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两国冷战时期的经济利益冲突是什么

具体的比如争夺资源啊 把对方拖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上的优势啊 成功争夺世界霸权会给本国带来什么优势
或者说双方的不信任 相互恐惧对方发起战争 所以促使冷战的发生造成军备竞赛 满意问题有追加

经济因素我们出来具体讲:

一战爆发之后为什么再次出现二战?---因为产能与消费的矛盾无法解决,剩余的产能只能倾斜向军工产业---而军工产业的回报只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或者是冷战争的威慑方式,这在核武器时代得以实现,例如广场协议)因此,市场最为狭小,资源不足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不得不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危机。而苏联得力于对自己的农民的压榨,则短时间避免了这个问题。而美国,则通过后期参与战争,刺激战争需求,发行巨额债券,才摆脱了危机。可以说,如果不找到解决方法,三战不出20年还会爆发。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个危险,美国才重建了世界贸易体系,来确立一定的分配原则来防止贸易壁垒和其所导致的战争。然而,贸易体系讲究自由竞争,对于先崛起的老牌强国非常有利,而后起的苏联的产品质量无法与欧美竞争,参与这个体系极其不利。然而,苏联仍然需要市场,所以在经济上,需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即中国和东欧,这种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做法,无疑难以避免与美国的矛盾---而后期更是造成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矛盾---例如罗马尼亚之类的国家通过部分参与国际市场而获利,从而开始偏离苏联的控制。而我国更是直接进入了自由贸易体系---苏联尽管获得了小部分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在30年之后(即70-80年代),非但没有赶上欧美质量标准,反而进一步的落后,故而苏联的崩溃,经济因素很大---殖民地无法维持---最后不得不通过武力维持---而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则暴露了其虚弱的本质,最终轰然倒塌。

说了这么多,您看着可能觉得有点乱
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也是英国势力收缩的结果,本来应该是3极格局)
而两极格局仅仅是冷战爆发的原因之一-----美苏争霸这个词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名词
因为在冷战过程当中,双方没有真正的去夺取所谓的霸权
美国的目的,我在前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维持自由贸易
苏联需要保持自身的安全---既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上的,更是经济上的
所以苏联领导层并没有毁灭美国,或者是取代美国的势力和野心----正如凯南在"长电"中所说----美国占据着日本,西欧和北美三大工业基地,而苏联只有一个,是无法击败美国的
所以美国仅仅对苏联采取遏制策略,而苏联也采取保守的方式----没有真正大力支持过希腊的反对派以及西欧的反对派

而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
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
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
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冷战更深层次的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6
鄙人来帮您回答吧,鄙人对冷战史方面非常在行,百度知道上大部分关于冷战的问题皆是鄙人回答的,鄙人一向坚持原创手打,希望阁下尊重

首先,阁下的提问有些混乱---鄙人稍作总结下,阁下一方面希望了解有关于冷战的经济因素,但是也希望了解冷战爆发的其他原因,那么鄙人就索性全面的讲讲冷战爆发的原因吧

其次,鄙人喜欢结合自己的观点和传统历史学派,修正历史学派和后现代学派的各种观点来解释美苏冷战问题,而不会简单的把某个教科书或者学派的偏见灌输给阁下,希望阁下注意

要想解释两极格局以及冷战的成因,先得从二战后一些列的历史事件来入手,而分析完事件后,我在尝试总结其背后的推动因素

二战后美苏的暗地里的分歧很多,而表现出来的其实也不少,我简单的举一些双方的例子(经常写冷战论文,太熟悉了)

1,波斯坦会议上,斯大林承诺在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搞选举,但是斯大林并没有进行公平的选举。这一点引起了美苏在东欧及巴尔干问题上产生一些列冲突。但是斯大林在1944年和丘吉尔曾经搞过一个百分比协定,他认为自己的行动符合该协议。

2,战后苏联违背了1943年的协议,没有从伊朗及时撤军,反而试图强迫伊朗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引发英美的不满。而苏联对希腊游击队的影响使丘吉尔感觉大英帝国无力维持巴尔干利益,希望将美国引入---于是他去杜鲁门的家乡做演讲---铁幕演说----导致杜鲁门在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对希腊和土耳其提供巨额援助(4亿美元)来预防极权主义威胁(没有明确指出是苏联)

3,美国其后于1948年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提供经济援助,销售美国产品,防止苏联渗透欧洲西部。苏联和东欧国家本也被邀请参加该计划,但是被要求提供经济数据,遭到拒绝。斯大林随即建立东欧的经济互助会(COMECON)和工人情报局来反制美国。

