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的武将技能与人物历史背景有怎么样的关系?

如题所述

我来贴蜀国的好了刘备仁德:刘备的仁德闻名于天下,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使刺客不忍刺,使猎户杀妻送肉。中期也有携民度江。后期的刘备反客为主,已经顾不上仁义了。但终观三国君主,站在臣民的角度,还是刘备这个上司人君为最佳选择。曹操早年常有屠城记录,而魏武手下,智高者自危。孙权到了晚年时,也大搞特务统治,甚至害死陆逊。刘备除杀张裔一事外为其暇疵外,其余彭羕刘封,皆咎由自取。至于汉末诸侯的习惯——屠城,终昭烈一生,未尝有也。 游戏中送牌加血,十分形象。刘备的仁德也成为自己最终建立功业的最主要因素。
激将:既然蜀汉诸将全都靠杀吃饭,作为君主的刘备自然可以指使部下出“杀”。以我的理解,刘备在历史上激将并不指具体某次激将。刘备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曹操势大,刘备从北跑到南,就是以他的个人魅力号召各路英雄反抗曹操。他到哪里,就在哪里宣扬曹操篡汉,以正统思想激劝别人。像赵云诸葛亮这些正统思想较严重的就死心塌地跟了他。因此,激将这一个行动可谓贯彻了昭烈一生。
关羽武圣:这个技能无论从名字还是内容,都是神作。名字就是关羽现在的号了。至于内容,关公脸红,而终观演义,关公杀热门,很多时侯是以气势杀人,红牌当杀,非常形象。
张飞咆哮:与关羽的气势杀人不同,张飞的力道更为强猛,游戏中,每个人一回合的也就是一杀之力,张飞独可以多杀。取自演义的长扳桥喝死曹将。张飞与丈八蛇矛也很相配,张飞最怕就是没杀,有蛇矛就能使张飞的作用发挥至最大限度。历史和演义上的张飞攻强守弱,曾失徐州,而游戏中的张飞防守能力也特弱。
诸葛亮观星:这个技能实际上也并非老诸葛的专利。实际上诸葛亮一生观星无数(观周瑜死、观庞统出山、观庞统死、观鲁肃死、观关羽死、观赵云死),其实观星也不是很难,其他人如司马懿、庞统甚至彭羕刘备都会。技能的内容也和贴合诸葛亮的能力,有预测能力是不错,但有时也会无法逆天改命,特别遇上天命所归的司马懿。
空城:源自演义的空城计,实际这个并非演义首创,三国志引裴注郭冲条亮五事中,其中一事就是这个空城计,当然是虚构的(这个已被裴松之驳了)。藤甲对于空城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只是一手灭了藤甲的诸葛亮竟然要靠藤甲保命,未免太过讽刺了。
赵云龙胆:此技能的名字取自刘备的赞誉:子龙一身都是胆!五虎大将人人都是杀,但方式却各有不同。不同于关张的力量强猛,赵云的武艺是攻守兼备,所以民间传闻他征战一生都没有伤痕。关羽虽强,总是带伤。赵云却没有受伤记录。游戏中杀闪互用,看似简单,却是赵云武艺的真实写照。
马超马术:西凉军特色。
铁骑:刘备登基后,他任骠骑将军,与张飞并列。实际上,马超是一镇诸侯,曾与刘备平级,一直是曹操忌惮的(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凭借其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关张力强,赵云攻防兼备,马超则是速度取胜,由于速度快,闪也没用,于是就有了这个能强制命中的技能。
黄月英集智、奇才:
正史上无记录,演义上也无描述。但民间却有很多关于黄月英的传闻,大概是因为她是诸葛亮妻子,民间百姓都希望黄月英是一位和诸葛亮等同的智者。民间传闻大多认为机关工匠都是源自黄月英,诸葛连弩、木牛流马都是黄月英的启发下造出来的。更有传诸葛亮年轻时不善于掩盖自己的表情,于是黄月英便造了把扇子(是朱雀羽扇吗?)给丈夫遮住脸,让其深不可测。不论如何,在蜀汉人才缺乏(尤其是智者缺乏)的情况下,有了这么一位锦囊攻击力如此强悍的人物,确实雪中送炭。
庞统连环:明显取自演义中,庞统欺骗曹操,教其用铁索连环船只。火扩充未出之前,就有内部人士透露梅花对于某新角色至关重要,我当时猜不是庞统就是荀彧。 值得一提的是那匹对庞统生命有着重要意义的的卢马也是梅花,是巧合,还是……涅盘:这个技能并无出处,但却看出设计者和许多演义的读者一样,十分痛惜庞统早死。要知道很多人都认为庞统早死对于蜀汉最后无法得到天下实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偏认为庞统不死,则由诸葛亮守荆州,万无一失,关羽可无后顾之忧地北取襄樊。演义中庞统自己急功近利,而历史上则纯粹意外,更加可惜。因此设计者赋予庞统重生的能力。使六滴血又能小制衡的庞统出场率大大提高。也还了庞统粉丝们一个心愿。(幸亏不是谣传的死了给手牌,哪还有人用?)黄忠烈弓:历史上黄忠死于刘备登基之前,没能活到为关羽报仇。正史中只是寥寥几字,演义中赋予黄忠更丰满的性格。老将军品格高尚,关羽不屑与他为伍,然关羽死后,黄忠大喊:“吾今为关公报仇!”舞动大刀杀入吴军,最终落得与关羽同样下场,被马忠所杀,可见其忠烈。烈弓与马超的铁骑相仿佛,但条件似乎更容易激发。血越少越强,体现黄忠的老而弥坚。攻击范围越大则越强,体现出黄忠的箭法,配上麒麟弓更是百发百中,虽然麒麟弓是吕布的。实际上以箭法闻名于世的就只有太史慈和吕布,黄忠的箭法则是演义虚构的。
