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肺癌晚期的保养

我妈妈今年53了 查出肺癌2星期了 她吸烟... 医生说是晚期 我们知道后伤心欲绝 她本人不知道`` 现在症状只是咳嗽 有时发烧` 肩膀右边的筋痛 连着头痛` 想问下着是不是晚期 如果在她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能活多长时间`` 家人已经放弃治疗 只求她在这有生之年别受罪!! 吃什么事物比较好`` 晚期的镇痛吃什么.. 在着给你们跪下了`` 希望别弄些没用的! 把我问题都能解答的来``` 谢谢了 谢谢了 谢谢``````

饮食原则 】
1 日常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2 多吃含维生素A、C、E的食品,多吃绿色蔬菜和水果。
3 常吃含有抑癌作用的食物,如芥蓝、包心菜、胡萝卜、油菜、蒜、植物油、鱼等.
4 坚持低脂肪、高蛋白质易消化食物,如瘦肉、鸡蛋及酸奶、鲜果汁、鲜菜汁。
5 食物要新鲜,不吃发霉变质的饮食。
6 要保持大便通畅,便秘病人应吃富有纤维素的食物及每天喝一些蜂蜜。
7 主要食物应包括:牛奶、鸡蛋、豆浆、藕粉、果汁、菜汁、瘦肉泥、肝泥等。

宜 】
1 宜多吃具有软坚散结、抗肝癌作用的食物,如赤豆、薏米、大枣、裙带菜、海蒿子、海带、毛蚶、海鳗、海龟、泥鳅等。
2 宜多吃具有护肝作用的食物:龟、甲鱼、蚶、牡蛎、桑椹子、蓟菜、香菇、蘑菇、刀豆、蜂蜜等。
3 腹水宜吃赤小豆、鹌鹑蛋、海带、青蟹、蛤蜊、黑鱼、鲤鱼、鲫鱼、鸭肉等。
4 黄疸宜吃鲎、鲤鱼、鲮鱼、泥鳅、蟹、蛤蜊、田螺、甘薯、茭白、荸荠、金针菜、橘饼、金橘等。
5 出血倾向宜吃贝、橘、海龟、牡蛎、海蜇、海参、乌贼、带鱼、乌梅、柿饼、马兰头、荠菜等
6 肝痛宜吃金橘、橘饼、佛手、杨梅、山楂、慈姑、黄瓜等。
7 肝昏迷倾向宜吃刀豆、薏米、牛蒡子、河蚌、海马等。

忌 】�
1 忌烟、酒。
2 忌暴饮暴食、油腻食物,忌盐腌、烟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了食物。
3 忌葱、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4 忌霉变、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咸鱼、腌菜等。
5 忌多骨剌、粗糙坚硬、粘滞不易消化及含粗纤维食物。
6 忌味重、过酸、过甜、过咸、过冷、过热以及含气过多食物。
7 腹水忌多盐多水食物。
8 凝血功能低下,特别是有出血倾向者和介入治疗后,忌蝎子、蜈蚣以及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和中药。

用料:兔肉250克,党参30克,黄芪20克,淮山药20克,红枣5枚;
制作方法:将兔肉洗净,斩块;把党参、黄芪、淮山药、红枣洗净,与兔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随意饮汤食肉。本方补气健脾,益胃养阴。凡肝癌患者脾胃气虚、体虚羸瘦、体倦乏力、纳差腹胀、大便溏者,皆可用本方。

●鸡汁薏苡仁粥
用料:黄母鸡150克,薏苡仁10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将黄母鸡去除脂肪及鸡皮,洗净;将薏苡仁、粳米洗净。先加清水适量,煮至鸡熟烂,再取鸡汁1000毫升煮薏苡仁及粳米成粥,加盐调味,随意饮用。本汤补中益气,利水消肿。凡肝癌患者脾胃虚弱、神疲体倦、腹胀、双下肢浮肿者皆可饮用本品。本方偏于滋补,凡外感未愈,或咳嗽痰多者慎用。汤中黄母鸡以未曾下蛋者为佳。

●三七西洋参炖乌鸡
用料:乌鸡肉100克,三七10克,西洋参6克,生姜2片。
制作方法:将乌鸡肉洗净,斩块;将三七、西洋参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2小时,随意饮汤食肉。本方益气养阴,祛瘀止痛。凡肝癌患者气虚血瘀,周身疼痛,痛处固定,气短懒言,消瘦乏力,纳差者皆可饮用本品。凡感冒发热,外邪未清者,则非本方所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1
肺癌晚期就是有脑转移和骨转移.用中药试试看.

