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越虚化?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如果此时相机和镜头不动,将那个点光源往前或者往后移动一点,此时在底片上成像己经不是一个点而变成一个模糊圈,光圈开的越大,这个模糊圈越大,光圈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锥越细,模糊圈越小。

对于成像而言,比较小的模糊圈我们感觉就是清晰的,所以开大光圈前后清晰范围小,缩小光圈前后清晰范围大,这就是景深不一样的原因。

比如用镜头对一个发光点对焦,这个发光点发出无数条光线经过镜头上各点最后汇焦到底片成像为一个点,这些光线合在一起就象园锥形,镜前像一个打开的伞,镜后像一个收缩的伞,光圈开的越大,这个园锥就越粗,无论用多大的光圈,如果对这个点光源调焦,成像就是清晰的一个点。



扩展资料:

通过改变孔的大小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也就越多。光圈的值通常用f/1, f/2来表示。数字越大,光圈越小,反之则越大。

快门速度不变时,合适的光圈大小能带来正常的曝光。如果光圈过大,会导致曝光过度,过小则会导致曝光不足。

光圈除了用来调节曝光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图片的景深。景深与光圈的关系是,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光圈越小,f相对应的数值越大。比如f/22的光圈小于f/16的光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4
这是个光学问题,我这样给你解释:比如用镜头对一个发光点对焦,这个发光点发出无数条光线经过镜头上各点最后汇焦到底片成像为一个点,这些光线合在一起就象园锥形,镜前像一个打开的伞,镜后像一个收缩的伞,光圈开的越大,这个园锥就越粗,无论用多大的光圈,如果对这个点光源调焦,成像就是清晰的一个点。如果此时相机和镜头不动,将那个点光源往前或者往后移动一点,此时在底片上成像己经不是一个点而变成一个模糊圈,光圈开的越大,这个模糊圈越大,光圈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锥越细,模糊圈越小。对于成像而言,比较小的模糊圈我们感觉就是清晰的,所以开大光圈前后清晰范围小,缩小光圈前后清晰范围大,这就是景深不一样的原因。如果画个图更好理解,我用手机写了半天,希望能看懂。如有疑问再给你解释。
第2个回答  2017-06-24
一、产生虚化是因为景深小。所以首先搞清楚一个名词“景深”:
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聚焦完成后,在焦点前后的范围内都能形成清晰的像,这一前一后的距离范围,便叫做景深。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就叫景深。换言之,在这段空间内的被摄体,其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这段空间的长度就是景深。
二、景深的四种决定因素:
1 镜头焦距
2 被拍摄体的距离
3 光圈的大小
4 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  
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的范围就越大,光圈越小,景深就越大。一只超广角镜头几乎在所有的光圈下都有极大的景深。一只长焦镜头即使在最小光圈的情况下,景深范围也会非常有限。一些单镜头反光相机都有景深预测按钮,所以你在按下快门之前就可以预测到景深的情况。
三、影响景深的要素之一就有光圈大小: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第3个回答  2013-04-22

 

影响景深的三个因素:光圈、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反之亦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02
之所以有景深,是因为有可允许弥散圆。 小光圈的时候光线进入镜头的时候比较靠近主光轴,所以就有更多焦平面之外的物体在可允许弥散圆之内,所以看起来清晰的范围要大。大光圈正好相反 我理解的只是一点点皮毛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