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怎么发现的?

如题所述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是: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扩展资料: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马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30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扩展资料

兵马俑制作工艺: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兵马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8
打井队与“瓦盆爷”

1974年,当喧闹的春天又一次来到骊山脚下的时候,西杨村一年一度的打井工程开始了。这天,生产队长杨培彦和副队长杨文学,来到村子西南边柿园一角的西崖畔上。他们一会儿望望骊山的峪口,一会儿又环顾周围的地形。用镢头在一块长满刺蓟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大圆圈,这是为了队上打井所确定的井口位置。

第二天,以杨全义为组长的6个青壮年劳力,就在画圆圈的地点开挖了。

工程一开始挺顺利的,可是想不到两天之后就遇到了坚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土层;当挖到约3米左右的时候,又出现了一层厚厚的红土。在3米深的土层下面突然出现红土,这简直不可思议。农民猜测说:“这莫不是先辈手里的一个砖瓦窑吧?”

第5天,更奇异的景象出现了。正在抡着镢头的杨志发,忽然在靠井筒西壁的脚下,发现了一个圆口形的陶器。“啊,一个瓦罐!”他惊叫了一声。

最后挖出来的根本不是一个瓦罐,而是一个“瓦盆爷”。用普通话说,就是挖出了一个陶制的神像。

“西杨村挖出了神像”的消息,在方圆村子不胫而走,人们纷纷前来围观。年轻人打趣地说:“这可真应了1958年的那首民歌,挖到龙王爷的水晶殿上了。”老年人横看竖看说:“这一定是地下的十八罗汉!”……

正在大家为这刚出土的“瓦盆爷”闹得满天神佛的时候,公社一个叫房树民的水保员前来检查打井。

“怎么你们这口井打了这么多的日子,还没有打出水来?”水保员问。

“你看,我们打出了这么个玩艺。”干部社员指着一个俑头给他看。

“啊,这是什么?”水保员开始也愣住了。但他在仔细观察了一下打井的现场后,很快地叮嘱说:“这个井暂时不能再打了。”

“你们看,这些方砖不是和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一模一样吗!”这个略具考古知识的水保员,第一次把这些陶俑和5里之外的秦始皇陵联系在一起了。

“很可能是国宝”

接到水保员的电话后,县文化馆的3位同志当即飞车赶来。有一个约40岁左右的,名叫赵康民,就是专管文物的。他仔细地查看了这些“瓦盆爷”后,果断地说:“什么瓦盆爷,很可能是国宝!”说着,他取出自己随身带来的一叠麻纸,细心地将比较完好的俑头、俑身和俑腿全部包扎了起来,放上车子。然后嘱咐干部、社员,要他们用萝筛将井口旁那堆混有陶俑碎片的红土,全部筛过一遍,以便将每一块碎片都收集起来,连同弩机箭镞随后一并送交县文化馆。始而好奇、继而高兴的社员们,在送赵康民回县的时候,禁不住纷纷问道:“这些玩艺是不是秦代的呢?”赵康民兴奋地说:“现在还很难说。如果是秦代的话,那就是千金难买!”

第二天,装满6架子车的陶俑碎片,到了临潼县文化馆。于是,全世界所有博物馆都罕见的第一批特大陶俑的修复工作,就在著名的骊山华清池旁这个小小的文化馆陈列室的一角开始了。

把一块块碎片找到一起,按照原来的茬口用树脂胶又将它粘合起来,即使是姑娘的绣花也不能比它更细致。这位年轻的考古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摸索着,细心地工作着,他要用自己的双手把文物修复,待弄清个究竟后,再具文上报。就这样,使得这个重大文物发现的消息,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还不为外间所知。

记者的眼力

就在这期间,一个在中国新闻社工作的、名叫蔺安稳的记者,回到家乡临潼县来探亲。这样,赵康民惨淡经营、不为外间所知的修复工作,进入了这个记者的视线。

“啊,这么重大的发现,为什么不上报?”记者望着一个初步修理好了的铠甲俑和两个短褐俑问道。

“连我自己还没有完全弄清它,该怎么上报?”年经的考古人员也不无道理。

6月24日,蔺安稳探亲假满回京。第二天,这位记者便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写了一份情况反映,交给了《人民日报》编辑部。这就是关于这个惊人发现的第一次内部的文字报道,记者不像考古人员那么缜密、严谨,他根据自己直观的判断,径直地题为《秦始皇陵出现的一批秦代武士陶俑》。他写道:

“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附近,出土了一批武士陶俑。陶俑体高1.68米,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

