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银元 边齿图 细细道来!谢谢

如题所述

真金白银的边缘和城墙的土墩光滑光滑,精细的笔触也有立体感。

真银的标准重量约为26.6克。循环摩擦后,它将不少于25克。真银的图案很清楚。

银面越亮,光线越柔和,假币越暗。这些基本原则是要把握的,要认真区分,以免上当受骗。

扩展资料:

银元认证:

即使机器是冲压的,机器的重量也不如旧机器。所以当你仔细观察银元的表面和部分时,会发现沙眼较小。当用放大镜观察5倍以上时,图像没有立体感,尤其是墙垛和齿缘不规则。

新版银元的造假,是由于早期银币的稀缺性,其收藏价值比银币高出许多倍,利润可观。

早期的银是由几十吨机器冲压而成的,所以表面光滑如镜,银的密度更好。新版银器是用简单的设备、简单的工艺制成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砂磨。

其他方法:

1、听声音。这是鉴定银的主要方法。

在银器质量高的地方,声音通常更柔和、悦耳。不太完美的银元,由于铜含量高,声音沙哑、短小、浑浊。

假银元音长、尖或低。先用“敲门”的方法听声音,用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轻轻捏住银元的中心,用右手另一银元敲击边缘,听其声音辨认,先挑出异常可疑的银元,然后识别。

2、称重。一般来说,真金白银的流通时间和磨损程度各不相同。但同一品种、同一版本的银币质量相差不到一克。例如,银币的平均重量约为26.5克,半圆的平均重量约为13.25克。88%的硬币是真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银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6
http://tieba.baidu.com/p/1798359776这有个讲解配图的

真银币在压印前,经过数道工序的碾压、冲轧,将金属分子之间的气泡已基本排除,进而强化了金属分子之间的紧密结构,直至捶打成坯后再切片,经182~219吨压力的车床压印,才能制出光亮,图文清晰的银元。成型后的银元其密度,尤其是边齿,达到了及其紧密的程度。这种坚实的基础使边齿形成坚挺的线条。假币的边齿线条绝达不到如此坚固的程度。那么究竟怎么从银币边齿的坚挺程度上分辨真假呢?
一是真币;其边齿无论何种形态,首先其密度大,结构严谨,用100倍放大镜看,在灯光作用下,齿背反光,由于密度大,所以亮点小而集中,齿背、齿沟有机械划痕,齿壁坚推,齿沟浅进浅出、中间凹,齿的宽窄度一般不均匀,而且除北洋齿外,齿与齿间多为枣核状。
二是翻砂币;用100倍放大镜看,其边齿金属分子表现为松散有砂眼,不反光,齿口不通,齿壁无力,有的翻砂币齿沟和齿背也有细小的断断续续的纹线,但这种线是挤压而成型的,没有任何切割刮痕的感觉。
三是现代新高仿的机铸币;用100倍放大镜看,其边齿因压力不足,金属分子之间的紧密度差,齿背有絮状起伏,在放大镜灯光作用下也反光,但这种光是散光,亮点大而不集中,齿壁没有力度,边齿宽窄度大体一致,没有切割刮痕。
其次了解下真币的边齿是什么风格,每种币边齿是什么风格,各个地方铸币边齿是什么风格。