刘嘉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2)

The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

by Chinese Medicine

摘要: 全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论治、治则与专方、新药新剂型、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20 年来的进展。认为从多靶点综合考虑治疗肺癌是我国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特色之一,中医药治疗肺癌以病灶稳定率较高,生存期较长,生活质量较好为主要特点,并在抗复发和转移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指出探索以重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为重要内容, 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定标准; 进一步统一与完善肺癌的证型,并对各证型的本质进行探讨, 对提高肺癌的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肺肿瘤;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图分类号:R734. 2 ;R730.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 0242(2002) 06 - 0326 - 04

众所周知, 早期肺癌采用手术治疗预后较佳, 但是临床上约86 %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能手术的病例很少,一般以放疗及化疗为主, 部分患者虽有近期疗效, 但缓解期短, 毒副反应较大, 不能明显延长生存期, 因此, 肺癌的预后很差, 约80 %病人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 中位生存期一般在6 个月左右, 肺癌总的5 年生存率只有5 %~10 %[1 ] , 疗效很不满意。近20 年来,其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上升幅度最大,已居首位[2 ]。因此,近年来强调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中晚期主张多学科多方法综合治疗, 以提高疗效, 延长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所以, 探索研究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肺癌,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近年来,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基本趋向于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已显示其在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稳定病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存率等的疗效; 配合手术、放化疗可减少毒副反应和提高临床疗效, 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手段从临床检测及动物实验探讨疗效作用机理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 显示了中医药在肺癌防治中的优势和重要地位。

1 病因病机

肺癌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根据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结合患者的起病经过和临床表现, 一些学者对肺癌的发生进行了探讨[1 ] , 目前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正气虚损学说, 认为脏腑阴阳失调, 正气虚损是患病的主要内在原因,“正气不足, 而后邪气踞之”, 肺、脾、肾三脏气虚均可导致肺气不足,加之嗜烟日久,热灼津液,或房事不节,精血内耗,均可导致肺阴不足, 阴虚内热或气阴两虚; 外在邪毒得以趁虚而入, 客邪留滞, 气机不畅, 血行淤滞, 津液不布, 聚津为痰,痰瘀交阻,日久形成积块。因此,认为肺癌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是因虚而致病,因虚而致实,早期的虚多见肺脾气虚,或气阴两虚,晚期多为阴虚内热和阴阳两虚,局部的实不外乎气滞、血瘀、痰凝、毒聚的病理变化。(2) 邪毒侵肺论,认为外界六淫之邪侵淫肺脏, 导致肺脏宣降功能失司, 肺气壅郁,血行受阻,气滞血瘀,日久形成积块。(3) 痰湿内聚论,认为脾虚运化失调, 聚湿生痰, 痰贮肺络, 肺气抑郁, 宣降失司,痰凝毒聚而形成肿块。在病理方面,洪广祥认为血瘀为肺癌的基本病理, 瘀血阻肺为其基本证型; 陈玉琨则认为痰瘀既是邪毒侵肺, 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 又是导致正气内虚, 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 因而痰瘀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

总之, 近年来, 对肺癌的病因病机认识趋向于把正气虚损学说和邪毒痰湿学说结合起来, 临床采用扶正培本和清热解毒, 软坚化痰, 活血化瘀酌情伍用治法,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 临床研究