魏延狂骨:魏延是刘备从行伍间一手提拔的将领。攻汉中前,魏延尚未有显著战功,多数人都看好张飞是守汉中的人选,张飞自己也很有信心,而刘备却把魏延一下子推到了汉中太守这一要职。“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就是魏延给他的明主立下的豪言壮语,可见其自信程度。实际上,魏延也基本做到了。技能的名字取自两个地方,演义中诸葛亮说其有反骨,而最后他大叫:“谁敢杀我?”,既欲独自领兵偷袭长安,又在诸葛亮死后欲独战司马懿,够狂,所以称狂骨。至于吸血这个动作,则未知出自何处。
孟获祸首:南蛮之乱,孟获是罪魁祸首。许多人都YY孟获肯定是X当南蛮入侵,这样也未免小看了KAYAK等设计师。锁定伤害来源,这个技能十分妙,孟获此人智商不高,易为人利用,但傻有傻福,因此奖惩皆归他,由不得他选择,正符合孟获的性格和际遇,这个技能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至于免疫南蛮,这个自然。
再起:本技能无疑是七擒七纵的形象写照,通过神吕蒙式的展示手牌,达到25%的回血效果,体现孟获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和老诸葛亮的互动更是符合典故。老诸葛亮通过观星,基本完配孟获,也完克孟获,就看孟获是否归顺老丞相了。另外经我连夜多局测试,本技能平均发动七次,正符合七擒七纵。这个技能也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
祝融巨象:象其实是木鹿大王的绝招,三国杀人物有限,当然不能出木鹿这些龙套。而夫人身为南蛮之后,会驯象也不奇怪。其实南蛮入侵的卡牌,就是象的脚掌,既然象代表了南蛮入侵,夫人收完再放,展示出驯象的技巧也就理所当然。此技能威力强大(尤其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放南蛮的OL),而在配合上除了和丈夫孟获形成一定的配合。
烈刃:这个技能大概是表达出夫人擅使飞刀,性如烈火。演义中夫人以飞刀擒蜀将马忠(原名狐笃,刘备曾说过:“既失黄权,又得狐笃,此世之不乏贤人也”,可见马忠之强)。本技能继续秉承蜀国传统:靠杀吃饭,一杀一拼再一牵,威力极其强大技能,不过在手牌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牵到则不一定,但那一拼则基本上做到。
诸葛卧龙火计:诸葛亮曾说自己最爱用火,而在演义中,确实此人纵火记录无数(一出场就来个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红牌当火攻,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实际上火攻并非诸葛亮前期时特有,后期也用了不少(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看破:诸葛亮一生看破的计谋多不胜数,黑牌当无懈可击,实至名归。印象中,诸葛亮看不破的就只有最后一次出祁山时在北原渭桥竟反而中了司马懿的伏击计。真正的晚节不保,至于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他看不破的。
八阵:首先技能的名字取得很好,若取了“八卦”就不好了。演义中诸葛亮也就只用了两次八卦阵。第一次是用石布成的八阵图,几乎困死陆逊。第二次是正规作战,用人布成的八卦阵击败司马懿。分别打败了魏吴后期两智者。诸葛连弩虽是诸葛亮发明,但在演义中只是留给姜维用,自己一次也没用过,而八卦阵既是诸葛亮的原创,也用过了,始终装备之,合理神诸葛亮七星:虽然卡的画面取自赤壁时期的诸葛亮,但七星应该是指诸葛亮临死前用的禳星之法,四十九天之后,如灯不灭,则可延寿十二载。其实即使延寿十二载,诸葛亮还是不能成功,因为,十二年后,司马懿还是健在的。游戏中,七星互换,看似强大(不能顺牵和过拆),但由于在游戏之外,有时会出现诸葛亮存了些好东西,关键时候要用还是用不了的尴尬局面。颇为符合演义故事。
狂风:取自演义诸葛亮借东南风的故事,自然使火焰伤害+1。
大雾:取自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算准当天有大雾,才逼使曹军只放箭而不出击,安全地借了十万支箭。
神关羽武神:从红牌当杀,变成红桃锁定当杀,威力减少了不少,但无距离限制,也算是一个补充。演义里关羽死后,真正做到无距离击杀敌人,即使远在万里,要他出场时还是可以出场。在荆州先是把吕蒙追死,后来关兴追杀潘璋时,关羽也曾出现拦在门口。 而远在洛阳的曹操也受其害。按照演义的逻辑,曹操是看到关羽人头动后,便晚晚梦见关羽,接着手下便劝其建新殿以避之,结果斩了梨树之神,头风病加重,最后更梦见伏皇后和董承等一众死者,最后他自己也就死了。因此推本溯源,乃是从关羽开始的。 十年之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大战羌人,关兴张苞危急时便是关羽杀退羌兵救援的。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了。
武魂:这个技能明显取自演义关羽死后追死吕蒙一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5

