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地震中最最最最最感人的两则故事!!!

作为悼念在四川大地震中遇难的人们,找出他们最真实的、最感人的抗震救灾的故事吧!~
要最新的报道!~

两则就OK了!~

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 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我无法想象这在电话中已经如此惊心动魄的情形在当时是怎么样一个悲壮的场面,我只知道这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在,在震中地区,这样的事情还在重复的发生着,就在今夜,我坐在舒适的房间内,第一次意识到我是否应该做些什么,虽然我不可能到现场去,但是我是否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于是我眼含着眼泪,首先发了这一篇博文,我知道这篇博文无法带来什么实际的帮助,但是,这是我想到的最便捷的,我所能立即做到的第一件事情,一篇文虽然没有力量,但是至少我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件事情。只有完成了第一件事情,才有第二件,第三件。
天佑中国,人间有爱。朋友们,无论你们身边有任何的条件,只要是能帮助灾区的,希望我们都马上付之行动,莫以善小而不为,一篇文章,一元捐款,都是一种支持,2008注定是荣耀与灾难交辉的一年,灾难的是中国人的土地,荣耀的是中国人的心。

棉被当救生绳 妈妈胸前护儿逃生
李奎年仅20岁的儿媳妇才初为人母100天,面对巨大的灾难,母爱的天性使然,让这个年仅20岁的年轻妈妈爆发出了惊人的魄力与果敢。前天下午,她本是抱着刚满一百天的儿子和其他6个亲属去中医院探望刚做妈妈的堂嫂,就在中医院天摇地动即将被撕裂成废墟的千钧一发之际,她抓起旁边病床上的棉被,撕成一条条的布条,然后系成救生绳,一头系窗户,一头利索地把怀中的儿子捆在怀中,爬出5楼妇产科病房的窗户,顺着救生绳往下滑,她和儿子都顺利逃生。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那个老师呢?”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告诉记者,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还有http://feifan.myhbcms.cn/article/ef/233.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8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008-05-18 15:29年轻女老师用生命保护学生 身体断成两截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向倩的父亲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学副校长,他悲痛欲绝:“我可以理解,作为教师,应该这样!应该这样!”
纸媒的消息,截至5月13日21时08分,四川汶川地震死亡人数已超过1.2万人,仅四川省已有12000余人遇难,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入院伤员近7000人,而处于震中区域的约6万人仍杳无音信。而而刚刚从网上得知,遇难人数已经达到14866人了。血泪之地,生民之哀,家国之痛。当数以万计的生命失去了迂回与生还,也同时将我们所有人带向了悲伤与疼痛。

天灾无情,人间有情,关键时刻见真情。面对这次大灾难,面对不断攀升的死亡数字,我们心中涌动的着巨大的悲痛。但面对灾难,我们不能只有悲痛,我们必须万众一心,抗击天灾!灾害面前,我们看到下至庶民,上至总理,无不体现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温总理亲任抗灾总指挥,到现场后,开会、部署、喊话,胡锦涛总书记召开了政治局会议,把抗灾救灾作为全国全党最大事情来抓;部队出动了,交通阻断,他们就连夜徒步赶往震中,只为早一秒投入救灾;全国人民出动了,捐款捐物越来越多,无偿的爱心越来越多;白衣天使门出动了,农民工也出动了,下岗工人也出动了……一切都是自发的,都是这么感人,都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力量。

灾害面前,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平时“不起眼的小人物”—— 5月12日,成都武侯区的林荫街献血屋,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23点20分,一位50来岁的男子风趣地说:“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我是个下岗工,没有钱就‘出点血’嘛。”

或许,我们平时并没有看得起这样的下岗工人,或许我们还曾经认为这是些“低素质”人群,或许平时我们见到他们,只是看到了一个穷人……可是,在“没有钱就‘出点血’嘛”这样朴素的话语中,我们恍然大悟:这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富有同情心,富有责任心,富有爱心……总之,这比所有的豪言壮语都更加的震撼人心。

