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春晖的创业达人

如题所述

他坚持“公益天下,关爱他人”,热衷参与公益事业。从2007年4月至今,一直资助和关心着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大学生伍晓静,该事迹曾多次被龙游电视台、衢州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媒体采访报道,并入选2007年度温州院校十大感恩事迹。假日经常去参加无偿献血活动,现累计献血已达8000多毫升。
他坚持“先天下,责任天下,舍小我,取大我,奉献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自主创业并投身其中。大一时就创办了广告公司,开发温州地区楼宇电梯门广告项目,并实现盈利。在“第二届温州市十大外来创业青年”评选中获“最具创新奖”,为大学生创业做出表率。
他坚持“挑战强手,提升自我”,在学校和省市的各类比赛中尽显风采。曾获第二届浙江省“挑战杯”高职高专创业创新大赛特等奖、温州市首届创业之星挑战赛季军、浙江东方学院第二届多媒体制作大赛第一名、浙江东方学院首届营销策划大赛第一名等诸多荣誉。 院2008-2009年度优秀学生干部
院2008-2009年度社会实践奖
2007年度温州院校十大感恩事迹
第二届温州市十大外来创业青年最具新锐奖
温州市首届创业之星挑战赛季军
浙江东方学院首届营销策划大赛第一名
浙江东方学院第二届多媒体制作大赛第一名
浙江东方学院首届营销师大赛一等奖
第二届浙江省“挑战杯”高职高专创业创新大赛特等奖(温州唯一)
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15岁就崭露头角的创业者
15岁创业,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15岁的年纪除了好好学习,认真听课,玩游戏跑着玩儿,还能干些什么?或许是家庭环境的影响,邓春晖15岁就已经在创业方面崭露头角了。
邓春晖1988年生于衢州市龙游一个创业者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能干且严厉的人,在别人看来他的童年过的衣食无忧,但在学习生活上他却不怎么自由。邓春晖学习很努力,成绩一直都在班里名列前茅。上初中时家中添置了一台联网的电脑,邓春晖由此迷上了网络。聊QQ、玩网游,家长老师怎么劝都不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比上网聊天更有趣的东西——网页设计,看着网上各式各样的网页,他也有了做网站的冲动。当时学校没有图书馆,他就通过百度、论坛寻找一些有关网页设计的资料去学习。在学校的时候,他就积极地请教电脑老师,经过半年的摸索学习,邓春晖试着给自己在网上申请了域名和空间,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做出来的一个个人网站——“晖哥工作室”。传到网上后,他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身边的同学朋友,让他们留言,提意见……看到邓春晖的“杰作”,大家都对他佩服不已,不过也有同学指出他的网站外观不是很好,对于大家的建议邓春晖没有气馁,而是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并及时改正。第一次的不足不仅没有挫伤他的士气,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
从网络小虾米到建站高手
