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要有例子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是作者所大力肯定的人物。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

他和林黛玉的爱情是促使他一步步走向叛逆的主要原因。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反对封建主义人生道路的基础上,带有更其鲜明的叛逆性质。

宝玉摔玉: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宝黛因此大吵一场,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坏了往日亲手做的穿玉的穗子。事后贾宝玉赔礼道歉,被薛宝钗讽为“负荆请罪”。

贾宝玉,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扩展资料:

角色分析

《红楼梦》里描写的宝黛爱情,并不是什么抽象的异性吸引,而是在他们叛逆思想的发展中描写他们的爱情。叛逆思想、爱情、家族命运这三方面有机组织于《红楼梦》的艺术情节之中,这是《红楼梦》爱情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完全突破了传统小说戏曲中那种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老套子,其结局也不再是千篇一律。

人物外貌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宝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贾宝玉是一个大家族公子哥,但是却依然个性鲜明,并不是和普通的公子哥一样。他是一个非常懂得怜香惜玉的人,而且他非常单纯善良。虽然出身大家族,但是身上却没有那么多城府和世故,如同孩子一般。

贾宝玉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懂得疼惜女孩,很知道怜香惜玉。在贾宝玉的眼中,每个女孩都是可爱的。他很喜欢和他们一起玩,而且平时在生活中对每个女孩都会多加关照。即使是丫环们,他也不会冷言冷语。因此他的丫环们都生活得很幸福,因为他从来不会对他们发火之类的。

而贾宝玉也是非常纯真善良的,虽然他是一个世家公子哥,可以说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他对待这个世界都是满怀善意的。他不论是对谁,都不会有特别的恶意,甚至对每个人都会很友好。这对于一个公子哥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他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他即使面对自己家的下人,也对他们非常好,甚至当作朋友来对待,不会因为身份的高贵就对他们态度恶劣。

贾宝玉也是一个有点软弱的人,毕竟生在大家族之中,很多事他无法自己做决定,但是面对自己的爱情,他却不选择争取。最终只能跟随着家里的安排,甚至不能为了林妹妹反抗,只是选择了自己出家。这种只懂得逃避,不懂得解决问题的行为,其实真的不够勇敢。他身上还是有很多大家族人的性格特点的,就是不敢打破陈规,只能逆来顺受。即使他敢在小事上吵闹,在大事上却不敢出声。

他作为一个大家族小男孩,却一直保持孩子般的天真。对待别人也都是平等看待,其实已经非常具有真善美了。所以他真的很不错。

第2个回答  2019-01-22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同时,他极力抗拒封建主义为他安排的传统的生活道路。对于封建礼教,除晨昏定省之外,他尽力逃避参加士大夫的交游和应酬;对封建士子的最高理想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十分厌恶,全然否定。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亦即在大观园女儿国中斗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追求自由.

“不通世务”“伯读文章”是贾宝玉的最主要,也是最可贵的性格,贾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也集中体现在这里。“不通世务”是说他在结交仕人、应酬官府、遵守礼教等方面一概不通,不符合封建正统派人物的要求;“怕读文章”是说他对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经典的儒家著作,对猎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八股文章毫无兴趣。这样一个“愚顽”的“蠢物”,自然被封建统治阶级视为大逆不道的人,说他“行为偏僻性乖张”,然而,这正是贾宝玉的可贵之处。贾宝玉既不听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去“通世务”“读文章”,也不安于封建统治者规定的本份,既“偏僻”,又“乖张”,所以,在常人眼中,贾宝玉既“无能”,又“不肖”,而且天下第一。其实,这正反映了贾宝玉对封建正统思想的不满和反抗精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6-02
性格特点: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他说:“可恨我为什么生长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也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现。同时,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斥之为“饵名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宦”的道路。他只企求过随心所欲、听其自然,“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
  《红楼梦》虽是女性的悲剧,女性的颂歌,但全书最中心的人物,还是男性的贾宝玉。宝玉其实并不是“淫魔色鬼”而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母腹中开始孕育的“新人”的胎儿。他为女性唱颂歌,唱悲歌。
  贾宝玉对女性的尊重不是来自理性的认识,而是来自直接的感受。他对一切“峨冠博带”的男子深恶痛绝,又在自己的家庭,自己的身边长期接触那么多聪明美丽的青年女性,看到她们受到不应有的轻视,看到她们的地位是那么屈辱,命运是那么悲惨,对她们又爱又敬,为她们又悲又愤,回过来就更对“须眉男子”深恶痛绝。宝玉的这种深恶痛绝,正是源于内心深处对女性的尊重。
  《红楼梦》作为对女性的颂歌,不仅加强了它作为女性悲剧的力量,而且是它之所以能够写出女性悲剧的原因。这就是说,在中国社会青年女性的悲剧,早已演出了一千多年,直到曹雪芹才把这个悲剧写出来,这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把女人当做人,尊重女性,才看得出这是悲剧。曹雪芹的眼中才能看得出的悲剧,在《红楼梦》的艺术世界里,就是宝玉的眼中才能看得出的悲剧。
  何其芳曾经指出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但是宝玉的“多情”不是西门庆式的兽性占有,甚至也不是晏小山、纳兰容若那种“多情”所能比拟,宝玉的“多情”中更多的是“敬”。鲁迅先生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惟其“昵而敬之”,方能看出所敬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把她们每一个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关心注念当中,这就叫做“爱博而心劳”。
  宝玉就是这样的“爱博而心劳”。比所爱者本人还要操心,还要忧深虑远,自然是”而忧患亦日甚矣”。几千年来被否定的女性的价值,仅仅在宝玉的眼中充分反映出来,几千年来被遮掩住的女性的悲剧,也仅仅在宝玉眼前拉开了大幕,所以鲁迅先生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者,独宝玉而已。”
  主要事迹:
  贾宝玉两番入家塾。黛玉梦魇的同时,贾宝玉也梦魇,一叠连声嚷心疼,只说好像刀子割了去的似的。元春染疾,再问金玉缘。通灵宝玉夜放红光,喜信发动。北静王仿制通灵宝玉相送。宝黛谈禅,贾宝玉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蒋玉函回京演出,贾宝玉赞其“极是情种”。
  怡红院海棠反季节开花,通灵宝玉丢失。妙玉扶乩云“入我门来一笑逢”,探春解曰:“若是仙家的门,便难入了。”外头闲人送来赝品假玉,致贾宝玉疯癫。因元春薨逝、王子腾被药死、贾政赴任在即,贾母、王夫人只得采纳凤姐掉包计,成全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姻缘。掉包计实施前,凤姐故意试探,贾宝玉道:“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林妹妹了。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傻大姐泄密,宝黛最后一次谈禅,黛玉问:“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金玉成婚当天,黛玉泪尽而逝。婚后,贾宝玉到潇湘馆哭灵。探春远嫁,贾宝玉感离情。
  元宵节,贾府获罪抄家。宝钗生日,贾宝玉往潇湘馆悼念黛玉。贾母病危,临死前传汉玉玦与贾宝玉。闻得妙玉被劫,贾宝玉悲伤叹惋。
  人物简介: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一块顽石和神瑛侍者转世真身,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爱。然在贾府家长的刻意为之下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一二年中举,旋出家,回到青埂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