曹操

奸雄:
这位一代霸主,奸雄二字实是其一生写照,技能名选了这二字,实别无选择。至于内容,是有一定难度。魏武在演义中是一个反派,但性格事迹个人特色,丝毫不弱于诸葛亮,要用一个技能覆盖他一生的特色,一生的用兵手法,一生的治政能力,几乎不可能。不过设计者却也做到了一大半。曹操手下文臣武将,有一大批是来自于敌国。纳张辽于吕布,收张合于袁绍,取文聘于刘表,降庞德于张鲁,招降纳叛,不计其数。
而奸雄,则是收对自己伤害的牌为己用,何其形象?
护驾:
早期的主公技,皆是依附杀闪桃上做文章,蜀国最弱小,却是主攻者,刘备也是三个中战场上作战最勇悍(关于这个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反对吧,容在后篇讨论),因此得杀。孙吴志在保命,得桃,魏武征战一生,遇险无数,更因身处朝堂,遭人谋杀机会最大,最需护驾,因此得闪。
实战时,常常需要牺牲忠臣,而魏国群臣,多是受伤后发动技能。做曹操手下尝有伴君如伴虎的感觉,与历史吻合!

甄姬

三国四大美女之一,大魏第一代皇后。正所谓“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作为三国四大美女唯一一个能在正史立传的美女,绝非浪得虚名,当真是美貌、智慧、善良并重。
早在年少时,甄氏有粮食不少,当时战乱,百姓皆出卖金银,甄宓妈妈便想用粮食买之,甄宓便劝她妈妈:“现在都是战乱,民无王法,你买这么多财宝留在家中,非常危险,倒不如用来救济族中亲戚和乡里。”这就是“匹夫无罪,怀璧为罪”的由来。
洛神:
技能名字来自于曹植的洛神赋(又叫感甄赋),但问题是黑色皆收在手中,红色弃之,这个动作能否对应甄宓的某个性格或特征?不得而知。不过这个技能的设计倒很独特。
倾国:
显然,这是取自三国演义,曹丕欲斩之,见其有“倾国”之色,遂止。以其色使曹丕不能杀之,所以甄宓手上多“闪”。贴合度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技能是曹操“护驾”的最好配合。而野史上也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都爱甄宓,而曹操虽然没有得到她,但有很多心事甚至是政事都咨询甄宓。所以让她来配合曹操再好不过,也正因如此,实在没有必要出曹丕,我一向反对出富二代(孙策不算富二代)。实际上,曹丕与甄后貌合神离,只有魏武这样有气魄的英雄才有资格“配”得起如此佳人。

