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如题所述

李白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是《横江词 其四》,原文如下: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译文:好像是海神来过之后一样,又来了一阵恶风,巨浪拍击着天门山,打开了山门石壁。浙江八月的海潮能比得上这里的风浪吗,浪涛像连绵的山峰喷雪而来。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指海潮,这里刚刚涨潮,潮还没退,狂风又来了,浪打在天门石壁上,似乎打开了天门的大门。天门,即天门山。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浙江八月”一词很令人费解,诗写的是江东,写到浙江去的原因,实际上不过是用浙江潮来说明横江浪涛之大。农历八月是浙江潮最为壮观的时候,那凶险的程度非比寻常,而横江潮后之浪可与浙江潮相匹敌。可见李白是见过浙江潮的,随手捡来,不着痕迹。最后一句“涛似连山喷雪来”形容风起涛涌的凶险。

这首诗名为写景,实为写心,处处流露出李白北上的急切和恶劣天气下不可渡江北上的惆怅与焦虑。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雄伟壮阔,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扩展资料:

《横江词六首》的创作背景

此诗乃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初出蜀时所写。李协民则认为这组诗是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李白由南陵奉诏赴京途中所作,诗中“显示当时李白初受玄宗信任,急欲上到西秦为玄宗效力,大展宏图”,而“白浪如山”的横江,却阻挡了去“西秦”的道路,可望而不可及,最急人,诗人把急切欲渡的心情写到了十二万分。

其中备言横江风浪之险恶,隐含着诗人对天宝末政治形势的隐忧。安旗则认为这组诗是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天,李白由幽州归来南下宣城途中经横江浦时所作,认为横江风浪象征安禄山行将叛乱,寄寓着诗人对唐王朝危急形势的忧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横江词六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5
李白赞美钱塘江的诗句:江水水清清如许

另有:
《横江词》其四
李白

【注释】
①、海神,传说周武王梦见东海神女欲西归,对他说:“我行必有大风雨。”后来果然有疾风暴雨。见《博物志》。
②、天门,山名,由东、西梁山组成。东梁山位于当涂西南方,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两山隔江相对如门,故称天门。这句意为:汹涌的浪涛把天门山劈成两半。
③、浙江,即钱塘江。钱塘江潮水汹涌,夏历八月十八更为猛烈。此,指横江浦浪涛。这句意为:钱塘江八月的潮水比起它来怎样?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5
李白赞美的诗句:江水水清清如许

另有:
《横江词》其四
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
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
涛似连山喷雪来!

【注释】
①、海神,传说周武王梦见东海神女欲西归,对他说:“我行必有大风雨。”后来果然有疾风暴雨。见《博物志》。
②、天门,山名,由东、西梁山组成。东梁山位于当涂西南方,西梁山位于和县以南,两山隔江相对如门,故称天门。这句意为:汹涌的浪涛把天门山劈成两半。
③、浙江,即钱塘江。钱塘江潮水汹涌,夏历八月十八更为猛烈。此,指横江浦浪涛。这句意为:钱塘江八月的潮水比起它来怎样?
第2个回答  2013-01-09
横江词
浪打天门石壁开,海神来过恶风回;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第3个回答  2021-09-07
李白的《横江词其四》点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