与之可媲美的,是另一则报道:在成都新光华街,有一批由白衣天使守护的帐篷,里面住着46个产妇和婴儿。一个中年女性医务人员,从下午地震开始就忙着搭帐篷,安置病员,直到晚上10点还没有回家,记者问:“你有孩子吗?”她的鼻子一下子酸了,说:“有,在学校,地震到现在还不知道孩子的情况怎么样。”她终于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记者问她叫什么名字?孩子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学校?她摇摇头都不做回答,抹一把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之中。

还需要我们说什么吗?“儿是娘的心头肉”,在地震来临之时,性命是多么的脆弱!学校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有消息说,在这次地震灾害中,已经有许多校舍倒塌……那么,作母亲的,此时最担心的,当然就是自己孩子的安危。可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却一直在救护站忙碌,甚至连自己孩子的信息都顾不上打听一下!“博爱”之伟大,惊天地,泣鬼神!

地震发生之后,让我们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力量,让我们看到武警战士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党员干部的力量,更让我们看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力量——无论是下岗工人还是那位不知名的护士,他们都是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灾,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众志成城。从这些感人的细节中,我看到了人性之光,看到每一个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亲情,看到了抗灾救灾的力量。正是有了这一切,我们才更加有信心夺取地震救灾斗争的胜利。
第2个回答  2008-05-24
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灾后重建,每一个四川人,每一个中国人表现出来的都是最真实,最感人的故事
第3个回答  2008-05-24
四川感人故事2008-05-18 19:08 当风雪阻断归路 我们彼此取暖
当主权面对挑战 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 我们义无反顾
当病毒吞噬生命 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 我们竭诚互助
当震撼撕裂大地 我们开山辟路
加油中国!
勇敢面对磨难
挺起中国人的脊梁!
灾区的每一分每一秒发生的故事都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收集发生在灾区的感人故事
聚集民族力量,
祝愿国家兴旺!

第一篇地震感人故事:英雄母亲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当朋友告诉我这件事的时候,我,一个男人,哭了,我们公司的同事都哭了!如果你不哭,那算你英雄!世间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孩子,当你长大了,希望你还能看见这条短信,看见当时你的妈妈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在怎样的环境下,给你写这条短信的,希望你能铭记一生!

第二篇四川地震感人故事:初三学生马健双手刨废墟救出女同学

初三男孩手刨4小时救出女生
2008年05月15日04:40 京华时报
昨天,直升机进入汶川县,映秀镇部分灾民成为该县最早得到救治的幸运者。昨天下午,在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部,映秀镇漩口中学学生、13岁的女孩向孝廉讲述了她的求生经历。

压在水泥下我想看一眼爸妈再死

地震前,向孝廉是漩口中学初三5班的学生,现在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她说,地震发生时自己在3楼的教室上课。“当时化学课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突然整个教室晃动起来。老师慌忙喊我们跑,我们就争相往门外涌。”在走廊上时,她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跑到一楼时,就有楼顶的水泥倒下来,噗的一下压在她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向孝廉第一次醒来,迷糊着没有知觉,但能从缝隙里看到外面的亮光,之后又没有了知觉。第二次醒来时,天已经黑了。“我那时非常想念爸爸妈妈,我想,我得看他们一眼再死。想到这里,又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刨出了我双手血肉模糊

向孝廉是被同班同学马健喊醒的。“他在外面喊,孝廉,你在哪里?我就醒了。他一再说,你要坚持,你要坚持……”向孝廉身上压着厚厚的泥土和水泥块,马健就用双手在外面刨。“我哭着告诉他,马健,你别走,如果你要走,就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后来向孝廉又慢慢昏过去,马健就在外面喊:“坚持!坚持!”向孝廉再次醒来,发现脚和手都被压得严严实实,就对马健说:“你使劲拖,别怕把我的手和脚拖断,只要头不断就行。”