夏侯惇

魏国第一任大将军。曹魏阵营诸将地位最高。于禁救襄樊之围时也只是督七军,此人当时竟督二十六军之多。不过无论历史或演义,盲夏侯表现平平,战绩不多,劣迹倒有几个。被吕布袭取缁重,又被降卒劫持,实在丢脸。
刚烈:
此技能取自演义中,夏侯惇战吕布手下曹性,被箭射中眼睛,拔箭连眼珠拔出,吞之,接着更加勇猛,杀了曹性。技能是受伤后经过判定反使对方受伤或弃牌。贴合度不错。

夏侯渊

神速:
三国志描写小夏侯比演义的要厉害,演义中忽略了他的作战方法——神速!“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裴注引魏书。在曹操大破关西盟军后,韩马等人的残部仍在作乱,而夏侯破刘雄鸣,斩梁兴,退马超,避开韩遂主力屯守而轻兵袭长离,引出韩遂主力而与之野战,破韩遂,被曹操称其为“虎步关右”。平灭陇右这段充分表现出夏侯渊的用兵是如何的神速。
设计者能冠之“神速”二字,足证明设计者并非纯以演义为主,也曾看过三国志。这个技能在游戏中甚至能把闪电、兵粮、乐不停住来攻击别人,非常不错,贴合度高!

曹仁

曹丕受禅后的第一代大将军大司马
据守:
曹魏诸将,各有特色,夏侯渊主攻,曹仁主守。演义中的曹仁不厉害,甚至还有点窝囊。但真的是这样吗?单看他的对手就知道不是这样了。袁绍与曹操官渡相持时,曾派刘备纠合隐强贼搅乱曹操后方,曹操无法理会,便派曹仁去,结果一战就破了刘备。可见他也并非只能守。赤壁后,在曹军士气低落的情况下,硬是守住江陵达一年多(演义虽只一回,实际时间与周瑜相持一年之多),对手更是刚打跑了曹操的周瑜。襄樊一役,对手关羽水掩七军,威镇华夏,曹操被迫竟要迁都。曹仁面对如此对手,硬是守住襄阳和樊城,拖住了关羽。否则,即使孙权来助也无济于事,因为“国家以南已为羽所得”。曹仁的勇力更胜于五子之首的张辽。“曹大司马之勇,赉、育弗加也,张辽其次焉”——三国志诸夏侯曹传裴注引《傅子》
对于据守,虽然形象,但威力是否不够?是否无法衬托曹仁防守能力?由于不讨论平衡性,因此暂不讨论此点。
另,演义很多时候会曹仁曹洪、张辽徐晃的提出。但其实曹洪远不及五子和曹仁二夏侯等,因此设计者选将还是有所斟酌的。

张辽

魏前将军,五子之首。张辽在吕布手下时,前辈高顺,指挥陷阵营七百人,所向披靡,此时的张辽,似乎没什么闪光点,投降曹操后,事迹多起来了。演义中有关公屯土山,张辽前往说降。而三国志则是昌晞被夏侯渊所围,张辽前往说降,事后,曹操还不同意,说这样太危险,担心张辽危险。张辽事迹不少,当然最为人乐道的就是“威镇逍遥津”。
突袭:
突袭是摸人家牌,技能简洁实用而经典,基本就是顺手牵羊的加强版,此技能与历史(或演义)贴合度不高,但勉强说得过去。原因:张辽以八百对抗孙权十万,真打起来不可能赢。演义是张辽先使乐进诈败引孙权过来,然后断桥再伏击,三国志则只是张辽以攻为守,不等孙权来攻城,反出城攻孙权营寨,使吴人夺气。
而技能“突袭”夺得的大多是别人的闪和桃,通过“进攻”,反使张辽自己防御力加强

