通,我认为孩子应远离家庭,走向新的更广阔的世界。有些家庭就像一个臭水沟,父母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臭水沟里已经忘了世界上还有诗和远方,而孩子拥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权力。

第3个回答  2020-09-19

80后的儿女跟50后的父母三观不合,我觉得很正常,因为就算你跟你的堂哥堂姐如果不同年代的话,你们的三观都不会一致吧!人生经历不同、见的世面不同自然就会出现三观不合,你的人生历练远远都追不上你的父母,你肯定跟不上你父母的三观。

但我这里说三观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三观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非现在网络上正在流传的新三观。

那次跟我妈妈去参加美食节,大家都知道全中国的美食节都一样,就是那种烤羊肉串、牛杂、小龙虾、烧烤之类最为盛行,我就随手买了一串烤鱿鱼吃,我妈不吃还会说:在街头吃到街尾,这些东西多脏多不卫生,在家就不好好吃饭等等,此处省略一千字。

结论就是逛街吃东西不太适合父母的三观。你要在外面吃东西,解一下馋的话,你还是躲着你亲妈。你如果吃腻了她的家常便饭,你可以选择自己亲自下厨制造一些新口味,也别在外面吃没营养的。

夏天都爱去海边看个海玩个沙,就全家出动开启家庭小旅游模式。小朋友就像被解放的一样各种亢奋,不受控制,大人就只好在炎炎夏日下人盯人的盯紧每一个小孩。

回家后老爸老妈就说简直是花钱买难受,这么大太阳在阳光底下看水看沙没意思,还不如在家吹空调,小孩子也根本记不住这些你们大人说的看世界理论等等。

结论就是旅游小孩子不会记得,没必要带他们去,还累大人;旅游去哪都是差不多看山看水,不如在家呆着还不用花那么多钱,把自己折腾得那么累。总之两字总结就是扫兴。

毕业出来工作那会,老爸老妈跟我说考个公务员好:天天就坐在办公室,铁饭碗,老了还有退休金等等。可我当时更想去闯荡一番,在他们的游说下,我告诉他们我想去当记者、我想去私人企业打工,学点真本领。但在他们眼里我不过是个女人,以后总归是要以家庭为重的,工作不过是打发时间的,没必要学本领没必要做白骨精。

当你在为工作焦头烂额、努力晋升的时候,老妈开始新一轮的轰炸,你看看你的好朋友他们的小孩都打酱油了,你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你赶紧去相亲、去找个男朋友,嫁个好老公才是女人一辈子的归宿,工作你再能干、你挣再多的钱,你没有家庭、没有生儿育女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

总之父母的三观,总会让你无力反驳,但也不算太毁三观,习惯就好。

第4个回答  2018-12-06
你好,首先要看谁的观念是对的。从待人这件事情来说,你父母和你的思维是含有正确率的。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你反击的,要是对方是个讲理的你可以理论和还击是对的,要是对方是个毫无原则的人,你还击理论等于浪费时间和精神,说不定还会受到伤害,何不忍一时风平浪静。所以,你应该客观对待事实,不要片面的去看事情,要全面看再解决问题。个人建议,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