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远征俄国的全过程谁能详细的描述一下

如题所述

拿破仑经过与欧洲反法各国的几次大战,地位更加巩固,实力也大大增强了。但强大的俄国在沙皇亚历山大的统帅下,一直与拿破仑明争暗斗。力了彻底打败俄国,拿破仑使出了他惯用的计谋。

  1908年9月,拿破仑与俄沙皇亚历山大在德国埃尔富特城郊进行“友好和平”的会谈。这次会谈是拿破仑邀请亚历山大而进行的,但是,拿破仑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真正的“友好和平”,他是要通过与沙皇会谈,摆出友好姿态,同时了解沙皇对战争的准备情况。果然,拿破仑认为有机可乘,心中暗暗地定下了摧毁俄国的具体计划。

  1812年5月,法军占领下的德国德累斯顿,拿破仑威严地检阅着他的部队。士兵们情绪高昂,不断地高呼:“皇帝万岁!法兰西万岁!”拿破仑喜不自胜,对未来一战充满信心。检阅完毕,拿破仑振臂一挥,下令道:“出发!”6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赴俄国境内。6月23日,法军越过涅曼河,开始进入俄罗斯控制的立陶宛。

  一开始,形势似乎对法军十分有利。庞大的军队进入敌境,竟未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法军顺利占领立陶宛。立陶宛是这样的安静,以至于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突然,拿破仑感到有点不对劲,便下令找几个老百姓来询问一下情况。士兵们左找右找,仍未见到任何人!原来,在法军来到之前,沙皇已下令所有人躲藏起来,使法军如入无人之境。这样,拿破仑的部队便无法生存。

  实际上,正是这样,拿破仑的几十万大军处于寂寞清冷的荒野里,处境艰难。

  “陛下,我们的物资供应已经短缺了,有1万匹战马,因为过度劳累和无水草供应而死了。人员也病困交加,严重影响了我军的战斗力。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法军一将领向拿破仑请示。

  “怎么办?您说呢,我的将军?我们的人民在盼望胜利的消息,我们的士兵不远千里、长途劳累奔波至此,我们一无所获,带着病体累累的伤员回到祖国,你让我拿什么向人民交代?我们的人民说:我们的皇帝率领大军,远征俄国,没有任何功劳回来了,我们原谅他吧!那时候,我的将军,您的脸、我的脸,将放在哪里?!”

  “这……”将军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继续前进!向斯摩棱斯克进军!到那里彻底消灭俄军。”拿破仑果断地下达了进军命令。

  疲惫不堪的法国将领们立刻组织攻城,这次,他们遇到了顽强的抵抗。同时,因为法军将士急躁冒进,没有很好地组织部队进攻,结果,有1.2万余人战死,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拿破仑看到硬拼不行,便改变战略,命令用大炮射击,隆隆炮声,带着法军将士的无限气愤,射进俄军阵地。这次,拿破仑达到了目的,一阵猛射之后,对方便毫无动静了,法军异常高兴,争先恐后奔入城市。进城之后,法军才发现,没有任何伤亡的敌人。原来,俄军又悄悄转移了。又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法国官兵。拿破仑气炸了肺,在这个时候他异常冲动,决心孤注一掷,不打败俄军决不收兵。在物资供应极度缺乏的条件下,命令部队继续东进。9月7日,在波罗金诺地区与俄军相遇,拿破仑终于迎来了他复仇的一天。

  波罗金诺是距莫斯科100多公里的一个小村,村虽小,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这里是通向莫斯科的大门,占领了这个小村,就等于拿到了进入莫斯科的钥匙。拿破仑了解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便投入了大量兵力,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它。结果,法军用13万兵力,近600门大炮的强大力量向波罗金诺村攻击,不久便占领了这个村庄。

  正当法军将士兴奋异常欢庆胜利时,俄军位于村南箭头堡阵地的大炮却突然咆哮起来,一颗颗炮弹飞落法军阵地。“报告陛下,俄军大炮不断向我们轰击,是不是摧毁它?”一位法军将领问拿破仑。

  “请摸清敌人的情况,马上报告。”拿破仑向那位将军说道。

  “报告陛下,情况已经摸清了。那里共有12万俄军。其中有8.5万名是后援部队。还有300门大炮。”这位将军非常熟练地向拿破仑陈述刚刚摸清的敌军情况。

  “主帅是谁?”

