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住房从古至今的变化写个解说词

要求在两三百字左右即可

上世纪70年代,家乡的大多数农村住房还是那种泥坯房,这种房屋虽然冬暖夏凉,但遇到潮湿的天气,房屋的腐朽与坍塌的可能性就无形增大。特别是泥土对墙壁腐蚀隔离不太好,每当下雨或雨水浸泡,墙壁上都会生出一层厚厚的碱花。

进入80年代后期,农村住房出现了石头地基和砖柱。这在房屋的隔碱性上迈出了很大一步。而这一时期的房屋建设,也已不光只是注重住房的保暖性与挡风,也渗入了一点美感因素。比如,很多农村住房在前门的顶方在水泥平面上雕刻了一幅幅图画作为装饰。虽然那种画工艺并不算精美,但已经摆脱了过去只是单纯建筑的用途,而有了审美理念的加入。我记得,这种图画装饰还成为80年代后期农村住房一个鲜明的特点。在进入90年代后,房屋的建筑,在审美理念上又有了进步。比如在廊坊的修建上,廊坊顶部多用木制的雕花镶嵌而成,然后被刷上各种艳丽的彩漆,有的画龙画凤,有的画牡丹、百合、菊花等各种花型图案。有的甚至是一幅大型的春游图。这些画在工艺技巧上并不算高,但在作为住房的审美意识已算是进步了。因为毕竟是在农村,这些画艺只是作为传统工艺水泥匠人的一种附带技艺,就像有的人家修了廊坊,但对廊坊廊柱上的雕刻并不刻意。后来,这种木制雕花还被广泛用在前门的门楼上,大有对古风建筑仿建的意味。

到90年代和后期21世纪初,砖混房已经出现。地板也从过去的土压、砖地,变成混凝土打制。光滑度及平整性 较以前已经明显不同。在房屋的修建上,有堂屋(即上房)左右带侧屋外带伙房(以前是没有侧屋的),而且堂屋前带有门庭。在材料的使用上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已经很少用木制品,除过屋顶的房梁和檩木及门窗。甚至在有些地方门和窗也已被钢窗和钢化门代替,墙角柱体已由过去的砖柱改为钢筋混凝土,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房屋的抗震性和使用的耐久性。

现在的农村住房,尤其是近几年,在政策引导下,那种欧式小康住宅已经成为当今农村房屋建设的一个模式。这种房屋的建筑特点是有效利用了建筑面积,以及隔寒保暖性,和牢固、审美意识上都有了很大进步。房屋建筑不仅美观,而且从牢固性和抗震性、整体性上促进了农村住房的改进。特别是在近些年,在党的政策的引导下,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手中有了钱,很多地方已经开始修建这种欧式风格的小康住宅。今去两年,有些农村还开始修建农村住宅楼。特别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农村,已经表现出对住房质和量的要求。一些乡镇还出台了措施,通过政策资助,帮助农户筹建小康住宅楼。

如今,农村的小康住宅楼也是林林总总地屹立在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就像一些星星点点闪烁在大地上的宝石,把这片大地装扮得更加美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