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站火车要换火车头呢?

如题所述

铁道部将全国各地划为不同的牵引区段,各个区段长段不同。在一个火车头牵引区段结束时,而火车尚未到达终点,则下一区段将更换火车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火车头的安全运行以及司机的休息。

内燃区段和电力区段的变化是必须更换火车头的,但是加挂补机不属于更换火车头,仅仅是增加或者减少一个车头;折返区间也不一定更换火车头,例如曾经永州站就会有很多车换向运行,但是并不更换火车头,只是本列火车头摘挂后到列尾挂上继续走。

最长的电力机车交路,是上海-嘉峪关,期间在徐州、西安、兰州三次更换司机;最长的内燃机车交路,是格尔木到拉萨,不更换司机。对应的最短的电力机车交路应该是重庆-重庆南的通勤客车,仅7km,最短的内燃交路不确定。

扩展资料:

确定机车交路,实际上也就是确定机务段及其折返段的位置,其主要依据为:

1、运输的需要,即区段的行车量和列车密度;

2、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方面的考虑;

3、乘务员工作时间和机车周转的安排;

4、机车的技术性能。

 区段站的主要任务是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为邻接的铁路区段供应机车,或更换货运机车及乘务员,为无改编中转列车办理规定的技术作业,办理一定数量的列车编解作业和客货运业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车交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区段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机车交路和机车运转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4

铁道部将全国各地划为不同的牵引区段,各个区段长段不同。在一个火车头牵引区段结束时,而火车尚未到达终点,则下一区段将更换火车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火车头的安全运行以及司机的休息。

由于机车交路结束,铁道部将全国各地划分为不同长度的牵引区段,在一个机车牵引区段结束时,但列车尚未到达目的地,下一个区段将更换机车。其基本目的是保证机车和其他司机的安全运行。

技术要求和故障情况下的换挡和交路问题需要涉及机车性能、燃油承载能力(特别是内燃机车)、线路状况、司机和乘务系统的连续工作时间。

扩展资料:

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机床,早期称为蒸汽机车,具有独立的轨道运行。铁路列车按载客量可分为货车和客车,也有客货混合车。

火车是化石能源运输的典型例子。1804年,英国采矿技术员德维斯克用瓦特蒸汽机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时速5至6公里。

当时,煤或木头被用作燃料,所以人们称之为“火车”,所以一直使用到现在。1840年2月22日,来自康沃尔郡的工程师Charles Olivesik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的在轨列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火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07
铁道部将全国各地划为不同的牵引区段,各个区段长段不同。在一个火车头牵引区段结束时,而火车尚未到达终点,则下一区段将更换火车头。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火车头的安全运行以及司机的休息。
曾经更换火车头,伴随的是更换司机。在刘志军担任铁道部长后,为了减少换挂的时间,在全国铁路干线推行“长交路、跨局轮乘”制度,即火车头大量跨铁路局牵引,在必要的换乘站仅更换司机,不更换车头。
一楼所说的内燃区段和电力区段的变化是必须更换火车头的,但是加挂补机不属于更换火车头,仅仅是增加或者减少一个车头;折返区间也不一定更换火车头,例如曾经永州站就会有很多车换向运行,但是并不更换火车头,只是本列火车头摘挂后到列尾挂上继续走。
现在最长的电力机车交路,是上海-嘉峪关,期间在徐州、西安、兰州三次更换司机;最长的内燃机车交路,是格尔木到拉萨,不更换司机。对应的最短的电力机车交路应该是重庆-重庆南的通勤客车,仅7km,最短的内燃交路不确定。由此可见,400km或者500km更换机车的说法只是原则性的,实际并不这样操作。总之,更换火车头是为了安全和提高机车运用效率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