  “巴格拉基昂。”

  “啊,”拿破仑犹豫一下接着说:“巴格拉基昂,巴格拉基昂,这个人很难对付,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将军,可以说,他是俄国军队中最为杰出的军人。我们要认真谨慎对付他。”“是,陛下。”将军转过身,下令炮兵向箭头堡开炮。

  俄、法双方的炮战开始了。法军将400多门大炮全部动用起来,猛烈向箭头堡攻击,俄军则用他们的300多门大炮奋力还击。隆隆炮声,震耳欲聋;浓浓黑烟,铺天盖地。俄法阵地相距不足一公里,由于无数炮弹的轰击,满地都是高低不平的弹坑和四散飞溅、层层迭迭的弹片。

  一阵射击之后,拿破仑看到俄军火力已明显减少,认为时机已到,就命令部队冲入俄军阵地。一霎时,法军个个勇猛异常,高呼着向箭头堡扑去。俄军也不甘示弱,对准成千上万的法军猛烈开火,结果,法军成批地倒下。但是,由于法军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俄军,尽管伤亡惨重,最终仍然冲进了箭头堡,击毙了残余俄军。俄军守堡士兵全部阵亡。巴格拉基昂迅速调集8.5万后援部队增援,面对法军,俄军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决心为死难同胞报仇。巴格拉基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命令俄军坚决夺回箭头堡。俄军在法军炮火轰击下,一批又一批地死去,终于又夺回了箭头堡。

  之后,在一天的战斗中,法军共有八次夺得箭头堡,俄军奋力反扑,又八次夺回箭头堡,每次争夺,双方都有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一天的战斗,双方共损失人员8万人左右。所以人们说,这次战斗是19世纪第一次规模最大的争夺战。到傍晚时分,拿破仑组织兵力,又作了第九次争夺,轰隆隆的炮声带着死神飞入箭头堡俄军阵地。俄军也积极组织有效的反击。突然,一颗炮弹落在巴格拉基昂的身旁,弹片四下飞溅,其中一块击中巴格拉基昂,撕裂了他的胸膛。巴格拉基昂血流如注,面色苍白,慢慢地倒了下去。这位“俄国最杰出的军人”再也没有爬起来。

  法军趁势攻入箭头堡,俄军最高统帅库图佐夫下令部队撤退。这次争夺战以法军的胜利而结束9月14日,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进入莫斯科。但库图佐夫已下令全城撤退,把一座空城留给了拿破仑。

  拿破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占领的莫斯科,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恼羞成怒的法军一把火点着了整个城市。烈火在全城燃烧,熊熊的火焰仿佛在替法国将士耀武扬威,也仿佛在为所有俄国人诉说着国家所遭受的空前的劫难!

  烈火在莫斯科燃烧了三天三夜,克里姆林宫被滚滚浓烟笼罩着,拿破仑在里边还未体会够胜利者的喜悦,便被浓烟赶了出来,他实在难以忍受刺鼻的烟味。

  法军虽然占领了莫斯科,但随着冬天的到来,本来就已十分短缺的军需物资,这时更是紧张。将士们以生命换来的成果,却因为缺衣少食而难以维持,法军内部怨气冲天。10月18日,俄军又袭击了法军,打死打伤法军3000余人。面对这种情况,拿破仑感到,他的部队已不堪一击,已经无力再继续占领俄国了,否则,不是被俄军打死,就是被饿死、冻死。所以,他于10月19日率11.5万残兵从原路返回。回国途中,又不断遭到俄国伏击,加上天寒地冻,风雪交加,无数士兵大批大批死去。11月29日,在渡过一座桥时,士兵与随军家属互相争抢过桥,又有1.2万人掉入河中淹死。12月中旬,拿破仑终于离开俄国,但原来的60万大军,现在只剩下2万瘦弱的士卒了。

