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例子

谁能帮我找啊。老师写作文要求用到- -

1、曼德拉邀请曾看守他的狱卒出席自己的就职典礼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获罪,在罗本岛(Robben Island)服刑27年。1990年被释放后,他并没有报复前狱卒们,相反,1994年,他还诚邀白人狱卒克里斯托·布兰德(Christo Brand)出席他的总统就职典礼。

不仅如此,曼德拉出狱二十周年纪念时也邀请了布兰德。另一位看守曼德拉的狱卒,詹姆斯·格雷戈里(James Gregory),也曾谈及并记录了与这位“政治犯”的友谊。格雷戈里和布兰德都曾谈到他们对曼德拉深深的敬仰之情。

布兰德还特别提及自己如何从一个支持种族隔离的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反种族隔离与压迫者。布兰德说,曼德拉对他的影响,足以改变一生。而他们之间的友谊,教会世人宽恕。

2、特蕾莎修女的善行

1999年,新千年将至,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和今日美国报(USA Today)年度盖洛普民意调查中,特蕾莎修女当选20世纪“美国最受尊敬的人”,票数远超马丁·路德·金,小埃德蒙·杰拉尔德·布朗(Jr.),约翰·费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 Kennedy)。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海伦·凯勒(Helen Keller)。为何这个女人如此独特?特蕾莎修女,本名艾格尼斯·刚察·博加丘(Anjeze Gonxhe Bojaxhiu),也被誉为“仁慈的天使”(Angel of Mercy),是一名传教士兼罗马天主教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他人。

所以当我们谈及圣洁,便会联想到特蕾莎修女。20世纪50年代,她成立了仁爱传教修女会(The Missionaries of Charity),为病残、流浪汉和其它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帮助。她因此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不过,2013年研究指出特蕾莎修女神圣的名誉可能有些夸大,颇具争议。

尽管垂死之家除了祈祷之外并没有提供多少实际帮助,但她确实为拯救病患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特蕾莎修女逝于1997年。

3、威斯特布路反抗议活动

威斯特布路浸信会(Westboro Counter,WBC)因其反同性恋立场而被许多人认为是一个仇恨组织。教友们经常手举醒目、带有攻击性言辞的标语纠察一些高调的军人葬礼。这个备受争议的组织表明抗议意图时,引起了社区反抗。

比如,瓦萨学院支持同性恋、双性恋及变性者,WBC意图纠察瓦萨学院时,学院的学生们组织了一场反抗议活动。德克萨斯A&M大学(Texas A&M)的学生们结为人链阻止WBC抗议者们去纠察军人的葬礼。当然,抵抗他们的也不是只有这所大学。

来自天使行动组织(Angel Action)的反抗议者戴着10英尺高的天使翅膀包围了WBC的抗议者们,阻挡他们的视线。还有一个名为机车爱国者卫队(Patriot Guard Riders)的组织提供非暴力保护盾。一般他们只是手举旗帜,团团包围WBC抗议者们。

以防他们打扰葬礼上悲伤的军家属及亲友,并不会付诸暴力。桑迪岬(Sandy Hook)小学枪击案的受害人举办葬礼时,这个团体还自发组成了一道无声的保护屏障,抵制WBC教友们葬礼上抗议。

4、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宽恕了刺杀他的刺客

1981年5月13日,土耳其刺客穆罕默德·阿里·阿克查(Mehmet Ali Agca)在梵蒂冈市圣彼得广场朝教皇约翰·保罗二世(Pope John Paul II)开了三枪。 一颗子弹击中教皇的食指,反弹进入他的腹部。 另一颗擦过他的右手肘。后来,约翰·保罗说,他能活下来全靠圣母玛利亚保佑。

1981年5月17日,刺杀事件四天后,教皇公开宽恕了阿克查——并说其实在救护车开往吉米立医院时就原谅了他——1983年,教皇还探望了被判19年的阿克查。探望期间,约翰·保罗握着阿克查的手,当面宽恕了这位差点杀死他的刺客。

5、圣诞节休战

1914年1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已造成了近一百万人死亡(多达1400万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但在圣诞节这天,英军和德军选择了休战。故事的真实性不得而知,某些部分可能也有所夸大。传闻英国士兵躲在战壕中时。