大约4个小时后,马健终于把她刨了出来。这时,马健的双手血肉模糊。“他抱着我,我们痛哭起来。紧接着他就背着我向学校大门口走去。刚走到门口,先前我被压住的地方旁边一堵墙壁突然倒塌。如果晚几分钟,我还会连累马健,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

讲到这里,她突然说道:“记者叔叔,你们报社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没有他,我的命就没了。”

千万别截肢我还要养活父母呢

医生说,向孝廉的右手臂和左脚都可能被截肢。下午6点,她被送进了手术室,离开病床时,她向记者招呼说:“叔叔,祝我幸运吧。我叫向孝廉,我爸爸名叫向忠诚。忠诚孝廉,我们的名字取得好吧?我家在农村,非常贫穷,哥哥是个残废。记者叔叔,你帮我告诉医生,千万不要给我截肢。我最崇拜丁磊,我想以后像他那样挣很多钱。截肢了,我怎么去养活父母呢?”

第三篇四川地震感人故事:女乞丐

一个女乞丐,衣衫破烂,面色饥黄,萎缩在街道角落,
看起来很久没有吃过东西了。
她面前的破碗里,空空的,没有食物,也没有铜板。

这时候,一个路人,看着她可怜,
扔了一个铜板给她;
这个女人,拾起铜板,飞快的的跑开了。
大家都以为她饿坏了,一定买吃的去了。

她跑到一个酥油店,
用唯一的铜板买了一碗酥油。
然后快步走到寺庙,把它供在了佛主前,
点燃了一盏光明的油灯。

庙里的住持看见了,对小和尚说,
这盏油灯,永远不会熄灭…

第四篇 四川地震感人故事:都江堰聚源中学学生讲述地震经历

A 生死关头小姐妹握手挺过来

在省急救中心外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内,受伤严重的都江堰聚源中学初三一班学生黄月一直拒绝进入室内病房治疗,地震的恐怖和被埋在地下4个小时的阴影,令她对封闭的房屋感到恐惧。

黄月告诉记者,他们班在教学楼三楼,有60多名学生,地震发生时正在上政治课。“突然教室左右摇晃,墙上和地上突然裂开一条缝,老师一下就掉下去了,紧接着我和其他同学也掉了下去。”转眼间,整栋教学楼就垮成一堆砖头。被埋在废墟中的黄月感到头上和腿上被重物压着无法动,就试着移动手。四周一片黑暗,她感到头上血流下来。呛人的灰尘过后,她开始呼喊王超、张杨等同学。这时,她听到张杨也在呼喊她。黄月说到这里。张杨离她很近,她伸手向张杨的方向,拉住了张杨的手,就这样,两只手紧握在一起,一直到被救出来。

黄月问张杨:“我们会不会死?”张杨说:“不会。”两姐妹互相鼓励说:“我们要尽量活下去。肯定有人来救我们的。”因为受伤较重,失血过多,黄月中途晕过去,张杨一发现黄月没说话,就使劲摇她的手:“黄月,你要坚持啊,一定要坚持,我们要一起出去。”

下午6点左右,操场上救援的人员已经很多,一些机械设备也调集了过来。已经救出5名学生的黄守建发现了张杨,当他和其他家长将张杨从废墟中往外抱时,发现张杨紧紧抓着她女儿的手,一道横梁横在她们头上,救了她们的命,两人成功获救,张杨受伤较轻。昨晚,黄月被送到位于成都的省急救中心,经过检查,黄月没有生命危险。

B 藏在桌下挖出气孔得救

同样是聚源中学学生的谢屿事发时正在三楼上化学课,地震突袭,他马上钻到课桌下面躲藏。然后轰的一声,他脚下一空就落了下去。谢屿被埋在废墟下,一条横梁砸下下来,幸而被桌子挡住。只是他周围的空间已经密闭,空气越来越少,他感到胸闷,呼吸困难。谢屿开始用手摸索,终于找到一处较软的沙石,便用手使劲抠挖,幸运地挖开了一个直通外面的小洞,不仅可以通空气,还让他有机会将手伸出废墟外,最终被救援者发现。本报记者陈刚刘晋川

