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古代叫什么名字啊?

地名。

基本概况

  仁寿建县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89年),幅员2606平方公里,人口156万。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文武双全的宋宰相虞允文,“东方梵高”石鲁、著名画家冯建吴兄弟和新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之一黄汲清院士,历代人才辈出,教育兴旺发达。
  仁寿资源丰富,煤炭储量300亿Kg,膨润土储量10亿Kg,还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生物资源,均有工业开发价值。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黑龙滩被誉为“西南第一海”、“成都后花园”,23.6K㎡的湖面镶嵌着85个岛屿,龙岩、淡水现字天下一绝。牛角寨大佛号称乐山大佛之父,1569尊石刻造像分布于全山,集儒、道、佛于一体的佛龛更是世界瑰宝。左青龙、右白虎的南宋虞宰相之墓保护完好,禾嘉中华溶洞群深达30Km,钟乳石千奇百怪,岔洞妙趣横生。
  仁寿北距成都90Km,公路纵横交错。纵有213国道,北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南通乐山、自贡;横有106省道,西接成昆线、成乐高速、成雅高速,东连成渝铁路、成渝高速;还有直通资阳、资中和威远的省县路网,四通八达。
  城镇设施齐全。县城面积13K㎡,自来水日供能力8万吨,天然气日供能力10万立方米。通天梯、百乐湖、飞泉山、三大广场和乾隆时期的奎星阁,展现出县级名城英姿。
  通讯便捷,供电可靠。国际电话、国际传真、移动电话和intel网全部开通。程控交换机5万门,移动电话1万门,小灵通、无线寻呼、数据通信和IC卡用户已过2万。有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9座,眉、乐双电源供电,可靠率99.6%。
  工业基础初具规模,食品、纺织、建材、采矿和轻化工产业发展迅速。
  “三高农业”成效显著,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枇杷之乡”,枇杷、丰水梨等优质水果和羔羊畅销北京、香港,出口新加坡、美国。
  仁寿县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漏斗式”管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如河南双汇、峨电股份、中国农资、川纺集团、露莎皮革、全兴集团、金鹅纺织、维韵电讯等入县落户。
经济概况

  2005年,仁寿县生产总值实现82.03亿元,第一产业占34.3%,第二产业占35.8%,第三产业29.9%。
工业
仁寿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仁寿工业已初步形成纺织、食品、建材、轻化、能源等五大主导产业。在全县工业总产值中,食品工业占50%;纺织工业占15%;建材工业占11%;轻化工业占15%;能源工业占7%。川纺集团仁寿棉纺织厂、菲迪袜业有限公司、双汇集团仁寿分公司、隆生集团三联饲料公司、显明水泥有限公司、人民水泥有限公司、恒泰化工有限公司、东方红纸业有限公司、越峰瓷业有限公司、汪洋能源股份公司、峨电能源仁寿公司等骨干企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到2005年,全县总产值76.4%亿元,形成了以建材、纺织、能源、医药、化工食品为主的格局。建有工业集中区5个,面积达3000余亩,适宜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和加工企业入驻。
农业
  仁寿县主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水果、蚕茧、花生、生猪、山羊、小家禽畜、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仁寿县先后被国家列为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瘦肉型猪、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国十二大粮仓县之一,水果 、蚕茧、油料被列为省级发展基地。
  近年,仁寿在确保人民粮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南梨北枇、波杂肉羊、优质粮食、蔬菜花卉、小家禽畜”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面向市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突出发展优质枇杷、梨子、蔬菜等为主的种植业;突出发展DLY生猪、波杂肉羊、肉奶牛、名特优水产等为主的养殖业。
  到2005年,产值44.2亿元,产业结构调整达到50%以上,形成了以南梨北枇、畜牧为主的格局,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个。
人民生活
  社会平安详和,人民安居乐业。农民人均纯收入30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40元,城镇化水平达到28%左右。
对外开放
  仁寿县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凡县内外人员利用县外资金、技术、智力实业者,一律享受外资企业政策;专门机构“一站式”服务。
风景名胜

  奎星阁,位于仁寿县城中心地位,属奎星街一段。始建于清乾隆重元年(1736年),后毁于战火,于同治二年(1863年)重建。1988年将古阁修葺一新,重放光彩。
  奎星阁阁基占地196平方米,基宽14米。由须弥座、阁身、宝顶三部份组成。高29米,为四重檐八面体攒尖式木结构建筑,青灰简瓦屋面,维修后改为琉璃瓦。檐额、瓜头、撑弓等均精工雕饰。全阁用八十柱,层层设梯,可登顶观览全城。底层用八檐柱、八廊柱、八金柱构成主体,其中,八金柱贯通阁身,每层构架迭次向内缩收一个步架到第四层,接底金柱则成为檐柱,故另设八根金柱,该金柱在山檐重力下起杠杆作用,将其挑起,使之微微离地,成为"真武阁"式的"悬柱"建筑,这是奎星阁的建筑特色之一,而奎星阁八面宽度互不相等,又是该阁的又一建筑特色。
  奎星阁原是封建社会树立文风,借以标志文明的建筑,现今已成为仁寿县城的一大历史景观,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登楼四望,仁寿新老城池尽民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与"休闲长廊"遥相呼应,两相对出,形成县城景点一绝。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6
仁寿建县于隋开皇十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就是“仁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