2. 1 疗效特点及其评定标准探讨

目前早中期肺癌的治疗仍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结合中医治疗可提高疗效。但是临床上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 相当部分中晚期患者因不能耐受放疗、化疗的毒副反应,应用中医药治疗,在稳定和缩小病灶、减少浸润转移、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疗效,这已有众多的临床报道。据近几年来报道[3 ]单用中医药治疗晚期肺癌100 例以上者的疗效统计分析, 其病灶稳定率约为67 %~87 % ,中位生存期9. 5~13. 8 个月,均高于同期化疗对照组。刘嘉湘报告304 例晚期原发性肺腺癌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化疗组, 中药组171 例, 缩小稳定率为67. 83 %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60. 94 %、31. 86 %、24. 22 % ,中位生存期为417 天; 同期化疗(MOF 方案) 对照组133 例,病灶缩小稳定率为48. 12 % ,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36. 66 %、24. 50 %和0 , 中位生存期为265 天。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改善率中药组也明显优于化疗组[4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特点可概括为“带瘤生存”。如果单纯以局部瘤灶缓解率(指CR 或PR) 作评定疗效的标准,则不能完全反应中医药的疗效。陈志峰认为应该对癌瘤概念及其治疗目的作再认识和重新思考, 假如把无瘤生存作为衡量疗效的标准, 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过分治疗。上海胸科医院廖美琳[5 ]设计了一份肺癌病人质量评价表, 共21 个项目84 分, 经对53 例肺癌患者作初步评定后发现,用现代医学方法(手术、化疗、放疗) 治疗后, 患者的评分下降10. 3 分, 其中化疗病人平均下降7. 5分,而达到部分缓解(PR) 者则平均下降了16 分,认为目前公认的疗效评定方法, 仅是生物学指标, 忽视了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个体差异等影响因素。因此,积极探索以重视生存期和生存质量为重要内容, 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评定标准已日益引起我国肿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2. 2 辨证分型论治研究

中医将肺癌看作是全身性疾病的一个局部表现, 治疗应从整体出发, 调节人体机能, 通过辨证论治以治癌; 由于先天禀赋、年龄、病程、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治疗措施等的不同,患者之间又往往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即表现出同病异证现象,因而采用辨证论治方法仍然是目前中医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 通过辨证分型治疗有利于探索诊治规律及疗效分析。刘嘉湘曾于1985 年报告以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310 例, 全部病例均经细胞病理学证实, 其中鳞癌138 例、腺癌80 例、未分化癌43例、未定型癌49 例。中医辨证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气滞血瘀等五个证型。分别给以滋阴生津、益气养阴、益气健脾、滋阴温阳等扶正培本为主, 与化痰软坚、理气化瘀、清热解毒等抗癌药酌情同用。单纯中医药治疗后生存1、2、3 及5年以上者, 分别为43. 23 %、11. 3 %、5. 2 %及0. 6 % ,最长生存已18 年, 中位生存期为11. 2 个月, 平均生存期为12. 6 个月。其中Ⅲ期及Ⅳ期肺癌生存率,鳞癌91 例治疗后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45 %、11. 8 %及7 %; 腺癌64 例治疗后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35. 94 %、11 %及4. 6 %。进行统计学疗效分析, 认为辨证类型与病理类型比临床分期对预后更有重要影响; 辨证类型及临床分期比病理类型对近期疗效更有密切的关系。半数以上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淋巴细胞转化率、E玫瑰花结形成率等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 P < 0. 01) 。为验证中医药治疗肺癌疗效, 刘嘉湘等[4 ]又报告晚期( Ⅲ、Ⅳ期) 原发性肺腺癌304 例住院患者, 用随机法分为中医药组和化疗组(用MOF方案) ,中医药组按上述证型,分为阴虚内热、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等证型, 分别用滋阴(南沙参、北沙参、天门冬、麦门冬、玄参、百合、生地、憋甲等) 、益气(人参、党参、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温阳(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锁阳、辟荔果等) 等扶正中药,酌情伍用化痰软坚、清热解毒(夏枯草、海藻、瓜蒌皮、生南星、生牡蛎、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等) 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171 例,结果病灶缩小稳定率为67. 83 % ,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60. 94 %、31. 86 %、24. 22 % , 中位生存期417 天, 以及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的改善等皆优于同期化疗对照组, 取得良好疗效。唐文秀将肺癌分为肺脾气虚、肺阴虚、气阴两虚和痰湿瘀阻等四型,分别用六君子汤、沙参麦冬汤、生脉饮、千金苇茎汤加减,配合草河车、龙葵、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黄芩、半枝莲、紫草根、干蟾皮、铁树叶、藤梨根及肺瘤平膏等, 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61 例, 结果病灶缓解率为9. 3 % , 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 优于化疗组。曹阳报告[6 ]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1 例(6 例为临床诊断) ,基本方为沙参、天麦冬、五味子、胆星、丹参、夏枯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等, 结果示PR 为9. 7 %、NC为58. 1 % ,中位生存期为10 个月, 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32. 3 %、7. 2 %及3. 6 %。范忠泽治疗晚期肺腺癌, 以气阴两虚、脾虚痰湿、阴阳两虚等证型进行治疗, 并与化疗组对照, 其病灶缓解和稳定率无差异, 但平均生存期中药组为330 天,化疗组为143 天,差异显著。

