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解释什么叫做张力?

如题所述

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C和C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扩展资料:

张力也存在于弦的内部:若考虑把弦分成两个部分,则张力便是这两个部分互相对彼此作用(拉扯对方)的力。张力的大小决定弦是否断裂,因此张力也是振动(参见vibrating string)的性质之一,而弦乐器则是靠调整弦的张力来调整其音高,并借由震动弦发出声响。

通常将弦绷紧,则张力也会增加。在拉长的长度够小时,虎克定律可以描述这个力的大小。在狭义相对论中的似弦物体(例如在一些模型中与夸克作用的弦)或现代弦论中的弦里也讨论张力。我们借由这些弦的世界面(world sheet)分析这些弦,它们的能量通常与它们的长度成正比。在这些弦中的张力与它的伸长量无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张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张力,顾名思义为紧张状态下引起的力。一根绳子绷紧,就呈紧张状态,这时在绳子的内部会产生张力,它用于使绳子收缩以抵抗外部的拉开。

  要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不妨看看绳子的端点,在端点绳子受到一个向外拉扯的力,但绳子并没有被拉动,这时我们就说一定是绳子产生了一个等大反向的力抵消了这个拉力的作用,而这个抵抗力就是绳端这一个质点(不妨称之为端质点)旁边那个质点(不妨称之为邻质点)施加到端质点上的,这个力就是所谓的张力,依据牛顿第三定律,既然邻质点对端质点施加了力,那么端质点也一定对邻质点施加了等大反向的力,这样一对力,也叫张力。一条绳子内部的张力,就是这样一对一对张力互相牵扯着的——如果绳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每一对张力的大小都是相等的,这时我们就说绳子把一端的力等大地传递到另一端,比如定滑轮就是这样用的
  张力: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
  张力和拉力的不同在于物体是主动还是被动
  一个物体,例如弹簧,在受压缩的时候,它自己会有张开的趋势,就叫做张力,张开的力大,就说明该物体的张力大,反之亦然;
  对于拉力,物体是受力者,比如你用手拉橡皮筋,力的大小就是拉力的大小。
  总之,张力,物体是施力者;拉力,物体是受力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08810313.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9

张力: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

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C和C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扩展资料:

受到拉力作用时,物体内部任一截面两侧存在的相互牵引力。

请一定要注意张力和液体表面张力并非同一概念。‘水的表面张力’是分子间的引力,这个引力试图使液体的表面积保持最小,而所有形状中,只有球形的表面积最小。所以,失重状态下的液体呈球形。

地壳运动产生压力和张力,压力常见于汇聚型板块,如:印度洋板块(前端带着印度大陆)与欧亚板块间的碰撞。

张力常见于分离型板块,如海底扩张、红海裂谷、东非大裂谷等。在地壳运动中压力和张力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内陆很多断裂带的产生并不是分离型板块的张力所致,而恰恰是汇聚型板块,如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产生的压力使陆块隆起,而隆起必然使薄弱环节产生张裂

。如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度带,地壳从平均35千米向65千米过度(在材料力学上叫应力集中点)的龙门山断裂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张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被拉伸的弦、绳等柔性物体对拉伸它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或被拉伸的柔性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作用力。例如,某绳ab可以看成是ac和cb两段组成,其中c为绳ab中的任一横截面,ac段和cb段的相互作用力就是张力。在绳的截面上单位面积所受的张力称为张应力。
第4个回答  2019-12-23
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 徐迟 《地质之光》:“所谓受了歪曲的 亚洲 大陆,他写道,难道指的只是自然界的各种应力--压力、张力、扭力造成 亚洲 大陆的各种形变,仅仅指此而言的呢?还是为了指责 欧 美 地质人员,因为他们用狭隘眼光来解释 亚洲 的造山运动,从而使 亚洲 枉受了许多的歪曲和冤屈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