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易骨折?

如题所述

李奶奶今年60岁,帮助上班的儿子照顾2岁的孙子小明。小明喜欢在小区的健身器材处攀爬玩耍,李奶奶总是很担心小明的安全。一次,眼看小明就要从半米多高的健身器上摔下来了,李奶奶赶忙冲过去,一不小心崴了脚摔倒在了地上。结果,小明摔下来哇哇大哭;李奶奶想起身却起不来。李奶奶骨折住院了,小明却什么事儿也没有。

到底是什么原因,摔下来的小明骨头没事儿,李奶奶在平地上走还能摔断腿呢?这是由幼儿和老年人骨成分的差异造成的。骨中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存在使骨具有一定的韧性;各类无机盐的存在使骨的质地坚硬。青壮年人骨中无机物含量约为2/3,有机物含量为1/3,这使得成年人的骨骼既坚硬又有韧性。幼年个体的骨中有机物的含量相对成年人要高,超过1/3,所以小孩子的骨韧性大,不亦骨折。而老年个体的骨中无机物的含量相对更高,超过2/3,脆性增强,发生骨折的概率增大。所以,奶奶住院了,小孙子只不过摔疼了而已。李奶奶住了一周的院后,在家中静养,耽误了照顾孙子,还要请人照顾自己。李奶奶整日里着急,这摔断了的腿还能不能好啊?

骨一旦受到损伤,及时救治是可以恢复的。这与骨的结构密切相关。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骨膜位于骨的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骨膜上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和感觉有重要作用。骨膜上有一些特殊细胞即成骨细胞,幼年期直接参与骨的生成;成年时转为静止状态。但是,骨一旦发生损伤,如骨折,骨膜就会重新参与骨相应部位的修复愈合。当然,老年人骨受到损伤也是可以修复的,只不过比年轻人要慢一些。

图1 长骨的结构

骨质有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层,质地坚硬致密,耐压性较大,能够增加骨的强度;骨松质分布于骨密质内侧,呈海绵状,能够降低骨的重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骨质会变得疏松,骨的强度下降,发生骨折的概率也会增加。所以,老年人和骨损伤的人要注意补充钙质等营养,增强骨的强度,保持骨的健康。

骨髓填充在骨髓腔和骨松质的空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婴幼儿的骨髓全是红骨髓。成年之后,长骨骨干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称为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但是,机体失血时,有的黄骨髓会转化为红骨髓,完成造血功能后恢复为黄骨髓。

如果李奶奶了解了骨的成分和结构的相关知识,以后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应该不会像之前那样担心了吧。不能因为心急不顾自己的安全,既受了罪又耽误了照看孩子,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嘛!这样的“意外”还是不要发生的好。希望我们大家,特别是爷爷奶奶们,能够加强锻炼,增强营养,保持健康的骨骼和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审稿人:江建敏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4
王教授:
  我姑妈平时身体不错,虽然快七十岁了,但退休后一直没停止运动,每天都坚持晨练,就是胖些,有点高血压,上周突然腰痛得站不住,去医院检查说是腰椎骨折,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 跃
这是因为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1/3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
  其实骨质疏松症的早期会出现许多临床先兆症状——例如全身多处骨骼或关节疼痛、乏力,特别是脊柱、骨盆和肩胛骨比较明显,一般在活动和劳累后加重。多数老人在突发骨折前会提前出现驼背和骨骼及关节疼痛。
  因此伴随骨质疏松的加剧会诱发骨骼变形,最明显的是身高降低和局部神经、肌肉活动障碍,亦可合并慢性肌纤维质炎,若发生在肩关节部常影响前臂伸屈,以致无法持筷和执笔书写。
  文献报告:美国患椎骨和髋骨骨折的老年患者中12-20%病例在3个月内死于手术或术后并发症,20%在一年内死亡。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或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中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不节导致肥胖体重增加和运动量减少有密切关系。
  资料显示:我国男性老年人发病率为35.8%女性为73%。
  导致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1)营养和内分泌失调。
  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矿物质磷酸钙,大约占骨骼总重量的65-70%,其次是有机质胶原蛋白,如饮食中蛋白质摄取不足和长期缺钙和磷就会加速骨质疏松进程,当然,V-C供应不足对骨骼胶原化的形成也产生障碍。特别是人到老年代谢功能降低索钙功能很差,这就是为什么老年人虽然缺钙但补钙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老年人内分泌功能紊乱,特别是中老年妇女若因病切除卵巢后,雌性激素严重缺乏的情况下突发性腰椎骨折就是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造成的。
  (2)运动失用性。
  由于年龄增长活动量减少必然导致骨骼代谢功能失调。动物实验表明将小白鼠下肢捆绑使之不能活动,半年后被捆下肢骨骼解剖证实:出现了明显的骨质疏松。在医学上称做“失用性骨质疏松症”。所以老年人一定要保持常年的经常地适当运动。
  (3)病理性和衰老性。
  如甲亢、皮质醇增多、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障碍,或其它疾病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均可导致骨质疏松。渐进性的骨质疏松与老年人骨母细胞活力下降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骨母细胞活力的强弱往往和运动量不足、营养不合理(如高脂饮食导致血脂升高)及钙、磷、维生素D、C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
  (4)免疫因素。
  流行病学统计和临床观察证实机体免疫力功能障碍是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所有骨骼、软骨、皮肤、血管壁以及五脏、肌肉等器官的支架和包膜都是结缔组织,一旦结缔组织的免疫功能降低,细胞分裂减慢产生胶原和蛋白及糖的能力越低,出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越大。
  目前防止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如调节饮食结构,增加富钙食品(豆腐、去脂排骨汤和牛奶、酸奶及各种豆制品、虾酱、虾皮、芝麻酱、绿色蔬菜)。
  临床上亦可用些抑制骨吸收的药物如钙剂雌激素、降钙素、双膦酸盐等。
  同时服用一些能促进骨骼形成的药物,如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素、V-D等,以利于骨的矿化。
  平时常晒晒太阳可增强V-D在紫外线光照下对钙的吸收转化。
  另外,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年青时代加强锻炼、养成天天运动的好习惯是防止老了患骨骼疏松症的最佳方案。
第2个回答  2019-08-08

