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我国《婚姻法》对待婚约持什么态度?

如题所述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所做的事先约定。我国法律对待婚约的态度是:
1 婚约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是否订立婚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但订立婚约必须双方自愿。
2 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不产生必然结婚的法律效力,法院不受理婚约履行之诉。婚约的解除也不需经过法定程序。双方同意解除婚约的,可自行解除;一方要求解除婚约的,只需向对方做出意思表示,不必征得对方同意。
3 对于因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起诉到法院的,法院应当受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4
婚约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所做的事先约定。订立婚约的行为被称为订婚。在中国古代,婚姻大多为父母、尊长包办。订婚是嫁娶的必经程序,对男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悔婚者须按律科刑。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贯彻婚姻自由原则,我国1950年、1980年及2001年婚姻法对婚约问题均未作规定。在我国,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婚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婚约的解除也不需经过法定程序。婚约只有双方完全自愿才能履行;双方同意解除婚约的,可以自行解除,不需他人同意;一方要求解除婚约,不必征得对方的同意。而对于因婚约引起的财物纠纷,起诉到法院的,法院应当受理。
第2个回答  2013-01-14
婚约是一种民间行为,应出于自愿,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