“秦始皇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而秦代士兵的形象,史书上未有记载。这批武士陶俑是今年三四月间,当地公社社员打井时无意发现的。从出土情况推测,当时陶俑上面盖有房屋。后来被项羽焚烧,房屋倒塌,埋藏了两千多年。这批文物由临潼县文化馆负责清理发掘,至今只清理了一部分,因为夏收,发掘工作中途停止了。……”

迅速采取措施

这则内部情况一经印发,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很快地得知这一重大消息。仅仅几天工夫,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同志的亲笔批示就到了国家文物局:

“建议请文化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

对这一重大发现还蒙在鼓里的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批示后,都仿佛有一种“失职感”。他们赶忙拿起电话筒和陕西省文管会进行联系,岂知陕西省文管会也是一片茫然!于是,7月6日,国家文物局文管处的处长陈志德等,便携带李先念副总理的重要批示直飞西安。

陈志德等到达西安后,席不暇暖,在和陕西省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交谈后,第二天就由省文管会的同志陪同,来到了现场。经过小规模的开掘,又有一批武士俑屹立于土坑之中。专家们一到现场就惊异得不可名状。尽管他们经常天南海北的奔波,对文物的见识与阅历堪称广阔,但此刻当他们站在这些“陶俑巨人”面前的时候,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了。

这次考察,正式确定了由陕西省委指派有发掘工作经验的同志,组成考古工作队,继续对现场进行认真的清理和发掘。根据这个决定,7月15日,由陕西省文管会、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秦俑考古队,来到了西杨村。就从这一天起,国际考古史上壮丽的一页揭开了。

“第八奇迹”

秦俑正式发掘,首先震动了国内。带着画板的美术家来了,他们庆幸秦俑的发现填补了秦代美术史的空白;年老的元帅和将军们来了,他们笑看吴钩,说秦俑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兵法、兵器和军阵,提供了最真实的资料和现场;经验丰富的冶金学家来了,他们手按秦剑,惊呼中国古代冶金术的绝对高超和无与伦比;一向崇拜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一些学者专家来了,一改往日的约定俗成之见,认为秦俑细致入微的造型艺术,堪称世界雕塑史上时间最早、成就最辉煌的一章……。风声很快地越过国界,传到一些友好国家。许多来西安的外宾便特意提出:希望看看秦俑,以不虚中国之行。许多外国朋友把参观秦俑称为自己访华的“高峰节目”。而有幸得以参观秦俑的外国朋友们,连声直呼:“中国伟大!”“中国伟大!”

1978年9月,对历史有着深刻研究和造诣的法国前总理、巴黎市长希拉克先生,面对秦代兵马俑军阵,喜不自胜地说:“原来世界上公认有七大奇迹,今天看了秦俑,我要说这是第八奇迹。”他又打着手势,言犹未尽地做了个强有力的补充:“而且秦俑应该名列前茅!”

7年来,围绕秦俑这个世界“第八奇迹”,国外朋友有拍照的,画画的,大写访问记和学术文章的,有要写历史文献纪录电影脚本的,有写以秦俑发掘为背景的故事片提纲的,有毛遂自荐要求前来参加发掘的,有请求送自己儿子前来发掘现场学习考古专业的,还有愿意为秦俑的复原贡献自己的先进科学技术的。……我们还不得不让秦代的兵俑和马俑同一些欧洲国家和那里的人民会见,以答谢这些国家人民对秦俑的向往之情。

奇迹,奇迹,确实是个奇迹!单现在已经开掘着的第1号坑的面积,就有14260平方米。在这个座西面东的长方形坑内置放着6400多个完全和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兵马俑。其阵势是一个以210人为前锋、38路纵队为主体、以3个队列为侧翼和后卫的大型军阵。紧靠它北面的2号坑,经初步钻探和试掘,也有6000平方米的面积,其中预计有1000多兵马俑(包括弩兵、车兵、骑兵)组成的一支混合兵种。3号坑,经钻探和试掘,也发现有以军官俑为主体的68个兵马俑。从整个布局看来,3号坑无疑是这支地下御林军的指挥部。有趣的是,在这3个俑坑的北面,还有1个俑坑,经钻探,这个坑是空的。可能是因为正在建筑中发生了突然的祸变,刑徒们仓皇中撤离,未能按原计划把兵马俑放置在里边,而形成了一个“空城计”。

站在西杨村畔,瞩望着一个个规模巨大的俑坑和气势森严的军阵,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同时也不能不叫人惊叹当时负责设计和施工这一伟大的地下土木工程的李斯和章邯,是有着怎样丰富的构思和宏伟的气魄!而整个7000多个武士俑,又服饰不一、神态各异、身着重彩(出土后颜色多脱落)、手执戈矛,使人想见古代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为它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智慧啊!毫无疑问,等到所有兵马俑将来全部出土、修复、排列,我们就会看到两千多年前“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军阵容的一个侧面。试想一下,当我们在20世纪的时空,去检阅一支公元前二世纪整装待发的古代军队的时候,能说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奇迹和奇观吗?

