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儒教思想精髓的异同及现代意义

最近对佛教思想很感兴趣

  佛教思想与儒教思想精髓的异同及现代意义  
  异同‍    儒教是社会学,佛教是哲学。儒教生于中国,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儒教要入世,佛教要出世。

  佛教认为,不但人与人平等,即使是人与动物在本质上也是平等的,因为众生皆有佛性,人并没有权利伤害或杀害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与动物的命运也是息息相关的,这一点显然与儒家的伦理思想有很大的差异。尽管儒家也讲“仁者爱人”、“推己及人”,但毕竟范围是有限的,爱的对象只能是人,不可能是其它的动物,而且主要是指亲人或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而对于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陌生人,就要大打折扣了。在众生平等的基础上,佛教进一步提出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博爱思想,慈是给予众生快乐,悲则是拔除众生的痛苦,这种慈悲是没有任何前提和条件的。

佛教的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都是建立在超越的智慧的基础之上的,佛教所有的戒律都必须要有智慧的引导,佛教的慈悲与一般的世间善行并不完全相同。可以这么说,佛教不只是要我们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人,做一个慈悲、善良的好人,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慈悲与智慧缺一不可,一个人若只有慈悲心,而缺少智慧,就象一个人只有脚而没有眼睛一样,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很可能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却做出令人失望的事。比如说布施,这是佛教提倡的美德,但如果一个人太执着自己所布施的钱财与对象,心中老是念念不忘,这就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表现,是一种没有智慧的布施,它会带来很大负面效应,甚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烦恼和痛苦。
  
从智慧的超脱这个层面来看,儒教的伦理思想显然又无法同佛教相比。无论是内在的修身养性,还是外在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都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始终无法摆脱名与利的纠缠。即使是表面上看起来很悲壮的“舍生取义”、“精忠报国”之类的英雄壮举,也终究是与某种特殊的目的和名利分不开,是有所求而为之。

佛教超越儒教伦理的道德境界的突出表现是佛教的涅槃思想。涅槃是所有佛教徒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和解脱境界,它意味着生命痛苦的完全消除,烦恼与妄想的彻底熄灭。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佛教所说的涅槃境界,并非是指离开现实世界的之外的一个美好的彼岸世界,更不是佛教为了吸引人而故意设想出来的虚幻的世界,而是每个人按照佛教的理论去修行最终都能亲身体验得到的真实境界,也就是说涅槃完全可以在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生中实现。佛性并不在现实世界之外,在生死中即可体现涅槃。在此思想上,道生提出了著名的“顿悟”学说。这一点在后来的禅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思想是极为深刻的,如“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不能将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绝然对立起来。在禅者的悟境之中,一切都是和谐而自然的,心与物、短暂与永恒、有限与无限不再是矛盾的,而完美的统一。
  
儒家当然也有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毕竟不是宗教,也无法从根本上代替宗教,而只能是一种高级的世间学说,因此不具有超越性。儒家伦理无法彻底解决人生的困惑与世间的苦难,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儒家伦理思想的局限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29
中国传统儒道自来并不否定人生的价值,中国佛教受这种观念影响,也将出世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入世观念结合起来了。如果,中国佛教光谈入世,忘了出世的追求,那就是背离佛教的本旨了。但实际上,禅宗讲入世,是试图将解脱的追求融入到平常生活当中,其入世可以看作是对世间的随顺,出世则是其根本追求。所以,你看禅师跟平常人一样,那是外表,不想让人家觉得他跟常人不一样。但是,他是不是真的跟凡夫一样了呢?他的心态不一样,他往生后也绝对不会如凡夫一样迷迷糊糊,让业障牵着在六道轮回中流转。近代太虚法师人间佛教强调做入世的事业,那人间佛教的行者做入世的事业,是不是跟我们平常人做入世的事业一样呢?当然不一样,平常人做入世的事业常常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人间佛教的行者则是以一种出世的精神、大乘的精神,为了救世度人,而做入世的事业。如果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说中国佛教背离了佛教的精神。但是,如果不了解中国佛教的这一根本,以为平常心是道,就放纵自己的爱欲;以为参与世间的事业,就是可以追求名利,不知道佛教还有修行解脱的追求,那这样理解的佛教当然是背离了佛教的根本了。
第2个回答  2013-08-29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方能尽性学佛。试观古今之大忠大孝,与夫发挥儒教圣贤心法者,无不深研佛经,潜修密证也。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以世无一人不在伦常之内,亦无一人能出心性之外。具此伦常心性,而以佛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克己复礼、闲邪存诚、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助。由是父子兄弟等,相率而尽伦尽性,以去其幻妄之烦惑,以复其本具之佛性,非但体一,即用亦非有二也。【书二】五三   ●须知佛法,乃十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应修,亦无一人不能修。彼谓佛教为弃人伦、害圣道者,皆未见颜色之瞽论也。何以言之?佛于父言慈,于子言孝,于君言仁,于臣言忠,夫倡妇随,兄友弟恭,举世谛之嘉言懿行,佛经无不详陈其宿因现果,现因后果。其言慈孝等,则与儒教相同。其详示三世因果处,则儒教便无闻焉。况其断惑证真,及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之法乎。惜其人之未睹也。倘详阅而深思之,则当痛哭流涕,声震大千世界,悲昔谤佛之罪咎也。【书一】十六  ●欲学佛祖,先须取法圣贤。倘躬行有玷,伦常乖舛,尚为名教罪人,何能为佛弟子?佛教虽出世法,然遇君言仁,遇臣言忠,遇父言慈,遇子言孝,由浅而入深,下学而上达。熟读《安士全书》,可以知其梗概矣。【书一】三二  ●欲为真佛,须先从能为真儒始。若于正心诚意、克己复礼、主敬存诚、孝友弟恭等,不能操持敦笃。则根基不固,何以学佛?选忠臣于孝子之门,岂有行悖儒宗,而能担荷如来家业,上续慧命,下化众生乎?佛法大无不包,细无不举。世出世间,无一法不在范围之中。世之拘墟者,每以出家为悖伦理。遂不体究,反加谤毁。因噎废食,自丧性命。实可哀怜。若能放开眼界,方知佛法流布中外,二千年来,其道盛行。经几多圣君贤相、杰士伟人,为之护持传布者,固自有非凡情所测之真道在也。纵有一二拘墟之儒辟之,暴恶之君毁之,究属只手遮日,仰面唾天,适自形其少知少见,妄作妄为之过咎耳,于佛究何损哉?又有外彰辟拨之名,内取修证之实。由宋以来,凡儒门大宗,莫不皆然。光所谓诚意正心,由此致有欠缺者,实属决定论也。【书一】以上节选自《印光法师嘉言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29
无聊,没你这么问的;所以我拒绝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