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面临败亡时,多次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表现了项羽怎样复杂的心理?

如题所述

极度自负,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不应该输;被自己一向藐视的对手击败很不甘心,不服输;没有勇气面对不可扭转的现实的复杂心理。

原文出自《项羽之死》两汉司马迁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译文: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抵挡我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战败,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最终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扩展资料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16
从项羽人物性格分析,当时至少包括三种心情:一是极度自负,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不应该输;二是被自己一向藐视的对手击败很不甘心,不服输;三是没有勇气面对不可扭转的现实。
第2个回答  2019-02-13
项羽不服输的心理。因为他自认为天下无敌。唯一可以打败他的只有老天爷。
第3个回答  2013-08-13
项羽他是个自信的人,可自信过了头,很少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他历经大小战役七十余场,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最后因为自己政治策略幼稚败给刘邦,但是他认为是天命非他自己不行。
第4个回答  2013-08-13
霸王无敌,所向披靡,骄心日胜,刚愎自用。战无不克,政治不通,巨鹿完胜,不追沛公。纵虎归山,天下梦空,垓下中伏,十面敌踪。乌驹神勇,难逃江东,乌江自刎,恨天不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