人们应当记住这个奇迹被发现的时间:公元1974年3月29日。人们还应当感谢这个奇迹的发现者:普通的中国农民杨志发、杨彦信、杨全义、杨高健、杨学彦、杨新满、王普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12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千米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兵马(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扩展资料
兵马俑制作工艺: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有的先烧后接,有的先接再烧。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每一道工序中,都有不同的分工,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化作白灰。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兵马俑
推荐于 2019-10-10
查看全部16个回答
精选商品
旧书9成新/秦始皇兵马俑 刘新民
¥71
孩子在家就能学画画了,免接送!6月12日免费领取60分钟试听课

00:53
美术宝1对1
广告
相关问题全部
秦始皇兵马俑简介 ?又是怎么被人发现的 ??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脚下。世界经度109.2733 纬度34.3853 中国 陕西 西安 临潼 西安以东30多千米。据  秦始皇陵兵马俑《史记》记载:秦始皇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大将章邯监工,修筑时间长达38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1974年3月,在陵东的西杨村村民抗旱打井时,在陵墓以东三里的下和村和五垃村之间,发现规模宏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考古工作者的发掘,才揭开了埋葬于地下的2000多年前的秦俑宝藏。1975年国家决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馆。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始向国内外参观者展出。2009年6月13日下午1点多,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再次开掘,之后在一号坑北部中段,又出土彩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69 浏览66122016-12-01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是怎么被发现的?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城以东约5000米的骊山北麓。2000多年风雨剥蚀使这座陵墓失去棱角,分明的线条显得较为和缓,但庞然卧踞的偌大规模和俯瞰平川的恢宏气势依然令人感受到“千古一帝”的威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的陵墓,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陵墓中埋藏的珍宝价值更无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大的未知数。 秦始皇的遗体则安置于铜棺中,棺上有木头的部分都涂上了漆,以防止尸体腐化。 以上所叙都明白记录于文献上,只是当时是否有官员殉葬,还是一个谜。 《史记》记载二世皇帝胡亥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以秦始皇有生子女的后妃不过10多人的情况来看,殉葬的妃嫔大概在200名左右。二世皇帝的残暴,较之秦始皇,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秦始皇的地下陵墓,真如一个缩小的天地,里面有宇宙和大地山河,配置得惟妙惟肖。《史记》上记载: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来者久之。 当时使用了数千吨水银,于地下陵墓中做出百川江河大海,并以机械使水银循环流动,天花板上并用宝石拼出天体图,至于人鱼膏可能是用鲸鱼的脂肪加工制成的,能够燃烧很久。 秦二世怕有盗墓者侵入,命令工匠做了很多机关,只要有盗墓者闯入,马上发射如大雨般的箭矢。为了怕机关的秘密泄露出去,阴狠的二世皇帝还把设计机关者和施工者尽数关在陵墓里头,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虽然《水经注》上记载了秦始皇陵墓被项羽率兵攻入,并掠夺了其中的金银珠宝之事,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到了1985年,中国传出发现秦始皇陵的大消息之后,人们才知过去的传说都不是真实的,因陵墓中一切完好如初。不过,考古学家也发现了盗墓者挖掘到一半的通道,令人捏了一把冷汗。 1974年4月3日,住在陕西省临潼县安寨乡的农民杨志发,为了引水到田里灌溉,挖了一口深井,竟然挖到一个大洞穴,里面是前所未见的兵马俑。 杨志发所挖掘的地方,距秦始皇陵墓1.2万米。附近早已发现过古墓和陪葬墓,陕西的考古学家本以为那一带已经作过十分详尽的调查了,料想不到还有一个兵马俑坑的存在。此墓在任何历史文献上都没有记载,但事实就是事实。 这个发现,在世界上造成很大的轰动。经过数年来的调查,已经证实是始皇陵的附属设施。兵马俑坑位于地下5米处,里头有以秦始皇亲卫队为模特儿塑成的陶俑。共有3个坑,1号坑主要是配置战车的步兵团,2号坑是步兵、战车和骑兵组成的混合部队,3号坑只有一辆战车和64名士兵,是统帅营的仪仗或护卫部队。 兵马俑
2 浏览1282019-08-02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
