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有哪些姓?

西夏有哪些姓?

拓跋氏、李氏。

1、拓跋氏

党项族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朝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

唐朝时,经过两次内迁,党项逐渐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仍以分散的部落为主。唐中央多在党项民族聚集地设立羁縻州进行管理,有功的党项部落酋长被任命为州刺史或其它官职。唐末黄巢起义时,唐王传檄全国勤王。

2、李氏

党项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唐僖宗赐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后被封为夏国公,赐姓李。至此,党项拓跋氏集团有了领地,辖境包括夏、银(今陕西榆林东南)、绥(今绥德)、宥(今靖边东)、静(今米脂东)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镇。

宋朝时,李继迁开始独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国王后,下发秃发令,并努力吸收汉文化,创制党项文字,推动了党项族文明的发展。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建立西夏。

这是党项族建立民族政权之始,也是党项发展历史的顶峰。西夏时期的党项族文化、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渐发展,后被成吉思汗所灭,党项族也逐渐消失。

扩展资料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拓跋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李德明时,依附宋朝,转而对回鹘、吐蕃部落展开大规模的攻掠,极大地加强了党项奴隶主贵族的力量,扩展了统治的领域。

党项割据政权经李继迁之子李德明一代的休养生息,已经具备了立国的基础。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仿汉字创制西夏文,并汇编字书十二卷,定为“国书”。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党项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3
赏(Shǎng 赏)姓源出有二:
1、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之后,因祖先受到奖赏而得姓。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参赛得胜而获赏,其后代为纪念祖先的荣耀就 以“赏”字为姓,称为赏氏。
2、出自拓跋氏,为西夏国姓有赏氏。据《万姓统谱》上记载,赏姓起源于西夏,祖先为赏羽羌,望出吴郡。宋时,党项羌族曾建立政权,国号大夏,史为西夏。赏氏就是西夏国国姓,后来因西夏人与汉族人通婚,其姓也逐渐被汉族人接受,成为汉姓的一种姓氏。虽然西夏不到两百年就灭亡了,但西夏国的后人仍保留了西夏国姓——赏氏。又《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姓苑云,赏,吴中八族之一,晋有赏庆。”赏氏。赏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是当时的大姓,它曾是吴中八姓之一。
得姓始祖:赏羽羌。根据《万姓统谱》上记载,赏姓起源于西夏,祖先为赏羽羌,望出吴郡。西夏的宋朝时的一个国家,赏羽羌,本姓拓拔氏,据有现在原绥远省境内的鄂尔多斯,原宁夏省境内的阿拉善及甘肃省西北部之地。西夏曾经对宋朝构成很大威胁,他们建国于公元196年,后来被蒙古骑兵所灭,族人纷纷南下,散居中原各地。日子一久,逐渐汉化,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姓氏。故赏氏后人奉赏羽羌为赏姓的得姓始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23
细封氏 费听氏 往利氏 颇超氏 野利氏 米擒氏 拓跋氏 李氏 赏氏 元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