邓春晖的第一桶金是用网站换来的。那是在他2003年上初三的时候,班上一个同学的爸爸需要为公司建一个网站,听孩子说邓春晖会做,就十分感兴趣。在同学的引荐下,邓春晖就接了这个任务,而同学的爸爸也答应他:如果网站能够按要求做好的话,就付给他一定的费用。听到这个消息,邓春晖心中既激动又有压力,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做过这类网站,自己能不能做好呢?那时候正值暑假,为了慎重期间,邓春晖做之前浏览了大量的公司网站,然后才开始结合对方的要求动手做。毕竟这是第一次实战,中间遇到了程序、页面排版等问题,加上对方对网站要求的很仔细,连每个图片、文字和色彩这些细节都不放过,这让邓春晖感到很心烦,“那个网站让我改动了许多次,一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在网上找答案,有几次感到有些不耐烦想放弃,但是好在坚持了下来!”两个星期后,他的成果得到了对方的赞同,使得他靠自己的辛苦获得了人生的每一桶金——1500块钱。
考上高中后,邓春晖的学习愈加紧张了,晚上12点前几乎没有睡过,其中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放不下建站。即便这样,他依然在高一期末考试中拿下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他说:“我的学习方法很简单,就是课下认真复习,重点抓住课堂45分钟的学习时间就够了。”年级第一的荣耀和创业的紧迫感让邓春晖有了跳级的冲动。于是他转校直接读了高三,而在这之前的暑假里,邓春晖又加紧时间创办了衢州信息网和世纪文学网。
最受媒体关注的应该是世纪文学网,作为衢州市第一家中学生自己创业的文学网站,世纪文学网受到了衢州日报、衢州晚报和衢州网等多家媒体的关注。然而荣耀背后往往隐藏着创业者不为人知的辛酸。刚开始做这个网站的时候,邓春晖本以为可以和龙游县文联合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如愿,只得一个人把它建了起来。网站开通后,他又设想去找一些企业赞助,可每每当他站在老总的面前时,别人不是不屑地回绝他,就是把他当成小骗子赶走。
万般无奈下,邓春晖只得一个人通过网络在各大网站、论坛、QQ等一切可利用的方式进行宣传。在网络上,最难得的就是原创,而写文章恰恰是邓春晖的强项,无论是原创文章还是装载文章,邓春晖始终严把质量关,他说:“一个网站要想成功,首先要明白网站经营的核心就是内容,推广只是其次,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换来好的口碑和高的人气!”
而衢州信息网毕竟定位在当地的综合信息展示平台,他不可能像文学网一样单打独斗,而是和一个朋友合伙运营,好在这是当地首家信息交流网,竞争并不大,一年的时间就吸引了20000多名会员加入。就是两个网站办的火热的时候,学校却对他下达了强制放弃网站的命令。原来,邓春晖毕竟是一个高三学生,也一样肩负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即使他再用心学习,也无法做到学习与工作兼顾,学习成绩不断下滑。最后在学校的压力下,邓春晖以两万块钱的价格把衢州信息网出售了,而世纪文学网则因缺少商业化运作而夭折了。
轰轰烈烈的大学创业生活
高考终究只是看高考成绩的,他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而是去了现在所就读的学校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邓春晖在入校前这样鼓励自己,其实也在悄悄地勾画着大学的辉煌蓝图了。
进校不久,邓春晖便做了一件让其他新生惊讶的事:面向全校招募创业团队。当时报名者有150多名,最后通过面试留下了30个人,于是“校园蚂蚁团队”就诞生了,这支团队在邓春晖的带领下,开始了风风火火的校园活动。
大一时,他就率先提出办一本校园杂志《二零左右》,所谓二零左右,指的就是20岁左右的年轻学生,他的提议得到了团队的支持,一支30人的蚂蚁团队迅速变身为杂志社:10个编辑和20个市场推广人员,邓春晖任杂志总编。然而,没有资金是办不成杂志的,邓春晖和另外3名队员集资成为股东,谈及杂志的出版效果,邓春晖说:“我们这个杂志一共是出了20000册,不过刚开始既没什么经验,也没什么影响,所以第一期不太顺利,到了第二期好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全靠我们四个人的集资和拉的广告费来维持了,其实一直都在摸索,实践出真知嘛!”
