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怎样调节自身的体质

就是想练习下武术比如说怎样让自己感觉神清气爽

太极拳的功能
《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太极拳一词的:“太极拳,一种传统拳术,流派很多,流传很广,动作柔和缓慢,既可用于技击,又有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
当今社会练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其普及程度其他拳种远为不及。纵观、洞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太极拳缓慢松静,圆润有趣,老少强弱均可练习,适应面广。其二是功效全面,概括起来有四大功效:即祛病强身的功效;技击抗暴的功效;拓展思路的功效;开发智慧的功效。
2.2 太极拳养生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抗衰老和保健作用的运动方式。经现代的实验研究证明,它能提高人体的运动器官、心血管、呼吸、内分泌、消化、神经等系统的功能;并具有降低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老年虚症等方面的作用。就此我们对太极拳的养生保健做一初步讨论。
2.2.1 太极拳养生保健的原理
(1)生命在于运动 太极拳是一项体育运动,具有肢体运动的外在表现,因而也就具有其他体育项目相同的健身功能。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有句“生命在于运动”的名言,深刻寓意了身体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人体各种生理机能都具有“用尽废退”的客观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人体越用越发达。要保障健康,延年益寿,从根本上讲,不是靠“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也不是靠饱食终日、美味佳肴,更不可醉心于仙丹妙药,而是靠从事一定的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唐代名医孙思邈说:“长服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长寿。”清代学者颜元说:“养生莫善于习动,并不困疲,日益精壮。”还说:“一身动则一身强。“完全道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妙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上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老年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在古今中外名人中,得运动之益而长寿者不胜枚举。昔华佗弟子吴普、药王孙思邈、英国戏曲家肖伯纳、“中国长寿之王”龚来发和“中国长寿之后”的孔英都是得益于此。
(2)舒经活络
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络学说历来是中医辨证论治、按摩、针灸等治病的理论基础。《灵枢.经脉》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因此,通经活络向来是指导中医疗疾和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依据。
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太极拳强调全身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造成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的在全身的运行,维护和保护机体正常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再者,太极拳运动中,腰隙的左右抽托,旋腰转脊,四肢的屈伸、旋转、收展所构成的缠绕运动,回对全身300多个不同的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起到了针灸的功效。
(3)腹式呼吸
吐纳之术,相传为道家修炼养生之术。吐纳者,使腹中恶浊之气,自口呼出,而由鼻吸入新鲜之气。此术实为腹式呼吸运动,古代称之为“练气”,具有调节神经、按摩内脏、促进消化、畅通气血、增大肺活量和促进新陈代谢之作用。
太极拳借鉴吐纳之术,采用腹式呼吸方式。太极拳的腹式呼吸,不仅表现在“深”字上,并做到细、匀、缓、长,并且还要同动作相结合,进行“拳式呼吸”,即采用合呼(为蓄)开吸(为发)或合吸(为虚)开呼(为发)的呼吸方法。
(4)调节心理
中医理论认为,致病因素主要为外界环境的异常和内环境的变动。
外环境的异常是指“六淫”(风、寒、暑、热、燥、湿)的变化,对人类身体健康的有害侵袭。观通《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人同天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应作为养生的第一要素。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追求这一效应。内环境的变化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变化。七情是大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情志反映,在一般情况下是无害的,但过于强烈或持久不息,超过了机体耐受的极限,就会产生各种疾病。早在两千年前《黄帝内经》就曾指出:“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易入静,可有效阻断过分亢进和炽烈的七情对心血的干扰和逆乱影响,护卫“元神”,正常发挥其调控人体健康的功能。并且有益于使习练者获得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2.2.2 太极拳健身的特点
(1)太极拳的锻炼是全方位的
太极拳的健身机理是全面而复杂的。能全面改善人的整体机能状态,加强人的精、气、神的活力,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太极拳内外兼修,不仅使皮、肉、筋、骨得到运动,使人的脑力、意志得到锻炼,它还用太极内功来按摩内脏,刺激内脏功能,调节并控制内脏机能活动,有效的改善内脏机能活动,有效地改善全身机能状态及新陈代谢,
减缓内脏年龄的增长,使身体达到康复状态,进而达到长寿目的。
太极拳是一套系统的、由内到外都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减少不良习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的锻炼方法。
(2)太极拳的锻炼目的性强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所患的疾病不同,疾病的程度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就不同,所以锻炼方法也是不同的。太极拳不仅可以全方位地提升人体整体机能,还可以通过单势的训练或使用太极内功中的内脏按摩,有针对性地锻炼某个系统的疾病,以满足每个人体质不同的需要。
(3)太极拳的锻炼方法是科学健身的典范
锻炼的方法林林总总不下万种,但太极拳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特点。太极拳的健身理念,是顺应自然,讲究神行的统一,并且以内炼为重点。内炼五脏的概念提出,突破了以往锻炼的误区,真正落到了锻炼的实质部位,是科学锻炼的核心。太极拳在锻炼方法上从内到外,都合于人体生理规律。经六百余年的实践证实,太极拳锻炼方法是科学健身的典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5
习武者通过武术,可以提高自身素质。体质,柔韧性,灵活性得以提高。通过练武中闪展腾挪,可使人神经得以兴奋,通过呼引吞纳,可使身体内在得以提升。习武者,精神自然焕发。
第2个回答  2013-08-15
感觉神清气爽?五禽戏和八段锦应该都很适合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