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控制?管理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是什么?

如题所述

控制就是按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控制工作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反复发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组织实际的活动及其成果同预期目标相一致。

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它也是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职能。 

1、确定标准

确定控制标准的原则:反映计划要求,控制关键点,体现控制趋势,组织适应性,控制的例外。

2、衡量成效

衡量工作成效的信息质量:准确,及时,可靠适用。

3、纠正偏差

分析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扩展资料

有效的控制具有以下要求:

一、适时控制 

及时纠偏,要求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反映偏差产生以及其严重程度的信息。最理想的方法是在偏差未产生之前,就注意到偏差产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偏差的产生。

预测偏差的发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经营状况的预警系统来实现。质量控制图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简单的预警系统。

二、适度控制 

1、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

判断控制程度或频度是否适当的标准,通常要随活动性质、管理层次以及下属受培训程度等因素而变化。

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

3、使花费一定费用的控制得到足够的控制收益

控制费用基本上醉着控制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控制收益的变化则比较复杂。

三、客观控制 

控制工作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促进企业活动沿着原先的轨道继续前进。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实际的。

1、控制过程中采用的检查、测量的技术手段必须能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在时空上的变化程度与分布状况,准确地判断和评价企业各部门。

2、企业还必须定期地检查过去规定的标准和计量规范,使之符合现时的要求。

四、弹性控制 

弹性控制一般与控制的标准有关。一般说弹性控制要求企业有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衡量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9

1、控制:

控制(control)就是检查工作是否按既定的计划、标准和方法进行,发现偏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由此可见,控制职能几乎包括了管理人员为确保实际工作与组织计划相一致所采取的一切活动。

2、管理控制过程的三个基本步骤:

(1)确定标准

确定控制标准的原则:反映计划要求,控制关键点,体现控制趋势,组织适应性,控制的例外。控制的标准包括定量与定性。

(2)衡量成效

衡量工作成效的信息质量:准确,及时,可靠适用。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亲自观察,分析报表资料,抽样调查,召开会议,口头报告,书面报告。

(3)纠正偏差

分析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确定纠偏的对象。悬着适当的纠偏措施:保持方案的双重优化,原有计划的影响,注意消除疑惑。

扩展资料:

控制的类型: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也称事前控制或预先控制:实际工作开始之前,通过最新信息或经验教训,预测,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可防患于未然,对事不对人。是在问题发生前作出预测,防止问题在随后的转换中出现。预先控制集中注意进入组织的各种资源或工作的投入。预先控制的侧重点在于预先防范。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也称事中控制、现场控制或同步控制。在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管理者亲临现场,所实施的控制。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过程控制的侧重点在于及时了解情况并予以指导。

3、事后控制

当系统最后阶段输出产品或服务时,来自系统内部对产生结果的总结和系统外部顾客与市场的反应,都是在计划完成后进行的总结和评定,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但可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以及系统持续的运作提供借鉴。更好的把握规律,员工考核。事后控制的侧重点在于矫正偏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控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1-14
控制是对员工的活动进行监督, 判定组织是否正朝着即定的目标健康地向前发展, 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采取矫正措施.
1)事前控制。指组织在一项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所进行的管理上的努力。它主要是对活动最终产出的确定和对资源投入的控制,其重点是防止组织所使用的资源在质和量上产生偏差。
  (2)事中控制。在某项活动过程中进行的控制,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始终给予指导和监督,以保证活动按规定的政策、程序和方法进行。   (3)事后控制。它发生在行动或任务结束之后。这是历史最悠久的控制类型,传统的控制方法几乎都属于此类。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基本步骤为j:标准的建立、绩效目标的确定、偏差的纠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