秦始皇兵马俑是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被发现的。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民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1974年7月中旬,由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临潼县文化馆联合组成的考古发掘队进驻秦俑坑工地。随着工作范围的不断扩大,1976年—1978年,考古队又增添了考古、保护、照相、修复等方面的人员。一号坑发掘工作全面开展,10多个修复组展开对兵马俑的大规模修复。 扩展资料 从整体上看,兵马俑是秦朝的军事阵容,其中最大的一号兵马俑坑,东西长达230米,南北宽62米,前面三排铠甲武士之后,是九个队列的武士或是武士与战车相间的军阵。 整个军阵所构成的正面、侧面立面轮廓线,“就似后浪推前浪的曲线运动。由无数静止的人物组成动的曲线,构成静中有变的立面图”。正如李白诗中所描绘的气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正如雕塑家傅天仇所言,作为大型雕塑群像,其构图不同于常见的雕塑群……兵马俑同观者的关系与中国古代建筑同观者的关系相似,欣赏者须穿堂入室,置身其间,成为俑群中的一员,像涉足外国教堂建筑中,仰视高出形成深邃的天穹,为高大神秘的气氛所笼罩。 像步入宏伟的北京故宫,不能不感到建筑的纵深与体积的强大压力。秦俑群和中国古建筑群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妙。当你置身兵马俑之间,就始终被比人略高的俑群所包围,你在雕塑的千军万马中周旋,你的视点在塑像中游动。这种特殊布局,如交响乐般浑厚协调,气象万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兵马俑 参考资料:人民网-从兵马俑解读中国雕塑艺术
17 浏览2522019-04-22
探秘,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
1974年3月24日,临潼县西杨村要打一口井,村里的头头杨培彦,杨文学在村西南柿园中选好了打井的位置。第二天,组长杨全义,带领杨志发,杨学彦等7人安选定的位置就开始打井。杨全义等人轮番挖土,挖下去两米左右就遇到了坚硬的夯土层,好不容易将夯土层挖尽,又遇到了一层红烧土,村民以为是挖到了砖瓦窑或是坡面底子。 3月29日,杨全义等人继续向下挖,当挖到四五米深处时,杨志发忽然发现一个空腹俑脖,杨志发以为是一个瓦罐,自言自语到,嘿!正好拿回去放鸡蛋。于是小心将空腹俑脖周围土挖去,一看,原来是一个瓦人。 杨志发将瓦人送出坑外,杨全义等人爱不释手,纷纷这是宝贝。于是杨志发挖得更起劲了。不久,又挖出了分散的俑头,俑手和俑腿以及3个弩机,大量的青铜箭簇。最后挖到了用方砖铺成的地面。于是村民们坚信是挖到了破庙底子,瓦人是神像. 西杨村挖出神像的消息惊动了临潼县,周围几十里的人纷纷来西杨村观看。姜寨公社的水保员房树民是个有心计的人,他注意到井底的方砖跟秦始皇陵出土的方砖是一模一样的,觉得瓦人跟秦陵有关,于是打电话向县文化馆做了报告。县文化专管文物和考古的馆员赵康民当即赶到西杨村。找康民下到井下后,估摸着井与秦陵的距离,大胆的推断;什么神像,没准是国宝。 赵康民嘱咐村干部一定要将现场保护好,又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把瓦人和瓦人碎片运回文化馆,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精心的将瓦人修复好——一个铠甲俑,两个短褐俑,它们的大小与真人一样。于是震惊世界的兵马俑被发现了。
3 浏览692018-08-26
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
1974年3月,严重的干旱威胁着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村民的生存,为了解决紧迫的用水问题,村民们开始在秦始皇陵园东侧1.5 千米处打井。3月29日,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日子。就在这一天,村民杨志发、杨彦信在井下挖土,意外地发现了大量陶俑残片,以及成束的铜镞、铜弩机等兵器,还有大量地砖。消息很快传开,不久,一支考古发掘队进驻西杨村,开始了艰苦的发掘工作。 没有人能料到的是,这项起初并不太起眼的考古工作,在半年后竟以惊人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东西至少长203米,南北至少宽59米。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到了1976年,在此坑北侧20米和25米处分别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发现的时间,它们分别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另外,还发现一处未建成就废弃的空坑——四号坑。
9 浏览1292017-06-11
6评论
安徽北研热力13
老杨打井
皮卡丘比特0017
好好好
热心网友2
good
查看全部6条评论
评论两句
第4个回答  2020-04-30
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是:

一号坑的发现,缘于1974年3月,兵马俑面世,当时下和村农在村南打井,井口刚好开在一号坑的东南角。

二号坑则是考古工作者经过钻探的科学发现。1976年4—5月间,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端北侧有目的的钻探工作中,于4月23日又发现了一个有兵马俑的坑。

三号坑的发现,同二号坑一样,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继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根据发现的先后,编号为三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扩展资料:

兵马俑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执青铜兵器,有弓、弩、箭镞、铍、矛、戈、殳、剑、弯刀和钺,身穿甲片细密的铠甲,胸前有彩线挽成的结穗。

军吏头戴长冠,数量比武将多。秦俑的脸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龄都有不同之处。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