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旦的诗句,不要全诗。 元旦的来历,简介,40~50字。

如题所述

关于元旦的诗句,不要全诗的有:

1、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刘长卿《新年作》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3、宋伯仁《岁旦》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

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

元旦的来历、简介如下:

元旦的来历,可追溯到中国夏朝。在中国夏朝时产生了“夏历”,就是现在的“农历”。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岁首这天就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个早晨。

现在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30

元日——(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

参考资料: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在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现在,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30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近代: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译文:

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大家在一起举杯互相敬酒,表达着新年的祝愿,散席后众人意犹未尽,又一起品尝这胜利茶,谈论当今时事。

只有精忠才能报答祖国,如今祖国正遭外侮,烽烟遍地,没有地方去寻求一家安乐。

我们在陪都重庆载歌载舞地欢庆新年,但不要忘了延安,让我们遥祝延安解放区繁荣昌盛。

元旦的来历: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1
元旦的来历:
中国的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元旦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唐)孟浩然《田家元旦》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宋)毛滂《元日(玉楼春)》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清)孔尚任《甲午元旦》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明)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清)钱谦益《丁卯元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12-25
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起于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从汉武帝起,规定元月为正月,把这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公元1911年,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和命名。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