忽然从德军战壕附近传来一首非常熟悉的曲子“平安夜”(Silent Night),由此双方擅自停战一天。在圣诞节休战这一天,西方战线没有子弹射击和炸弹轰炸,只有备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握手言和、分享香烟和踢罐头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3
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已经是一个争论了上千年的话题。但最近,科学家帮助人们找到最终答案。据美联社3日报道,在一个实验中,科学家手里的衣服夹子掉地上了。他不用担心,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过去帮他捡起来,并且还给他。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仅有18个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帮助他人的无私品质和能力。
科学家意外的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沃内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利他主义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内克说,这项研究通过观察人脑复杂的发育过程,揭示出人类「利他主义和合作精神」是如何产生。
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了助人为乐的品质。
不过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助人为乐是有条件的。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故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
在人类社会中,研究者处处可以找到人性本善的证据。人们为慈善机构捐款,尽力保护环境,在地铁上为老人让座。这些行为除了获得自我满足感,通常不会有任何实质回报。可见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19
第一,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
第二,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第三,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第3个回答  2013-04-19
参考百度知道

德国一家人类进化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人类大脑发育的过程,以及人类协作精神产生的源泉。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研究一群婴儿面对各种环境时如何反应协作。他们意外地发现,婴儿竟然个个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儿童」。 心理学研究员每天在一群刚刚会爬的婴儿面前作简单的动作,比如用夹子挂毛巾,把书垒成堆。经过一段时间,研究员会故意笨手笨脚地搞砸这些最简单的任务。比如把夹子掉了,或把书堆碰倒了。此时实验室24个婴儿在几秒钟之内,同时都表现出要帮忙的意思。 根据研究录像,一个裹着尿布的婴儿看看研究员的脸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夹子,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脚并用地爬过来,抓起夹子,推到研究员脚边。看起来急切的要把夹子递给研究员。婴儿都表现出同样的热诚,似乎非常愿意帮助笨手笨脚的研究员。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研究员从来不主动要求婴儿帮助他,也不说「谢谢」之类的话。因为如果做出感谢等表示,很容易改变研究的初衷,使婴儿在帮助人的同时期望回报。所以整个研究中,婴儿完全展现了真正的利他主义精神,助人而不图回报。 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证明助人为乐是人的天性使然 3月2日,负责该项研究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进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沃内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利他主义天性的研究成果。沃内克说,这项研究通过观察人脑复杂的发育过程,揭示出人类「利他主义和合作精神」是如何产生。 沃内克提出,婴儿表现出利他主义的心理至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婴儿大脑发育出足够的认知能力,可以判断别人的真实意图。第二,婴儿发展出「亲社会倾向」,渴望融入社会。一般来说,婴儿到18个月大甚至更早就会具备这两个条件,拥有了助人为乐的品质。 不过沃内克补充道,婴儿助人为乐是有条件的。婴儿们会判断人们是否真的需要帮助。在实验中,如果研究员故意把书碰倒,把夹子丢到地上,婴儿们通常不会伸出援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3-20
一个旅游团坐竹排游览,突然一个浪头打来,竹排翻了,上面的十几名游客全落入了水中,其中有一对新婚的夫妻,也有抱着孩子的女人,还有银婚的老夫妇……
竹排上的人,会游泳的人只有一个人,他就是那个新郎。几乎出于本能,他抓住了离自己最近的女人,女人的手里,还有始终没有放手的孩子。再下水,还是救了能抓到的人,等到他救到第五个人是已经筋疲力尽,自己新婚的不会游泳的妻子已经漂走了,再被打捞上来时,已是人世两隔,蜜月竟然成了绝境之旅。
很多报纸采访他,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先救的是老人、孩子和离自己最近的女人?为什么没有去救自己的新婚妻子?
记者们要的答案是别人的生命重于自己妻子的生命,他的行为多崇高多伟大。但是他说,没有想什么,大脑中一片空白,只知道救一个是一个,她就在我手边,难道我要抛弃这一个求救的人去游到远处找自己的妻子?一切不过出于我的本能。
眼泪,差点为这句话落下来。
只是出于本能,人生的善良的本能,没有想多崇高,在人命关天的一刹那,他能抓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生命,那一刻,人性闪出动人的光辉,并不是书本上那些人生理想可以教我们如何的。
还有一个故事,一个人贩子的故事。他拐了一个4岁的男孩儿,在火车上,男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他叔叔,并且求着叔叔讲故事给他听。孩子说,叔叔,你是不是也给你的儿子讲故事听他才睡觉?这句话打动了他,他亦是为人夫为人父的人,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每天缠着他讲故事。只一个瞬间,他决定把孩子送回去,因为孩子那双眼睛那么信任地看着他,把他当作朋友一样。
很少有人贩子是善良的,但那次,是个例外,并且他去投案自首了.破案了以后,除了他,案犯里所有人全是死刑,他被判了15年,但他终于解脱了。是一个孩子救了他,没有这个孩子,他早晚有一天也会被逮到,最后,也会是死刑。确切点说,是自己的人生中残存的那点善良救了他,是那一点善良让他明白,最狠毒的人,也会有一丝柔软的地方,人性的善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