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习中医,请问我要从何学起?谢谢

如题所述

学中医第一步――认识中医:
我在中医门诊工作,故有便利条件看各类中医的处方,而知什么样的中医效率最高。凡是有名的中医,女儿一感冒,就请他们处方。女儿成了中医流派的试金石。
看了两年,我知道中医至少可以分成三类:
一类是西化的中医,按照西医病名、化验单来看病,药也没有什么汤头,堆彻起来的中药没有君臣佐使的章法,不但治疗常常无效,而且可能加重病情。
二是时方中医:这些中医常常是师带徒或是家传中医,开药有汤头,有时也用经方做基础方打底。治疗效果还不错,老病人挺多。但时方中医的问题是,慢性病不能停药,停药后必复发。其次是对大病、重病特别是肿瘤,手段有限,连让病情稳定都非常困难,所以时方中医的观点是让肿瘤病人先手术,同时用中药调理。治疗感冒无法一剂药解决问题
三是经方中医:这类中医是真正的中医,他们按照六经辩证来分析患者病情,辩证准,常常患者喝第一碗药,就可以感觉到中药的神奇疗效;治疗哪怕是可怕的肿瘤,如果辩证准,病情一样一下子就被控制。治疗感冒等外感病,一般都是一剂药或两剂药搞定。这类中医已经非常稀缺,如果美国倪海厦老师、北京的武国忠医师、陈明老师,南京的黄煌老师等。但我亦看到经方中医在加减处方、变方时,患者病情常会反复。
有了对中医的感性认识,便可确立学习中医的方向,学习经方中医,用六经辩证。
学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
在中医门诊看了两年,我开始自学经方中医,首先学习的是《伤寒论》。学习的第一本书是刘渡舟老先生编写的《伤寒十四讲》,其次是到中医药大学听陈明老师讲《伤寒论》。
我在学习伤寒论不到十天时,即用桂枝汤原方一剂治愈邻居自汗不止的小伙子;一周后我用柴胡桂枝汤两剂治愈了邻居需要动手术的胆结石患者,这对我真是太震撼了!为什么说学习中医第一口奶非常重要?这两个病例让我坚信经方原方不加减就可以治愈现代的疾病!这口奶太重要了,因为现在的经方中医,在教学生时,都在告诉学生如何加减,有了这口奶,我就不会被误导。现在的经方中医都在实践经方的合方、经方合时方、经方加减时,我却更尊重经方之原方,在自己、家人、朋友中实践经方原方治病的疗效。
虽然有经方家认为,我是运气好,能碰上符合经方原方的病例,但我坚信经方原方有更好的疗效,因为我已经实践了100多例患者的治疗,其效如神!
学习中医的第一步――精研四大经典:
学习中医第一步,我特别认同倪海厦老师的观点,先学中医之本源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把经典学扎实了,再学温病、时方的中医经典,这样不会被迷惑。
我为了更好地给自己和家人治病,是先学习伤寒论,然后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实践经方。有了实践,才会更坚信伤寒论中的条文是真理。学习的技巧是,一看伤寒论的教科书,二看伤寒论的教学光盘,网上有郝万山老师讲伤寒论的课件,如果经济宽裕,可以托国外的朋友购买美国倪海厦老师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五大课件,倪老师的课件临床经验非常丰富,我认为是学习中医非常好的课件。
学习中医的第二步――学习运用经方原方
现代中医都在教人如何组方,我认为此方法学习中医不但难,而且效果差。因为古人组方的原则早已失传,我们妄臆古人组方的原则,组出的方鲜能精准。
师傅告诉我,以前的儒医,即是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本不学医,但家人或邻居有疾,就到医书中选方,并不自己组方,治疗效果亦非常好。
仲景先师的经方有200多个,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经方更是有380多个,我们学习经方首先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经典方剂,自己、家人生病用经方疗疾,积累经验。我的体会是,经方原方就象精确制导的导弹,指那打那,疗效非常稳定。患者病情复杂时,可以让患者用2-3个经方,为避免药物的相互干扰,可以让患者不同时间服用不同的经方。
我确信中医初学者,学习如何使用经方原方,比学习如何自己组方或经方如何和时方或经方如何和经方的效率更高,疗效更好更稳定。
学习中医的主攻方向――学习专病的治疗
老子曰:智者不博,博者不智!学习中医也一样,要有基本功,四大经典学的好,也要有专长,主攻专病的临床研究。
我学中医后,一是用经方为家人治疗各种杂病,二是与老师在门诊用经方治疗乙肝及其并发症。攻专病对提高临床水平非常有价值,门诊病人虽然不多,但近半年我们即积累了100例的各型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病例,对乙肝传变的规律、治疗的难点、如何守方、如何变方、用方的四季变化都有了基本的概念。当门诊能够逆转危在旦夕的严重肝腹水患者,缓解肝癌不适症状稳定病情,我就深刻地知道六经辩证是正确的,经方有多伟大,也就更认同倪海厦老师所云西医有多烂。同时乙肝患者中同样有,月经不调、流鼻血、口腔溃疡等杂病,我亦可以从治疗乙肝中学习治疗杂病的经验,所谓是一通百通。我想门诊用几年时间治疗几千例各种乙肝患者,必可解决乙肝及其并发证的大部分问题。
很多慢性病西医都没有好办法,如过敏性鼻炎、心律不齐、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肿瘤等等,这些病经方中都有相应治疗的方剂和经方家的经验,中医学子专攻一病,一病中又有无数变证,同一位病人治疗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变证,能将一个病确实拿下,不但功德无量,而且影响力巨大,何愁中医不兴。
学习中医离不开良师益友
古语云:井淘三遍水自甜,师从三家武艺精。学习中医多访名师,多结交中医学友,对自己临床水平提高大有帮助。我经常将门诊疑难病例发给英国的学友讨论,学友的分析亦开拓我的眼界。一次门诊治疗慢肝的难题,慢肝疏解少阳,可迅速缓解其口苦咽干目眩恶心胁痛纳差乏力失眠等不适症状,但守方时间一长,病情或反复或出现停滞不前,甚疑惑。我请教道医老师,道医老师净手刷牙后说,光升发少阳,哪有那么多阳气供你升发,还要回到后天之本和先天之本上来。真是一语道破天机,点醒梦中人。
另外大家注意,不要迷信权威甚至自己的老师,经过临床检验的经验才是最可靠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22

