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个游牧民族是哪一个???

如题所述

中国最后一个告别游牧生活的民族———敖鲁古雅乡鄂温克族猎民
使鹿部鄂温克族是中国北疆唯一现存的以饲养驯鹿和狩猎为生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在2003年前,生活在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乡里和周围的深山密林中。

使鹿部鄂温克族人口虽少,但他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并有着他自己的悠久历史和传
统文化。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由于频繁的迁移,历史上人们对他们认识不尽相同,唐代称
“鞠国”;十三世纪蒙古人称“兀良哈”;明朝修的《全辽志》记载:“北山野人”;清
朝称“使鹿部”;俄国沙皇政府称他们“通古斯”;日本进入东北叫他们“雅库特”;汉
人称鄂温克猎民为“栖林”。鄂温克族猎民从古至今,一直自称“鄂温克”,意思是“住
在大山林中的人们”。1957年国家和政府根据他们的意愿恢复和统一了鄂温克族猎民的名
称“鄂温克”。

使鹿部鄂温克族人自古以来就是居住在大山林中的狩猎民族,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变
化,相当一部分人走出了山岭森林,迁居到草原和靠近山区的河谷地带。内蒙古根河市敖
鲁古雅乡的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则依旧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靠原始的狩猎方式生活,是
当今使鹿部鄂温克族最带有本民族特色的一个部落,并以“使鹿部”著称于世。据考古学
的人类学研究,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的先人大体分布在贝加尔湖周围。1658年俄军侵入贝
加尔湖使鹿部鄂温克族人和布里亚特蒙古人住地,迫使他们迁移到了额尔古纳河沿岸。由
于驯鹿的特殊习性,决定了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必须寻找人烟稀少而苔藓、石蕊丰富的地
方。额尔古纳河沿岸的原始森林正是游猎、饲养驯鹿的理想地方。各种松树、黑桦、白桦、杨树、柳树、柞树等树木,林下生长着数不清的中草药材和奇花异草,还有可食用的都斯、红豆、水葡萄。稠李子、黄花菜、蘑菇等,林中栖息着鹿、犴、熊、野猎、狍、獐、水獭、狼、猞猁、山狗、狐狸、灰鼠、雪兔等野兽及飞翔在林间的鸟类,游弋在水中的鱼类,是猎民的天然财富。他们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中,穿兽皮吃兽肉。住“撮罗子”受外界影响很少,处于一家一户或以氏族公社为单位靠自然支配丰欠不定的狩猎生产,用猎物同外界换取生活用品。

敖鲁古雅乡鄂温克族现有200余人,直到1940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仍外于原始社会末
期,在信仰上猎民主要信萨满教。萨满教是原始社会后期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猎民们认
为萨满是人神之间的“使者”主要是为人治病、卜问神灵、跳神驱鬼、祈福免灾、保证狩
猎丰收等。萨满教没有经典教义,没有共同的创使人,没有庙宇、宗教活动也无严格的程
序,主要是通过萨满口传身受,世代传承。在信仰萨满教的同时也受到东正教的影响,起
俄式的名字,坟墓上立十字架等。在传统的婚姻上是同辈份的一夫一妻制的氏族外婚,寡
妇可再嫁。以血缘关系组成家族公社“乌力愣”。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物
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鄂温克族猎民过去以扎枪、弓箭和燧石枪狩猎,约在1906年传入俄式
“别力弹克”快枪,使狩猎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在他们的狩猎中桦树皮船和滑雪板的使
用也占有重要地位。敖鲁古雅乡鄂温克族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鄂温克语敖鲁古雅
方言,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文学艺术还是相当丰富的,不论是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还是工艺美术、绘画、雕刻等。民间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猎民男女老少均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的造型艺术有:桦树皮器皿工艺、木制器皿工艺、刺绣、雕刻、岩画、绘画、建筑、萨满教美术等,其中桦树皮器皿有:碗、盆、针线包、水桶、桦树皮篓、桦树皮船等,制造的形状大小各异,装饰风格独特,创造出了独特的“桦树皮文化”。

经过不断的历史发展,敖乡人民的自然生态意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为了减少人
为对自然生态的损害,早已开始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上也由从前的单一狩猎向养
护猎相结合的多种经营方式转化。

80年代以后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生活条件又有了很大的改善,定居使他们观念也相应
的有所改变。定居点的房屋基本上是俄式木刻楞房屋,卧室、会客厅、餐厅、厨房、压力
井、取暖设备等生活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电视、电话、音响等现代化家电取代了那些作
工精巧的“桦树皮文化”。定居点上有学校。商店、医院、文化站等综合服务设施,交通、通讯等都非常便捷。这种延续数千年的驯鹿文化正诼渐走向消亡,逐渐定居使猎民结束了长期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

使鹿部鄂温克族猎民在敖鲁古雅乡时,是属于半猎半定居状态。自从2003年后,迁移到内蒙古根河市才真正实现了定居。这虽然是历史的进步,但对于独树一帜的传统文化还是应该得到世人的保护和尊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1
没有最后,现在还有了
蒙古那全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