江南银币边齿;除老江南鹰泽齿、葵卯币细条齿、甲辰币直齿、甲辰(三点)大弧橄榄齿外,其余均为大弧橄榄,齿中齿。即二齿中间尚有一小细齿。
北洋齿;无论齿条宽细,均浅而不规则,此币之齿是所有银币齿中较不美观者之一。
大头小头齿;一般干净利索,无任何拖泥带水现象,较为美观。
大清币齿;一般都是滚元边橄榄齿和直齿,深浅版配的不一样,一般错配了就有疑问
带点宣三币齿;是所有银币齿中绝美精刻齿之一。
云南银币齿;大部分为滚元边橄榄齿,但云南三年大头齿,没有特殊变化。
贵州汽车币、竹枝币齿;与天津九年精发版齿接近。
四川银币齿;一般式滚元边直齿。突沿直齿,即将银元放平看,齿的上下还各有一圈小薄边,四川币多数齿的特征是薄而密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3
对“山后雨”及部分“专家”的两个提法我不敢苟同。
首先是对真的古银币“改字”的提法,若在清朝、民国当时,把真银币反而改成了假币,我想请教一下,改币人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是价值增加了吗?即使把数额改大,不能流通又有何用?就象我们现在把100元改成1000元,请问有谁会认可?不改金额只改其它文字就更没任何意义。
再就是“臆造币”的提法,当时的银匠不会是吃多了撑着吧,用真银臆造一种不能流通的“假币”,浪费银两不说,把本能流通的银子变成了大家都不敢要的“假币”,更为严重的是花了如此大的代价和精力还有被杀头的危险!
如此分析,这两种情况在当时都是不可能的。那就从当代来分析一下:
当代人“改字”或“臆造”吧,那纯属是银子多了没处用,要仿就直接仿真品,多少还能骗一下不懂的人吧,凭什么要么把文物“古币”因改字改得一文不值,要么把白花花的银子变成没有价值的“臆造品”?再说又有谁愿意花如此大的代价和精力去凭想象造出如此精美但却毫无价值的“臆造品”?其目的又何在?
由此可以推断,根本就不存在“改字”币和“臆造”币,现在见到的其实是真币,只是或为错版或为其它政治原因被当朝收回,故民间存量非常稀少,并且当朝也不允许记载相传,导致部分“专家”和绝大部分收藏爱好者没见过而已,但绝不能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或者没有史册记载就主观臆断认为没有,并否定历史,这是不负责任的!
正因为如此,所谓的“臆造币”和“改字币”实质上是因各种原因未被流通和记载的非常珍稀的、罕见的真品!
第3个回答  2013-04-18
去请教张老师和龚叔吧
第4个回答  2013-04-18
我国清代中后期,银圆这种货币形式从西班牙、墨西哥等过传入我国以后,在清代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制造中国的银圆,俗称“龙祥”,随后在市面上流通。我国各省的官钱局以及民间的钱庄、银楼对银圆的成色鉴定,大多从银圆的色泽、声音、重量以及打戳的方法来综合考查,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并有中国特色的鉴别真伪方法。
一、看成色
真银圆的成色一般含银量都在90%左右,达到此含银量的银圆,色泽润白柔和;擦去污锈后,有很强的光泽。而成色底的银圆或假银圆,色泽暗淡,含红铜的银圆带微红色,含黄铜的银圆带微黄色,含白铜的银圆带微青色,含铅的银圆带灰黑色,含锌的银圆带青灰色。
二、听音韵
真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含铜量高的假银圆,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含铜镀银的假银圆声音尖锐短促,含锌量高的假银圆声音脆而响,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圆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圆声音低哑或成“哑版”。
三、用比重法测试
白银的比重10.5克,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他普通金属的比重。一枚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圆,一般重量都在25.5克至27克之间,一两银圆的重量为36克,真银圆的误差不会超过0.4克。而假银圆的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银、锌等其他金属;知道了不同金属的比重,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圆与真银圆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圆轻,真银圆重。用天平称称,假银圆比真银圆轻2至5克。 时下,收藏各种钱币古玩已成风潮,就清朝及民国银币而言,上到几十万元一枚的珍品,下到价值几元的银毫,仿造的假币无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让人防不胜防。下面列举真银币及几种假银币的不同之处,略供参考。

真银币为白里透亮,质软,有延展性,撞击时声音清脆悦耳,版面平滑,边道匀称,图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损的痕迹。存放于家中的银币有坚硬细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会生些不规则的坚硬绿锈。伪造的黑色及绿锈用沸水煮泡即会褪尽,很容易分辨。

20世纪70年代末,两广及福建、湖南山区所铸锰镍合金假银币几乎遍及全国城乡,此币工艺粗糙,砂眼多,含颗粒,厚薄不匀,较轻,时间略长易变黑但又在石灰墙上又画不出黑色,是唯一会摔碎的假银币。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铜镍合金镀镉制成的假币工艺有所进展,图文有较模糊和立体感太强两种,边齿基本匀称但不自然,有锉刀痕迹,无使用磨损及旧色包浆,声音尖高,表层电镀磨去后出现淡黄色,这两种假币已基本退出市场,但仍有些县城小摊把其当真银币卖。