骨质疏松症
骨头也有新陈代谢的作用,钙质的摄取不足,或是体内钙质的减少,为了维持血中基本钙质的浓度,便会把骨骼中的钙质
抽离
支援,若过度的流失会使骨头中的骨梁变细、变松甚至变形,同时外层部分的皮质骨也会变薄变脆,因而整个骨骼变的脆弱而容易发生骨折。这种现象在脊椎特别显著,因为
脊椎骨
的构造海绵骨的容量比较高,除此大腿骨的上端是支持体重的主要位置,
腕骨
则是人在跌倒时常被用於承受冲击的部位,也是容易发生骨折的地方。
如何防止骨质疏松的产生?保养得当是最重要的因素,巩固及储存骨本应从发育中的青少年开始,年轻时储存越多,中老年后越有本钱应付正常老化的骨质流失,除了钙质的补充外,必须搭配运动及摄取足够的
维他命C

维他命D
,营造一个良好的钙质吸收环境,如此才能达到吃钙补钙的目的。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目前已有许多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品上市,包括:荷尔蒙替代疗法,选择性
女性激素
接受器调节剂、钙、维生素D、
氟化剂
、抑钙素、
维生素D3
、副甲状腺素和双磷酸盐类。其中抑钙素CALCITONIN负责骨质含量的维持,它的作用方式为抑制某种会吸收钙质的细胞活动,因而减低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尤其是当骨质流失过速时,它能发挥抑制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显然还有增加骨质的作用。并且抑钙素对於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骨骼疼痛,还有强力的止痛效果。双磷酸盐是属於非荷尔蒙制剂,可抑制骨骼的吸收进而直治疗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新药之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骨折在中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人中,发生率很高,不少中老年人不小心摔一跤,就发生了股骨颈骨折,咳嗽一声,就断了肋骨。为什么中老年人这么容易就会骨折呢?新泰洪强医院专家介绍就是由于下面几个原因造成的:

  (1)骨骼变脆。

  随着年龄变老,人体对蛋白质和钙质的吸收利用能力降低,30岁以后,骨细胞的分解速度逐渐超过了骨细胞的合成速度,使骨骼内部逐渐空虚,骨骼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坚硬,而是变脆,因此,容易出现骨折。

  (2)肌腱硬化。

  中老年后,肌肉、肌腱等运动功能也随之减退,活动能力逐渐下降,肌腱硬化,弹性和韧性变差,肌肉萎缩,肌肉之间协调差了,运动时,肌肉、韧带等对于骨骼的作用力不平衡,就会发生骨折。

  (3)中老年人自我保护力下降。

  随着增龄,中老年人的身体灵敏度变差,大脑对意外事变的反应性变差,自我保护和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明显减低。他们不易应付突然的姿势改变,容易发生意外骨折。

  骨折给中老年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一病就是几个月。由于卧床、疼痛、被人照顾等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往往出现失眠、吃不下饭、抑郁,随之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产生并发症,真是人生中一大灾难。

  因此,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格外预防骨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23
因为老人的钙流失比较严重,骨头比较脆,所以很容易骨折,对应的办法就是补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