许诸

许褚同样是曹操的侍卫,只是命更长罢了。典韦能吓退吕布,许褚也能震慑马超。
裸衣:
三国演义其中一回便是“许褚裸衣斗马超”,说的是他俩打得兴起,许褚便脱了上衣,继续战马超。可惜历史上并无此事,只是马超问曹操:“虎侯在吗?”曹操便指了给他看,马超望了望许褚,竟然不敢动!
技能上于演义贴合度很高,以前是少摸两张,其实不好,因为许褚也是脱了上身的衣服,下身还是有的,因此少摸一张最形象。

荀彧

曹氏集团首席谋士,堪比张良萧何的智者,统筹曹氏后方,战略大方向把握得当,后勤供应万无一失,自身德业清高。连司马懿都对他推崇备至,常称:“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驱虎:
取自演义中驱虎吞狼之计。荀彧先使二虎竞食之计,诱使刘备杀吕布,刘备不受,又使驱虎吞狼之计,就是用天子命令使刘备攻袁术,然后徐州空虚,诱使吕布攻刘,此计遂成。
游戏中驱虎技能有点像借刀杀人,实际演义上也像。至于拼点,那就是游戏上的事情啦。
节命:
这个技能无论名字或者内容都难以与荀彧的具体事迹对上,但却又似乎是对他的悲剧结局作一个总结。很多学者都倾向于荀彧是曲线救国。汉朝将倒,是时仅曹操是有志向、有能力挽救残汉。因此荀彧只能选择他,攻灭群雄,但随着曹操本性逐渐流露之际,曹荀之间的矛盾亦逐渐加剧,终于,曹操要当魏公,踏出篡汉第一步(其实赤壁前废三公,自当丞相总揽一切已经是第一步了,只是尚未挑战皇权罢了),荀彧退无可退,毅然反对。看似无奈的自杀,实际上是慷慨就义。
荀彧死,第二年,曹操再无阻碍,荣登魏公。而“节命”技能则为伤一血让人补满手牌,颇有此意味。
至于曹操和荀彧倒不一定是绝配,只能说是一个中等的配合,当然啦,这两个人后期交恶嘛。反而荀彧和刘备是一个很好的配合,刘备要复汉,荀彧也要复汉,荀令君死前是否后悔了呢?不过话说回来,或许在荀彧眼中,刘备只是一个地方政权,反贼一名而已。

郭嘉

此君作为曹魏军师,委实鬼神莫测。荀彧极少对战术发表意见,他自己也甚少随军,荀攸与程昱则主要负责战术的建言,仅偶尔对战略发表意见。而郭嘉则无论对战略或战术都有不少的建言。战略上对孙策袁绍的判断等,战术上则是水淹下邳等。对于曹操宿敌刘备的处置,则明显高于程昱。刘备来投时,程昱则已看穿此人的厉害,劝曹操杀之,而郭嘉则同意曹操意见,不能杀。待日后曹操欲放时,程昱固然不同意,而郭嘉也不同意:既不可杀,又不能放。水平高程昱一筹!
天妒:
三国杀游戏中有一独特概念:判定。许多人说三国杀取自BANG,不知道这个也是否借鉴还是独创呢。判定,也就是运气、命运。也就是OL上司马懿念念不忘的“天命”。
这张天命牌,司马能代,张角能换,郭嘉却能收!表示着他能窥探天机,因此即使在三国志这本史书上,郭嘉的预测能力也是神得可以!最经典的就是,他料测孙策必死于刺客之手,果如其言。当时曹袁正对持于官渡,危急万分,倘若他料错了,又或者即使料对,只要孙策死的时机不对,那三国历史真可以改写了。孙策不同于刘表,他的用兵水平,可能未及曹操老练,但论迅猛、果变绝不在曹操之下,决非袁绍刘表等辈可比,而他也正是要北伐曹操!所以郭嘉这一次预料,真是神一般的存在。
遗计:
取自演义的遗计定辽东,当然历史上也是这样的,不对公孙施以压力,让其自行解决二袁。游戏中伤血给牌,正是此计体现。