第五篇 四川地震感人故事:英语外教带领学生逃出瓦砾堆

本报讯(锦公宣记者吕纪元)昨日中午,一个在督院街派出所附近某宾馆与服务员争吵的外国人引起了社区民警李海波的注意。李海波发现,这位欧美裔中年男子满头是灰,只背着一个简易的包裹。李海波立即用英语向外国朋友询问,得知他竟然是从都江堰地震灾区瓦砾中逃出来的!

昨日下午,本报记者在督院街派出所见到了这个外国朋友。他叫Dane,澳大利亚籍,四年前来到成都,在都江堰“光亚学校”担任英语外籍教师。他说,前日下午2时28分,上课不到十分钟,地面突然开始摇晃!Dane老师立即大声叫:“Desk!Desk!”部分学生立即会意,钻入课桌下躲起来。等29名学生都躲起来后,他最后一个钻下讲桌。这时,天花板断成两半坍塌下来!“Follow my command!”强烈的震感刚刚停止,Dane老师就带着学生跑下了位于3楼的教室。Dane无奈地告诉李海波,他看见在慌乱中有2名学生从2楼跳下, 1名学生从5楼跳下,生死未卜。

Dane和学生们逃生后,在附近的足球场上度过了一夜。由于护照被瓦砾掩埋,Dane无法顺利住宿。李海波得知详情后,立即帮助Dane核实了身份,一张Dane护照的复印件递到了他的手中。

第六篇 四川地震感人故事:伟大的父爱 - 凭着一双手父亲硬是刨出独生子

本报讯(记者钟宇)“病人呢?病人在哪里?”看着面前生龙活虎的小男孩,副主任医师唐平简直无法相信他就是在废墟中埋了4小时的病人。12日晚10时左右,这位“神奇”的病人出现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该病人名叫王克(化名),是都江堰聚源中学的一名学生。

“以后你要好好报答XX爸哦,没有他你可能就完了。”在急诊科,几乎每一个得知王克被救经过的人,都这样对王克说。原来,12日下午,王克父亲得知独生子所就读的学校校舍发生垮塌后,不顾自己安危,立马骑上摩托车向都江堰方向飞奔而去。到校后,王爸爸径直来到儿子平时上课的教学楼前。此时,教学楼已被夷为平地。王爸爸双腿跪在地上,用双手狠命挖着,经过4小时的努力,终于挖出了儿子。令人称奇的是,儿子居然毫发无伤。王克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王克被埋4小时没有受伤,可能是地震时他站在墙角或者比较有利的位置,被埋后又有足够的氧气进行呼吸的缘故。

第七篇 四川地震感人故事:牵挂女儿母爱让她咬牙坚持

本报讯(记者钟宇)13日,中午时分。成都西区医院一楼过道上,来自都江堰的杨兰英正躺在医院急诊科搭建的简易病床上,满脸的尘土,身上披着已经变成泥巴色的大衣,缭乱头发间还夹着细小的石头碎片,仿佛正向我们诉说着昨天经历的劫难。

“当时我正在都江堰中医院5楼住院。之前进行了子宫瘤手术比较成功。”杨兰英说:“突然就觉得地在晃,还没反应过来,头顶的天花板就砸下来了,一阵眩晕,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可能是下午6点才渐渐有了意识,隐约觉得透过那些压在我身上的石头,外面好象传来呼喊声。但是我却不能动弹啊,当时真觉得绝望了,就想放弃了。但我就想,我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了,我还有两个女儿啊,我不能够让她们没有妈妈啊。”杨兰英说,是母爱,让她从地震发生一直坚持到晚上8点,直到被救援人员发现。
第4个回答  2008-05-27
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