  莫斯科一战,法军遭受重大损失,趁法军退出俄境的时候,沙皇立即联合奥、普军队追杀过来,1813年与法军会战于德国莱比锡,法军又遭重创。之后,1814年3月31日,亚历山大与各国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

  这次远征俄国,法军遭受到了重大损失,拿破仑所领导的武装斗争最终因各国势力的反对而彻底失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1796~1815年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拿破仑战争,自1796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开始,到1815年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结束,历时近二十年。在二十年征战生涯中,拿破仑亲自指挥过约60次战役。拿破仑战争初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也兼有明显的侵略性质。拿破仑战争,无论在军事史上,还是在欧洲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拿破仑?波拿巴特,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收复土伦的战斗中拿破仑崭露头角,1794年1月14日,他被任为少将炮兵旅长,为其一生军事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1793年春,英、奥、普、荷、西和意大利的一些小国萨丁尼亚等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军,联合进攻法国。战至1794年初,法国基本抵抗住了联军的进攻,并将战争推至法国境外,迫使普、西、荷兰退出反法联盟。1795年,英、俄、奥三国战略企图分歧,难以确定统一的对法军事方针和行动,因而使战争进展缓慢。拿破仑1796年3月2日,受命为法国意大利军司令,年仅27岁,开始了他独当一面的战役指挥。这也是他一生征战的开始。拿破仑率3万余人,翻越了阿尔卑斯山沿海山脉的有名“天险”,对奥萨联军实行中间突破,在蒙特诺特、洛迪、卡斯特莱奥内、阿科莱、里沃利等会战中,接连获胜,迫使奥地利于1797年10月签订《坎波福米奥和约》,从而促使第一次反法联盟彻底瓦解。在一年多意大利之战中,法军共俘敌15万名,缴获军旗170面,大炮550门,野战炮600门,并获舰船51艘等。从奥地利手中夺取了不少地区,统治了北意大利,并使“自由、平等”的口号和制度在意大利半岛流行起来。意大利之战,拿破仑在军事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如:打破了畏惧山地战的传统思想,他指挥部队敢于翻越人迹罕至的“天险”,收到了出奇之效,同时发展了山地战经验;能正确处理攻城和野战的关系,法军曾围攻曼图亚要塞达7个月之久,但没有强攻硬打,而把重点放在打击奥国援军,在野战中予以歼灭;培养了部队顽强的战斗精神,使其能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战争。这些,恩格斯针对拿破仑军队突破阿尔卑斯山情况说:“从拿破仑在1796年进行第一次阿尔卑斯战局和他在1797年越过朱利恩阿尔卑斯山脉向维也纳进军直到1801年为止,整个战争历史证明:阿尔卑斯山的山岭和深谷已再不能使现代军队望而生畏了。”1798年5月,拿破仑率法军远征埃及。同年12月,英国联合俄、奥、葡萄牙、那不勒斯和土耳其等国,结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企图推翻法国督政府,夺回被法国占去的领土。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回国,11月9日发动政变,成立以他为第一执政的新政府。1800年5月,拿破仑率军攻入意大利,6月14日进行马伦戈会战,大败奥军。12月,法军又在霍恩林登击败奥军。1801年1月,法奥签订《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联盟随之解体。1805年4~8月,英、俄、奥、瑞典和西西里王国等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预期用50万联军打败法国。拿破仑率法军大败俄奥联军。法奥签订《普雷斯堡和约》,俄军撤离奥地利,第三次反法联盟失败。1806年9月,英、俄、普、萨克森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四次反法联盟,企图将法军从其侵占的地区逐出。10月14日,法军与普萨联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及与俄在埃劳、弗里德兰会战,法军均获胜利,第四次反法联盟随即崩溃。1807年11月,法军入侵葡萄牙;翌年3~4月,法军抢占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并占领马德里。1809年1月,英国和奥地利结成第五次反法联盟。4月中、下旬,法军5战5胜,击退进到巴伐利亚境内的奥军;5月13日再占维也纳。