而且对苏联看来,东欧的控制涉及苏联的安全问题,苏联在遭到德国两次入侵后急需缓冲带
而美苏冲突的一大核心问题就是德国问题,尽管波斯坦会议通过分割德国成为四个占领区。但是斯大林本身想让德国中立化(就像奥地利),因为西方国家占领德国的工业区部分。但是与美国产生了冲突,斯大林制造柏林危机,通过空中封锁希望促使美国妥协,以失败告终。随后,美国直接建立西德政府,而斯大林扶持东德来回应---导致1949年北约建立

北约建立之后直接在朝鲜半岛投入实战,体现出美国的遏制战略(由坎南于' 长电"中首次提出)。双方直接开始进行代理人战争。1955年苏联建立华约组织,欧洲彻底分裂成两大武装集团----随即矛盾扩展到全世界----两极时代开启

以上是一些事件,原因我在下面具体分析

第一,二战后,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和亚洲的日本被打垮,大英帝国实力虚弱,使欧洲和亚洲出现了权力真空,而美国在二战中远离主战场,损失很小,俄国击败了德国,占领了东欧,威望很高,这两个国家就成为了超级大国,趁机填充真空地带,爆发了冲突

第二,美苏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斯大林希望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美国则希望建立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后面我具体讲经济因素

第三,在安全问题上,两国看法差距很大。俄国占领东欧是畏惧日后德国的重新武装,希望获得缓冲,却被认为是扩张行为。苏联认为北朝鲜进攻南韩是内部问题,而美国认为是国际问题等等

第四,美国的军工复合体在战后为了自身的利益,有益挑拨事端,制造危机感,利用斯大林的多疑了维持美国的军事开支,为自身牟利

经济因素我们拿出来具体讲:

一战爆发之后为什么再次出现二战?---因为产能与消费的矛盾无法解决,剩余的产能只能倾斜向军工产业---而军工产业的回报只能通过发动战争来获得(或者是冷战争的威慑方式,这在核武器时代得以实现,例如广场协议)因此,市场最为狭小,资源不足的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不得不发动战争,来解决经济危机。而苏联得力于对自己的农民的压榨,则短时间避免了这个问题。而美国,则通过后期参与战争,刺激战争需求,发行巨额债券,才摆脱了危机。可以说,如果不找到解决方法,三战不出20年还会爆发。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个危险,美国才重建了世界贸易体系,来确立一定的分配原则来防止贸易壁垒和其所导致的战争。然而,贸易体系讲究自由竞争,对于先崛起的老牌强国非常有利,而后起的苏联的产品质量无法与欧美竞争,参与这个体系极其不利。然而,苏联仍然需要市场,所以在经济上,需要建立自己的殖民地---即中国和东欧,这种和美国分庭抗礼的做法,无疑难以避免与美国的矛盾---而后期更是造成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矛盾---例如罗马尼亚之类的国家通过部分参与国际市场而获利,从而开始偏离苏联的控制。而我国更是直接进入了自由贸易体系---苏联尽管获得了小部分的市场,但是其产品在30年之后(即70-80年代),非但没有赶上欧美质量标准,反而进一步的落后,故而苏联的崩溃,经济因素很大---殖民地无法维持---最后不得不通过武力维持---而阿富汗战争的失败,则暴露了其虚弱的本质,最终轰然倒塌。

说了这么多,您看着可能觉得有点乱
两极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也是英国势力收缩的结果,本来应该是3极格局)
而两极格局仅仅是冷战爆发的原因之一-----美苏争霸这个词汇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名词
因为在冷战过程当中,双方没有真正的去夺取所谓的霸权
美国的目的,我在前面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维持自由贸易
苏联需要保持自身的安全---既有军事上的,也有政治上的,更是经济上的
所以苏联领导层并没有毁灭美国,或者是取代美国的势力和野心----正如凯南在"长电"中所说----美国占据着日本,西欧和北美三大工业基地,而苏联只有一个,是无法击败美国的
所以美国仅仅对苏联采取遏制策略,而苏联也采取保守的方式----没有真正大力支持过希腊的反对派以及西欧的反对派

而两极对峙的格局对世界的影响十分巨大,这种情况也是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冷战导致了全球性的两种次级文化大规模扩散----也就是两种意识形态的传播,而且也侧面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主义的泛滥
美苏两国的对峙加强了全球贸易联系(在两大联盟的内部),国家的权力开始下降----例如韩国,北约成员都相对放弃了一定的军事权力
在欧洲的对峙推动了西欧一体化和欧盟日后的建立
日本在冷战中得以经济崛起----冷战的大规模订单和工业扩散效应导致东南亚的一些列国家的经济发发展
而苏联奉行列宁主义,支持非洲民族运动,瓦解了数百年的殖民地制度