司马懿

终于轮到此君。在三国中,他仅是我喜欢人物之一,但他在三国杀中,却是我最喜欢的角色。模样、造型、背景、服装、姿势,眼神均是上上之选,真是设计得太好了。技能的设计也体现出司马绝非初级角色,要用好司马,不容易啊!(反正我至今未用得好)
作为三国的终结者,司马懿无论是权术、用兵、察人都是一流的。先在魏武眼皮底下躲过,后又拖死卧龙,更害死张合,毒死牛金,翦除曹氏党羽,至于孟达曹爽王凌公孙渊之流,在他手底下走不过两三招。
反馈:
曹操受伤拿伤害牌,司马则是直接拿对方牌。连弩这样一个厉害的武器也对他无效。不过我倒是想不通这个技能对应那一段故事,唯一可以擦点边的是: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给他,毁他士气、激他出战,而司马却趁此机会从使者口中得知一个最关键的信息: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鬼才:
无论是演义还是三国志,黄巾起义都是反面的,张角只是妖道,天命不在他,因此他的鬼道虽然厉害,但也只能用黑色牌。相比之下,司马的天命确实货真价实,演义中的上方谷一役就是最好证明,善于呼风唤雨的卧龙也奈他不何。
游戏中就是四色互换,救人还是害人,存乎司马一心。
游戏中的他与历史一样,完克诸葛亮,观星又如何?观完之后判定牌还是要给司马改掉,因为天命不在卧龙;八阵又如何?司马要你中,还是要中;大雾又如何?司马要你死,还是要死;诸葛连弩够厉害,刚开铉就被缴械了。