第三种假银币面世于10年前,材料为镍锌合金,颜色黑亮,发铅黑光,在石灰墙上能反复画出黑线,声音同样尖高,略比铜镍合金沉闷,做工往往有一面较逼真,齿边虽匀称但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锉刀加工过的痕迹,目前此币在省城钱币摊还能见到。

近期,市面上又有一种制作较为精良的镍镉钒合金假币,除去少许砂眼,版面较平滑,寡白色略有光泽,音尖、质硬、略轻,立体感太强,图文欠神韵,且有锉痕。

真银压制的伪币最难识别,近年产于广东、湖南一带,银质优良,色偏白,重量基本一致,26-27克左右,因压力不足,偏厚,边牙有模糊处,边齿均匀但不自然,图文相对清晰,但同样免不了些许砂眼,用放大镜观察,图案及文字虽较逼真,但空白处版面不太平滑,无自然流通磨损的痕迹及古旧色包浆。

另一种改字、加字的普通银币往往使有些老手也会一时忘乎所以,即普通袁像币加英文的签字版;加“甘肃”二字及打瑞金产“苏维埃”三字;孙像开国纪念币六角星改五角星及英文和数字错版币等。其实以上银币两个版面本有图文差异,改制方法为先铲去多余的,后焊上点银再刻字。字迹略欠神韵,有刀痕,且会破坏周围版面,洗后涂上水彩绿色较易发现刀痕破绽。

清朝及民国时的假币又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银匠凭空臆造币,如慈禧等部分纪念币。二为清末钱币工人后来制作的伪币,其中极少部分原模后铸的倒还有些价值,至于重新雕模压制币,虽然同为纯银所铸,情况则为两码事。此币经过长期流通,有磨损痕迹及旧色包浆,从材料及新旧方面看无法辨认,容易蒙混过关,只能从图案及文字上下功夫了。第三为民国时期民间常见的镀银铜元,电影上常见旧时商人用指尖捏着银元,放在嘴边猛吹一下,即置于耳边听声音以辨真伪,如今所镀一层薄银已褪,露出铸工基本精良的黄铜、红铜币,磕磕碰碰且磨损较严重,往往会使人误认为是试铸为数不多的银模铜样币。

现将几种常见的假银币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
铜版银币: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币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图案粗糙,在石头上磨一下,即出现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尖亮而有哨声。
铅版银币:以铅充银,是外为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其花纹与正常银元无异,但声音较厚、发闷,阴沉而带嗒音,以火烤之,铅即流出。
夹版银币: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磨擦一下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一种称夹心银元,是假银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铅等多种成分,其声音实短、沉闷且无转音。
改小银币:严格说来这一种还不算是假银币,只是重量有所减少。这种银币是将正常银元之齿锉平、改小,然后获取细毫碎银。一般只要对照一枚足重的真银元即可判别。
砂版银币:这种银币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浅灰色。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袁大头”银元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洗版银币:亦称洗澡版,是将正常银元以硝酸蚀去一层银,以此窃去一部分银质,其特点是图案模糊或有浮白色,发音微慢,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银币,但重量有所减少,已不足25克,如作为一枚藏品来说,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银币:是私人铸造的银元。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均有之,这种伪钱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运来的,民国时期在海南岛铸造,因此又称做琼版银币。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
镀银银币:表面光滑,图案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银币一模一样,表面镀银的,从形象上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做,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然在流通过程中有所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标准重量是26.6克)。
改版银币:这种银币一般收藏爱好者无法用肉眼鉴别,无论敲声或测试银币成色,或看包装均是旧制。唯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细看每个字体的迹缝,是否留有刀痕迹,如有刻刀痕迹就是改刻的。这种做伪的方法是把真银币原有的字体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冒充传世银币,牟取暴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