可以寻找 50-60-70-年代出版的中医书籍去看;再看看自己喜欢的相关医学古籍;(尽量不要看现代大师改编的)现在医学书籍,太多为了凑字数,搞厚度,夹杂了无用而无效的东西;看现代的中医书,你会演变的抛弃基础学习,专著于神话;看现在的中医书,你会迅速成为领域的神奇,能看病,能治病,还能算卦;看现在的中医书,你会迷失自己,反对一切;看现代的中医书,你不会成为医生,你有可能成为“哲学家”,折腾;你要先确立学习中医的目的与目标;中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盲目的学习会搞的你眼花缭乱;你需要先了解你要学习的方向;学医理、学知识、学诊断、学药理、学药性、学使用药,学治疗;这些东西,相互关联,你学一年,你就是神医,你学三年,你就是名医,你学五年,你就是懒医,你学十年,你就是庸医,如果,你坚持学二十年,你根本就不会再学习中医。(太难了)

另外在  秘籍网   或者  医书网    里收藏了很多倪海厦书籍,对倪师有兴趣的可以去研读一下

1、如果你完全没有接触过传统中医(就是科班之外、以治病为目的中医),建议先看看刘力红的《思考中医》,激情澎湃;李先宁的《中西医学认知论》;如果你善于思考问题,拙作电子书《学医沉思录》也不妨看看。

2、然后就需要熟悉中医五大经典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一开始不要读带翻译的或者有注释、注解的,尽量自己看,不懂的查字典,先搞懂字面意思。接下来,一遍一遍地看五大经典。直到看字面意思不再有新的收获,就可以看中医名家的注解了。

3、看经典的注解,以《伤寒论》的注解为主,不要看纯文人写的书,要看名医写的。比如黄元御、刘渡舟、冉雪峰、孙曼之这些人的注解比较中肯,没有那么多的个人偏执。

4、接下来,古代名家的书肯定是要看的。如唐代孙思邈、宋代钱乙、金元四大家、明代张景岳/吴又可/傅青主、清代黄元御/徐灵胎/陈修园/尤在泾、民国曹颖甫/张锡纯/冉雪峰/谢映庐等等,这个是绕不过去的。

5、脉象,《四圣心源》的“脉法”篇,《三指禅》,《王氏医存》的前半部分都写得很好。辨舌,《辨舌指南》。李阳波的望诊也不错。中药方面,我自己用《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较多,参考《本草思辨录》、《本草述》等。

6、接下来,需要看现代医案,先看看1950-1990年这40年中的中医医案类著作,多多益善。能够有效帮助你解决一些常见疾病。王修善、雷声远、郭贞卿、许勉斋、高光、邹孟城、王渭川、朱仁康等等,都很好。

7、然后,你会发现,解放以后的医案其实也有很多局限性,接下来应该读清末和民国的医案。清末和民国是中华民族的最后一次文化复兴,出了不少优秀的医家。

8、当然了,其它的书也很多,多多益善,如《蠢子医》、《一见知医》等等,当然了,中医著述中也不乏胡说八道的中医著作,当代尤其严重。

9、当代倪海厦的书和视频,做为中医入门是可以的,当然也不乏错谬。倪师讲课最大的缺陷,在于那些言之凿凿的语气,极容易误导新人,好像中医治病就这么简单。实际面对疾病,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临床多了就明白了。

最后,只能祝你一路走好。中医路上的坑太多太多了,而且遍地都是瞎子指路。

第2个回答  2013-01-28
其实中国现在目前症状,学医的得要文凭呀,你要从医学院做起呀,这是最实在,比如很多医学院现在设立了成人高考考入大学后,就可以学中医了,然后必要后参加医学考试。。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2个回答  2013-01-28
中医基础教程 配合黄帝内经白话版 把医理的基础打扎实。 最主要有人教。
第3个回答  2013-01-17
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医学史。先把这三个看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