刘备
仁德:
刘备的仁德闻名于天下,在早期的时候,就已经使刺客不忍刺,使猎户杀妻送肉。中期也有携民度江。后期的刘备反客为主,已经顾不上仁义了。但终观三国君主,站在臣民的角度,还是刘备这个上司人君为最佳选择。曹操早年常有屠城记录,而魏武手下,智高者自危。孙权到了晚年时,也大搞特务统治,甚至害死陆逊。刘备除杀张裔一事外为其暇疵外,其余彭羕刘封,皆咎由自取。至于汉末诸侯的习惯——屠城,终昭烈一生,未尝有也。 游戏中送牌加血,十分形象。刘备的仁德也成为自己最终建立功业的最主要因素。
激将:
既然蜀汉诸将全都靠杀吃饭,作为君主的刘备自然可以指使部下出“杀”。以我的理解,刘备在历史上激将并不指具体某次激将。刘备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曹操势大,刘备从北跑到南,就是以他的个人魅力号召各路英雄反抗曹操。他到哪里,就在哪里宣扬曹操篡汉,以正统思想激劝别人。像赵云诸葛亮这些正统思想较严重的就死心塌地跟了他。因此,激将这一个行动可谓贯彻了昭烈一生。
关羽
武圣:
这个技能无论从名字还是内容,都是神作。名字就是关羽现在的号了。至于内容,关公脸红,而终观演义,关公杀热门,很多时侯是以气势杀人,红牌当杀,非常形象。
张飞
咆哮:
与关羽的气势杀人不同,张飞的力道更为强猛,游戏中,每个人一回合的也就是一杀之力,张飞独可以多杀。取自演义的长扳桥喝死曹将。张飞与丈八蛇矛也很相配,张飞最怕就是没杀,有蛇矛就能使张飞的作用发挥至最大限度。历史和演义上的张飞攻强守弱,曾失徐州,而游戏中的张飞防守能力也特弱。
诸葛亮
观星:
这个技能实际上也并非老诸葛的专利。实际上诸葛亮一生观星无数(观周瑜死、观庞统出山、观庞统死、观鲁肃死、观关羽死、观赵云死),其实观星也不是很难,其他人如司马懿、庞统甚至彭羕刘备都会。技能的内容也和贴合诸葛亮的能力,有预测能力是不错,但有时也会无法逆天改命,特别遇上天命所归的司马懿。
空城:
源自演义的空城计,实际这个并非演义首创,三国志引裴注郭冲条亮五事中,其中一事就是这个空城计,当然是虚构的(这个已被裴松之驳了)。藤甲对于空城来说是个很好的补充,只是一手灭了藤甲的诸葛亮竟然要靠藤甲保命,未免太过讽刺了。
赵云
龙胆:
此技能的名字取自刘备的赞誉:子龙一身都是胆!五虎大将人人都是杀,但方式却各有不同。不同于关张的力量强猛,赵云的武艺是攻守兼备,所以民间传闻他征战一生都没有伤痕。关羽虽强,总是带伤。赵云却没有受伤记录。游戏中杀闪互用,看似简单,却是赵云武艺的真实写照。
马超
马术:
西凉军特色。
铁骑:
刘备登基后,他任骠骑将军,与张飞并列。实际上,马超是一镇诸侯,曾与刘备平级,一直是曹操忌惮的(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凭借其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关张力强,赵云攻防兼备,马超则是速度取胜,由于速度快,闪也没用,于是就有了这个能强制命中的技能。
黄月英
集智、奇才:
正史上无记录,演义上也无描述。但民间却有很多关于黄月英的传闻,大概是因为她是诸葛亮妻子,民间百姓都希望黄月英是一位和诸葛亮等同的智者。民间传闻大多认为机关工匠都是源自黄月英,诸葛连弩、木牛流马都是黄月英的启发下造出来的。更有传诸葛亮年轻时不善于掩盖自己的表情,于是黄月英便造了把扇子(是朱雀羽扇吗?)给丈夫遮住脸,让其深不可测。不论如何,在蜀汉人才缺乏(尤其是智者缺乏)的情况下,有了这么一位锦囊攻击力如此强悍的人物,确实雪中送炭。
庞统
连环:
明显取自演义中,庞统欺骗曹操,教其用铁索连环船只。火扩充未出之前,就有内部人士透露梅花对于某新角色至关重要,我当时猜不是庞统就是荀彧。 值得一提的是那匹对庞统生命有着重要意义的的卢马也是梅花,是巧合,还是……
涅盘:
这个技能并无出处,但却看出设计者和许多演义的读者一样,十分痛惜庞统早死。要知道很多人都认为庞统早死对于蜀汉最后无法得到天下实在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普偏认为庞统不死,则由诸葛亮守荆州,万无一失,关羽可无后顾之忧地北取襄樊。演义中庞统自己急功近利,而历史上则纯粹意外,更加可惜。因此设计者赋予庞统重生的能力。使六滴血又能小制衡的庞统出场率大大提高。也还了庞统粉丝们一个心愿。(幸亏不是谣传的死了给手牌,哪还有人用?)
黄忠
烈弓:
历史上黄忠死于刘备登基之前,没能活到为关羽报仇。正史中只是寥寥几字,演义中赋予黄忠更丰满的性格。老将军品格高尚,关羽不屑与他为伍,然关羽死后,黄忠大喊:“吾今为关公报仇!”舞动大刀杀入吴军,最终落得与关羽同样下场,被马忠所杀,可见其忠烈。烈弓与马超的铁骑相仿佛,但条件似乎更容易激发。血越少越强,体现黄忠的老而弥坚。攻击范围越大则越强,体现出黄忠的箭法,配上麒麟弓更是百发百中,虽然麒麟弓是吕布的。实际上以箭法闻名于世的就只有太史慈和吕布,黄忠的箭法则是演义虚构的。
魏延
狂骨:
魏延是刘备从行伍间一手提拔的将领。攻汉中前,魏延尚未有显著战功,多数人都看好张飞是守汉中的人选,张飞自己也很有信心,而刘备却把魏延一下子推到了汉中太守这一要职。“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就是魏延给他的明主立下的豪言壮语,可见其自信程度。实际上,魏延也基本做到了。技能的名字取自两个地方,演义中诸葛亮说其有反骨,而最后他大叫:“谁敢杀我?”,既欲独自领兵偷袭长安,又在诸葛亮死后欲独战司马懿,够狂,所以称狂骨。至于吸血这个动作,则未知出自何处。
孟获
祸首:
南蛮之乱,孟获是罪魁祸首。许多人都YY孟获肯定是X当南蛮入侵,这样也未免小看了KAYAK等设计师。锁定伤害来源,这个技能十分妙,孟获此人智商不高,易为人利用,但傻有傻福,因此奖惩皆归他,由不得他选择,正符合孟获的性格和际遇,这个技能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至于免疫南蛮,这个自然。
再起:
本技能无疑是七擒七纵的形象写照,通过神吕蒙式的展示手牌,达到25%的回血效果,体现孟获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和老诸葛亮的互动更是符合典故。老诸葛亮通过观星,基本完配孟获,也完克孟获,就看孟获是否归顺老丞相了。另外经我连夜多局测试,本技能平均发动七次,正符合七擒七纵。这个技能也是事迹性技能和概括性技能的完美合体。
祝融
巨象:
象其实是木鹿大王的绝招,三国杀人物有限,当然不能出木鹿这些龙套。而夫人身为南蛮之后,会驯象也不奇怪。其实南蛮入侵的卡牌,就是象的脚掌,既然象代表了南蛮入侵,夫人收完再放,展示出驯象的技巧也就理所当然。此技能威力强大(尤其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放南蛮的OL),而在配合上除了和丈夫孟获形成一定的配合。
烈刃:
这个技能大概是表达出夫人擅使飞刀,性如烈火。演义中夫人以飞刀擒蜀将马忠(原名狐笃,刘备曾说过:“既失黄权,又得狐笃,此世之不乏贤人也”,可见马忠之强)。本技能继续秉承蜀国传统:靠杀吃饭,一杀一拼再一牵,威力极其强大技能,不过在手牌有限的情况下,是否能牵到则不一定,但那一拼则基本上做到。
诸葛卧龙
火计:
诸葛亮曾说自己最爱用火,而在演义中,确实此人纵火记录无数(一出场就来个火烧博望坡和火烧新野)。红牌当火攻,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实际上火攻并非诸葛亮前期时特有,后期也用了不少(火烧藤甲兵、火烧上方谷)
看破:
诸葛亮一生看破的计谋多不胜数,黑牌当无懈可击,实至名归。印象中,诸葛亮看不破的就只有最后一次出祁山时在北原渭桥竟反而中了司马懿的伏击计。真正的晚节不保,至于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他看不破的。
八阵:
首先技能的名字取得很好,若取了“八卦”就不好了。演义中诸葛亮也就只用了两次八卦阵。第一次是用石布成的八阵图,几乎困死陆逊。第二次是正规作战,用人布成的八卦阵击败司马懿。分别打败了魏吴后期两智者。诸葛连弩虽是诸葛亮发明,但在演义中只是留给姜维用,自己一次也没用过,而八卦阵既是诸葛亮的原创,也用过了,始终装备之,合理
神诸葛亮
七星:
虽然卡的画面取自赤壁时期的诸葛亮,但七星应该是指诸葛亮临死前用的禳星之法,四十九天之后,如灯不灭,则可延寿十二载。其实即使延寿十二载,诸葛亮还是不能成功,因为,十二年后,司马懿还是健在的。游戏中,七星互换,看似强大(不能顺牵和过拆),但由于在游戏之外,有时会出现诸葛亮存了些好东西,关键时候要用还是用不了的尴尬局面。颇为符合演义故事。
狂风:
取自演义诸葛亮借东南风的故事,自然使火焰伤害+1。
大雾:
取自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算准当天有大雾,才逼使曹军只放箭而不出击,安全地借了十万支箭。
神关羽
武神:
从红牌当杀,变成红桃锁定当杀,威力减少了不少,但无距离限制,也算是一个补充。演义里关羽死后,真正做到无距离击杀敌人,即使远在万里,要他出场时还是可以出场。在荆州先是把吕蒙追死,后来关兴追杀潘璋时,关羽也曾出现拦在门口。 而远在洛阳的曹操也受其害。按照演义的逻辑,曹操是看到关羽人头动后,便晚晚梦见关羽,接着手下便劝其建新殿以避之,结果斩了梨树之神,头风病加重,最后更梦见伏皇后和董承等一众死者,最后他自己也就死了。因此推本溯源,乃是从关羽开始的。 十年之后,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大战羌人,关兴张苞危急时便是关羽杀退羌兵救援的。真正做到了无远弗届了。
武魂:
这个技能明显取自演义关羽死后追死吕蒙一事。而判定牌若为桃或桃园结义则可豁免,乃是因为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之故,即关羽把你当成兄弟了,你就没事啦。

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