同年10月14日,法奥签订《申布伦和约》,第五次反法联盟自行解体。1812年6月,拿破仑率大军60多万人入侵俄国。战争初期,俄军被迫后撤。8月17日进行斯摩棱斯克会战后,俄军继续后退。9月14日法军进入莫斯科。俄军于10月18日开始反攻;翌日,法军撤出莫斯科,尔后节节败退,到12月,几乎全军覆灭。拿破仑的侵俄战争,以丧失50多万人的惨败告终。1813年2月,俄普结盟。3月,普鲁士对法宣战。随后,俄、英、普、西、葡和瑞典等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奥地利于8月加入)。随后进行了一系列会战,拿破仑多处转战,接连获得小胜,但是挡不住联军的多路逼进。3月30日,巴黎守军投降。4月6日,拿破仑被迫退位,并被放逐到厄尔巴岛。1815年3月1日,拿破仑从厄尔巴岛秘密逃回法国,20日进入巴黎,重新掌握政权(史称“百日”王朝)。出席维也纳会议的俄、英、普、奥、瑞典等国代表,当即结成第七次反法联盟,决定出兵70万,分5路进攻法国。6月,拿破仑率法军主动出击,16日进行利尼会战,普军失利后退,18日进行滑铁卢会战,英军在普军配合下彻底击败法军。拿破仑逃回巴黎,22日再次退位,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直至去世。拿破仑戎马一生,亲自指挥过的战役约计60次,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汉尼拔和恺撒指挥的战役总和还要多。被称为一代“军事巨人”。博罗季诺、莱比锡、滑铁卢之战等,在战争史上都有较高的地位。约20年的拿破仑战争,前期主要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后期也有反抗民族压迫的因素,但战争已具有明显的侵略性质。带有掠夺别的民族和兼并别国领土的反动目的,给欧洲和法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的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争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而这样广大的武装群众之出现只是由于革命才成为可能。”拿破仑“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选拔将帅,平时注重教育训练,积极改善装备,特别注重发展炮、骑兵。在世界军事史上,从拿破仑开始才将炮兵正式定为一个兵种,并得到非常成功的运用,对世界炮兵发展起了重大推进作用。这些对资产阶级军队建设及其作战理论发展都曾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拿破仑在战争指导上,善于集中兵力,敢于以少击多,力求以一两次总决战决定战争的结局;远距离机动迂回,乘敌不意,出奇制胜;以积极进攻作为主要的作战类型,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对作战指挥有过许多创新,包括在世界上最早组建参谋部等。这些把资产阶级作战思想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引起了西方军事界的广泛关注。后来西方许多国家所进行的战争,都曾受到拿破仑战争思想的影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0
1812年6月24日夜间,拿破仑一世突然向俄国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俄军节节败退。俄皇亚历山大一世不得已再次起用库图佐夫为总司令。
库图佐夫一面抓紧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一面作战略撤退,实行坚壁清野,消耗和迟滞法军,争取时间,寻机歼敌。拿破仑急于和俄军主力决战,一举击败俄国,气势汹汹,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很多地方,但是占领地方愈多,用于进攻的兵力就愈少。当法军占领斯摩棱斯克以后,法军已失去了数量上的优势。于是,库图佐夫决定以波罗西诺作为会战之地。9月7日晨会战开始,双方都投入十多万人,几百门炮,激战十多个小时,双方都损失四、五万人,拿破仑大伤元气,库图佐夫也没有新的预备队了,俄军撤出战场。
波罗西诺会战之后,库图佐夫决定进一步作战略退却,他说服大家放弃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给拿破仑,退到纳拉河附近。拿破仑占领莫斯科后,等着俄皇提出签订和约,谁知俄皇对拿破仑的讲和倡议竟不予理睬。拿破仑一来担心法国国内会出事情,二来担心库图佐夫有什么阴谋,觉得呆在这里不行,于是决定从莫斯科撤走。
当拿破仑占领莫斯科时,库图佐夫已完成了反击拿破仑的战略部署。当拿破仑从莫斯科向南撤退时,库图佐夫已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部署就绪,单等法军到来。10月下旬,拿破仑军队在马洛雅罗斯拉维茨同俄军遭遇,双方展开一场恶战,马洛雅罗斯拉维茨易手八次,10月24日,俄军终于把法军彻底击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