后来,邓春晖心想:既然有了杂志媒体,为什么不再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这样沟通岂不更方便。说干就干,邓春晖又一次投入了紧张的建站中,2008年4月,“二零左右网站”作为一个全新的大学生网络互动空间正式发布,半年时间就已经开通了3000多所国内院校的注册,因为它的真实性,在当地学校可与校内网并驾齐驱,平均每天都会吸引来一万多次的访问量。网站上线后,《二零左右》杂志也改名为《校园风向标》,因其涵盖了在校大学生学习、娱乐、餐饮、才艺、电影、健康等多方面的资讯,更像是校园生活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而真正让他扬名校园的事则发生在2015年5月份,他正式注册成立了学校首个大学生创业公司——温州风尚文化传媒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做电梯门广告。顾名思义,电梯门广告就是把企业或产品广告做到电梯门上。而这个创意来源却是在他等电梯时的突发奇想。于是一旦形成,他立即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看有没有这个市场,结果发现这个创意在全国其他城市已经有了,但温州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这个信息让邓春晖信心百倍,马上着手开始策划了。
毕竟出生在创业者的家庭里,邓春晖的创业想法得到了父亲的肯定,并给予他四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加上他自己以往靠经营网站积攒下来的三四万块钱,邓春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把创业公司的启动资金准备齐了。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邓春晖还十分害羞,找客户商谈项目都会在门外徘徊好长时间,虽然对他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创业了,但是他对办公桌对面的那些老总、CEO们,心中仍有种莫名的自卑和紧张。因为总是克服不了这种心理,以致公司开张一个月都没有拿下一个订单,“刚创业的前几个月里,是我最落魄的时候,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邓春晖没有向家里说过一个“苦”字,也没有找父母要一分钱,而每次回家,父子俩也能很默契的避开创业这个话题。在他看来,一个成功的人,困难才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两个月后的一件事情让他的事业有了转机,他遇到了温州丰田汽车市场部经理项丰美,项丰美是温大的毕业生,当她得知了邓春晖的事迹后,不仅热情的接待了他,还诚恳地指出了他策划上的不足之处,成了他事业上的第一个指路人,顺理成章的,也是邓春晖的第一位客户。
“可能是在接触了第一百位客户后,我才渐渐从那种紧张的状态中摆脱出来,能沉着地跟他们对话、商讨。”创业道路由最初的混沌不清逐渐显露出清晰的方向,而这条道路上的荆棘和陷阱并没有因此少一些。一家从事IT行业的公司和他谈妥了一切事项后,邓春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出了广告、照片。到最后关头,那家公司就凭没有签合同一项,狠狠地耍了他一把。“那时候我就想狠狠揍他一顿。”邓春晖回忆起这件事情时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现在公司已拥有签约楼宇100多幢,电梯200多门。但这只是邓春晖其中一个骄傲,另一个让他骄傲的是他的团队。今年暑假两个月,公司刚成立,各方面还不在成熟,邓春晖和团队里几个人都没有回家,大家全都在努力往各个公司跑业务,暑假结束的时候,邓春晖还跟大家开玩笑的比着谁更瘦,谁更黑,邓春晖说:“我从来不用老板的身份压成员们,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邓春晖创业的事得到了许多师生的赞赏,同时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说他们不过是小打小闹,做不长的。更令人寒心的是,有些话居然是从他的团队中传出去的。对于这些,邓春晖一开始非常懊恼,但很快他就放平了心态,正如他在《国语》中看到的一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在平时,邓春晖经常看一些经典著作,他说:“这些知识不仅扩充了我的内心,更能调整好我的心态,让我看到自己的渺小,流言蜚语不仅不再会让我有挫败感,反而更加激发起我的拼搏士气。” 2005年7月15日 衢州晚报《龙游一中学生创办“文学网站”》
2005年8月7日 衢州日报《用网络,将文学进行到底!》
2007年6月19日 龙游电视台《女大学生伍晓静与死神对决》
2007年7月 龙游电视台《20位学生的爱心行动》
2008年4月19日 衢州晚报《衢籍大学生感动温州 候选院校十大感恩事迹》
2008年5月 衢州晚报《入选“十大感恩”事迹后邓春晖筹备更多公益》
2008年11月6日 衢州新闻网《与患白血病女大学生一起寻找生命奇迹》
2009年1月5日 越众创业网《大二牛人邓春晖:爱心与事业同行》
2009年1月8日 温州都市报《第二届温州十大杰出创业青年出炉》
2009年1月9日 衢州新闻网《衢州邓春晖荣获“温州外来创业青年最具新锐奖”》
2009年3月 《东方青年》封面人物 《创业·改变·痛并快乐着》
2009年5月5日 温州日报《“不创不温州”大学生创业之星挑战赛落幕》
2009年11月15日 学院网站《毕业前夕,为校庆献礼——校园达人之创业先锋邓春晖经验分享会》
2009年11月16日 温州都市报《东方学子开个人创业分享会》
2009年11月29日 创业故事网《看网络牛人的成长史,品味邓春晖的互联网创业故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