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是?

如题所述

【正史中的草船借箭】
《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此外,史书记载周瑜的心胸非常宽广,根本不可能会嫉妒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

三国演义是小说,很多假的,这是演义跟正史不同的一部分地方————

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罗贯中为贬低周瑜而虚构,周瑜嫉妒诸葛亮也纯粹捏造,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群英会、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

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无他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死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内政治理,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计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

21 曹真:病死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死==||

22 .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病死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死,完全虚构。

23 周瑜之死:周瑜死于巴丘操劳过度

24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5.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26 张郃: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死的满衰的。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

27 .八阵图退陆逊: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先要明确,这个故事是演义中的,而非正史中的。
演义中说,周瑜要陷害诸葛亮,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造10万只箭,但不配给工匠,材料等等,而诸葛亮知道即使这个事情躲过,周瑜也必定想其他办法对付他,所以诸葛亮借用天文气象知识,才答应了下来。
答应后,他找鲁肃借船,借来后,大雾里的清晨去曹军水寨外擂鼓,曹军不知道虚实,所以盲目放箭,而当时的船上则密布草人,箭射来,都扎在草人上。待雾散时候,诸葛亮已经带领船队回到了江南。这便是草船借箭了。
这一手,也确实折服了周瑜,对孙刘合作起了很大的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9
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经过:周瑜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
结果: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
第3个回答  2019-05-12
起因:吴蜀联盟,周瑜嫉妒诸葛亮。想借机害死他。就要求他三天内造十万枝箭。要他立下军令状,如果完不成就得处死。
经过:诸葛亮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后来是怎样去借箭的,结果是借箭的结果。(当天夜晚,诸葛亮和鲁肃乘坐几十条小船来到距曹营不到一百米是地方.因为有雾,曹操以为对方带了几千人来打,这只是来探探的,于是命令全体军官放箭.诸葛亮等到一边的草人上的箭满了,又换了一边.等到两边都满了之后,诸葛亮让船上的官兵向曹营喊到:“谢曹将军借箭!谢曹将军借箭!谢曹将军借箭……”曹操气得晕了过去。)
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第4个回答  2008-05-29
周瑜要陷害诸葛亮,和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要造10万只箭,但不配给工匠,材料等等,后来成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