冷战更深层次的影响,我有两篇原创文章, 您可以参考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维京继承人胡侃帝国之命运
http://hi.baidu.com/heirofviking/item/6f4d7210ae61c78c89a9560d

(原创超长篇 文明的危机----简述世界新秩序(上)和(下)
http://hi.baidu.com/heirofviking/item/1bc0ffdc40a1a7de251f4091

http://hi.baidu.com/heirofviking/item/3e0decc95a166d1150505832

另外,鄙人另著有一篇详细讲述一战成因以及德意志的外交困境的长文

崛起之后的彷徨---德意志帝国的外交政策1871--1914
http://hi.baidu.com/heirofviking/item/ea1d0b093821d4dddce5b033

希望阁下满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04
首先声明,是转的,但我觉得对楼主可能有帮助。。。

在分析利益冲突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强调以下什么是美苏冷战,以及为什么是冷战而不 是热战,当然也是从利益的角度。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后不久,美国在科技创新、新技 术的应用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方面都迅速赶超欧洲, 引领着全球的资本垄断化。 特别是在一战 后,欧洲整体实力下降,美国利用战争大发横财,纽约一跃超过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而此时苏联在经历卫国战争和早期的外交努力后,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国外环境相对缓和, 开始放手国内的经济建设, 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五年计划”使得国内经济特别是 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从上可知,在二战前,美苏的 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两位, 并且综合国力也位居前茅, 两者都拥有强大的生产力和争夺霸 权的实力。二战使得西欧列强损失惨重,实力大损,在世界范围的势力迅速萎缩,并且,英 法等国忙于对付战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自顾不暇,无法与美苏的任何一方对抗。与此 相反,美国大发战争财,在战后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同时在盟军中 其了主导作用,并建立了一支规模约一千一百万的强大的军队,拥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且是 当时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些都为美国称霸奠定了基础。而苏联联方面,除对外援助外, 与美国有着惊人的相似。 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要战场, 苏联对于二战盟国的胜利作出极 大的牺牲和贡献,并帮助解放了东欧国家,其国际地位大大提升。再者,苏联在二战中也建 立一支同美国规模相当的军队, 在东欧各国及亚洲地区保有驻军, 并且获得了最大份额的战 争赔偿,战后经济恢复较快,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从此以后,形成 了东、西两大集团。这两大集团由于政治信仰不同,而处在相互敌视状态。由于双方军事力 量都非常强大,拥有几百万军队和数万核弹头,运用这些军事力量,就可以将地球彻底消灭 好几次,所以谁都不敢动用军事力量来发动战争。简而言之:美苏在二战后都实力大增,两 国皆想争夺世界霸权获得更多利益。但是,他们都想削弱对方直到搞垮对方,所以就动用除 军事行为以外的一切手段。这包括:经济封锁、政治供给、颠覆破坏、军备竞赛等。虽然两 大集团之间没有直接响起枪炮声,但是,实际上他们却处在一种战争状态。美国参议员伯纳 德巴鲁克将这种状态称为“冷战”,以区别动用真枪实弹的“热战”。 之所以采用冷战的方
第3个回答  2013-05-05
阁下是在答一道政治题吧,题目实际很大。给你列个纲,你顺着发挥吧。
首先,美苏两国各自形成一个集团,互相很少有经济往来,因此,总的来说政治角力是主要的,经济冲突表现不多。
冲突主要在石油上。在中东双方都进行了谨慎而又积极的努力。美国主要照顾以色列,但同时也拉拢沙特等国。苏联则根据“敌人的敌人是我的朋友“的援助随时调整战略目的。几次中东战争中,反以力量武器来源多数来自苏联。
由于苏联石油完全自给,还能出口,双方争夺的是石油定价权,美国曾经长期压制石油价格以便打击苏联石油出口所得。但是中东国家反感以色列,也曾联合抬价,报复美国,导致经济危机。
美苏谁能拖垮对方,当然就争得了世界霸权,政治经济收益都会很多。比方说现在美国要制裁谁,要滥发货币,这都是一超独霸的好处。
美苏都想当老大,当然互不信任。所以军备竞赛,由于都有毁灭对方的核力量,所以只能“备着”这就是冷战。
第4个回答  2013-05-04
石油、、、!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他们的利益是有冲突的,在文化,政治主张,经济有利益冲突,也就说谁都想领导世界,老大的意思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