2. 3 治则与专方研究

根据肺癌患者的证候表现, 总结出肺癌最常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法则和基本方药(专方) ,这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有利于规范临床治疗和疗效观察, 以及进一步研制与开发新药, 如: 刘嘉湘等曾对310 例原发性肺癌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分析, 发现气阴两虚证和阴虚内热证占全部病例的80 %(248/ 310) ,经多年临床及实验研究,研制了以益气养阴为主, 佐以清热解毒的治疗肺癌方药, 制成了中药新药益肺抗瘤饮[7 ] (由黄芪、北沙参、天门冬、女贞子、石上柏、重楼等)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27 例,结果部分缓解(PR) 14 例,无变化(NC) 89 例,恶化(PD) 24 例,PR + NC率为81. 10 %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73. 21 %、13. 93 %及11. 17 % , 中位生存期为406 天;同期化疗(MAP 方案) 64 例,PR7 例,NC39 例,PR +NC率为71. 88 % ,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40. 54 %、11. 06 %及5. 53 % , 中位生存期为267 天, 治疗后症状改善、健康状况评分和免疫指标改善等方面益肺抗瘤饮组亦均优于化疗组。王羲明亦认为肺癌患者常见正气虚弱、阴津亏损、邪热内蕴证候,用扶正养阴汤(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玄参、生黄芪、党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升麻) 治疗晚期肺癌50 例,结果1、3、5 年生存率分别为44 %、8 %和4 %。林洪生报告[8 ] ,以中药复方肺瘤平Ⅱ号(黄芪、西洋参、重楼、白花蛇舌草、桃仁、三七等)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25 例,与化疗10 例对照,结果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的有效率中药组为0 ,化疗组为10 %; 1 年生存率中药组为28 % , 化疗组为10 %。陈培丰用养阴清肺汤(南北沙参、麦冬、生地、丹皮、玉竹、天花粉、无花果等) 治疗晚期肺癌60 例,1、3 年生存率为56. 67 %和20 %。王笑明等[9 ]发现在108 例非小细胞肺癌中气虚血瘀证者占60. 2 % , 用益气活血散结法(生黄芪、太子参、沙参、茯苓、五味子、夏枯草、三棱、莪术、参三七、蒲黄、石见穿、地龙等) 配合CE方案或CAP 方案化疗, 部分缓解和稳定率为80. 5 % , 6 个月转移率为29. 3 % ,血液流变学指标亦有所改善。王金荣用扶正消积法治疗肺癌, 基本方为: 黄芪、党参、生地、生苡仁、丹参、莪术、猪苓、女贞子、法半夏、大贝母、鱼腥草、蜂房、蜈蚣、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治疗肺癌64 例,其1、2、3 年生存率分别为46. 9 %、45. 6 %、7. 8 % ,中位生存期11 个月。

