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的建城史

如题所述

邯郸建城史已逾3000年(中华文物)

本报讯 根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郑孝燮先生的建议,受邯郸市人民政府委托,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组织专家组,于近日在邯郸市召开学术讨论会,对邯郸建城年代进行研讨、论证。会议认为:邯郸建城史已逾3000年。
会议主席由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执行主编罗亚蒙先生担任,出席会议的各学科专家有: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吴荣曾先生,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孟世凯先生,古园林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道成先生,城市历史地理专家、西北大学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教授李健超先生,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商末断代专家、西北大学博物馆馆长周晓陆先生,考古专家、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先生,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河北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沈长云先生,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孙继民先生,河北省文物专家组成员、邯郸市博物馆馆长郝良真先生。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孝聪先生会前通过电话表述了邯郸在商末可能已有城邑的学术观点。
与会专家首先听取了郝良真先生关于邯郸城起源的论述,回顾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侯仁之先生等有关邯郸建城的研究成果,然后从古文献记载、考古材料、古文字、历史地理背景、皇家园林与城市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自由、充分地讨论。
专家论证意见:
(1)历史时期,邯郸处在太行山东麓、黄河西岸的洪积一冲积扇与平原的交接地带,七八千年前已有较为发达的农业,在商代中晚期,有形成城邑的地理条件和物质基础。尤其离宫别馆的出现,表明当时邯郸可能已形成城邑。
(2)商王都邢(今邢台)、都殷(今安阳)的数百年间,邯郸为京畿之地,且处于殷都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在商代中晚期有形成城邑的历史必然性。
(3)涧沟一带,居于古拘水(今渚河)、牛首河(今沁河)之间,地势略高,符合中国古代城址选择的一般规律,且有初步的考古资料,有可能是邯郸早期的城址。
学术结论与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参照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推断的年代(武王灭商为公元前1046年),可对邯郸的建城年代作出如下结论:
(1)邯郸的城邑在商代晚期已经兴起,距今已逾3000年。时间幅度:距今3050年至3100年。
(2)如果甲骨文中“甘”的地望可以进一步论证并确定在邯郸,邯郸的城市史可以往前推到商代武丁时期(距今3250年左右)。
在中共邯郸市委、邯郸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此次学术讨论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鉴于邯郸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的重要地位,与会专家建议:邯郸市政府进一步支持学术界,在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做好古城址的考古工作,尽快展开有关邯郸城市兴起、发展、变迁的学术研究。
(西彦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4月18日第三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