2. 4 新药、新剂型研究

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积极探索既有较好疗效、又方便于治疗的中药新药、新剂型, 是近年来肺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经国家批准的中药新药,中药复方成药制剂,有金复康口服液、肺瘤平膏等国家中药三类新药。从单味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可供静脉使用的中药抗癌药有康莱特注射液(从薏苡仁中提取) 、榄香烯注射液(从莪术中提取) 、鸦胆子乳剂、吗特灵注射液(从苦参中提取) 、威麦宁胶囊(从野荞麦根中提取) 等,临床用于肺癌治疗均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2.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癌, 期望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既可提高抑瘤率、又可改善全身状况, 减少放、化疗副反应, 延长生存期, 多数研究认为该法较单纯放、化疗为优, 尤其中位生存期有一定提高。如: 张代钊等在放疗前一周用扶正增效方剂(生黄芪、白术、太子参、枸杞子、鸡血藤、红花、苏木、茯苓、鸡内金、石斛、沙参、银花) 治疗至放疗结束,观察肺癌患者36 例,并于单纯放疗35 例对照,结果近期疗效(CR +PR) 69. 67 % ,高于对照组,放疗副反应明显低于放疗组,认为活血化瘀中药与扶正培本中药合用是中药配合放射治疗肺癌的一个较好方法。李道阳[10 ]报告以扶正排毒抗癌方(黄芪、黄精、人参、仙鹤草、鱼腥草、大黄、猪苓、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南星、薏苡仁、桃仁、括楼等) 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63 例,与单纯化疗61 例进行对照,近期疗效: 中药加化疗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39. 68 % , 单纯化疗组为25. 49 % , 两组毒副反应, 中药加化疗组白细胞、血色素下降均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王晓明将50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辨证分为肺脾两虚、气阴两虚、痰湿壅阻、气滞血瘀等四型分别用中药结合化疗治疗(腺癌用EP 方案,鳞癌用CAP 方案) ,并以单纯化疗30 例作对照, 结果中药加化疗组肿瘤缩小率(CR + PR +MR) 为42 % ,化疗组为26 % ,中位生存期结合组为9 个月,化疗组为3 个月, 临床症状改善和毒副反应方面结合组也优于化疗组。李金瀚将102 例中晚期肺癌随机分为A 组(中药加化疗) 48 例,B 组(单纯化疗) 54 例,中医辨证分为肺脾气虚、肺热痰阻、肺胃阴虚、气滞血瘀四型分别论治,小细胞肺癌化疗用EP 方案,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用MVP 或CTPC方案,结果近期有效率(CR + PR) A 组为52. 1 % ,B 组为23. 52 % , 益肺抗瘤饮加化疗组(60 例) 为20 % , 单纯化疗组(42 例) 为35. 7 % , 显示益肺抗瘤饮有明显的抗肺癌转移作用。

3 体会与展望

20 多年来,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对原发性肺癌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体现了中医药的一大优势。在病因病机方面形成了以正气内虚,邪毒、血瘀等诸说,都有各自的理论方药。在临床研究方面, 应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指导治疗。大多数学者认为肺癌为本虚标实之证, 把正气虚损学说和邪毒、痰瘀学说结合, 采用以扶正培本为主, 与清热解毒、软坚化痰或活血化瘀等祛邪治法结合, 可使疗效提高。这种基于中医对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病因病机, 和它是一个多因素、多系统参与的复杂的生物过程的认识, 从整体观着眼, 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应用辨证与辨病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从多靶点综合考虑治疗肺癌。这是我国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特色方法之一。

中医药治疗肺癌以病灶稳定率较高、生存期较长、生活质量较好为主要特点,并在抗复发转移方面,具有潜在优势,故单以局部缓解率作为评定疗效的标准, 则不能完全反映中医药的疗效特点,除按照WHO 癌症治疗客观效果判定标准,将CR + PR 统计为有效率外, 还可统计肿瘤稳定率或PR +NC率, 同时注重远期生存率、平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统计分析, 较客观地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因恶性肿瘤治疗的最终目的, 是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和提高生存质量,最好是无病康复而生存。进一步统一与完善肺癌的证型, 并对各证型的本质进行探索研究。现代医学的病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将为肺癌中医证型的客观化和微观化的探索及中药治疗机理研究提供有利条件, 这对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也将丰富现代肿瘤学的内涵。再者,近年来已有一些学者在总结临床疗效基础上,分析肺癌病证和用药频率, 筛选有效药物, 组成基本方药或制成新剂型,再进行临床或药效学试验,并作出疗效评价,这种研究方法将为肺癌的治疗研制出更多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中药剂型的改革, 新药的研制, 将有助于辨证论治的方法的发展,且将促进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诊疗肺癌水平的提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7-03
关于肿瘤镇痛药有严格的三阶梯,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应用。饮食当然尽可能丰富、多元。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麻辣烫。
第3个回答  2008-07-01
薏苡仁煮粥天天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