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的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十堰的堰是堤坝的意思。

“堰”是指修筑在内河上的既能蓄水又能排水的小型水利工程。比如都江堰,类似于水库大坝。“堰”作为十堰农耕文明的根源和载体,作为山区灌溉田地的水利工程形式。

根据现存十堰地方志书记载,十堰地名最早可追溯到明成化、嘉靖年间。《湖广图经志》记载:

十堰,在县南(现郧阳区南部),沿着溪流修筑了十道堰,以灌溉农田。这十道堰就有十堰、九倾坪堰、虎尾堰、白龙堰、尖山堰、黄龙堰、双龙堰、佃户堰(白浪上堰)、么堰(白浪中堰)、谭家堰(白浪下堰)。这是关于十堰地名的最早记载。

扩展资料:

十堰地名始于明朝,源于军屯。为了解决驻扎十堰的军队给养,维持政府运转,所以就大力发展军屯经济,将流民遗弃的土地分给军人及家属种植。

十堰地名的来历还和一条老街有关。车城南路和百二河桥相交的十堰老街,解放前叫十堰镇,是属于郧阳所辖的四大镇之一。1629年,湖北大冶金牛镇百姓落户老街一带,移民中以陈姓较多,打铁手艺高,当地人常提到陈家铁匠铺,久而久之变成了“陈家街”。

清朝中叶,由于农耕面积增大,出于灌溉的需要,人们在百二河上修起了十个堰。于是,人们便习惯把这条街叫做“十堰街”。“陈家街”便被“十堰街”给代替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堰便因约定俗成而成为区域指代名词,十堰镇、十堰老街乃至十堰市正是这一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十堰地名由来:十堰历史悠久,过去农民为了饮水灌溉,在当地的白二河和张湾河上修建了10个小水库,分别为一堰二堰。。。。十堰由此得名。后来历尽变迁,堰就成了地名。

十堰市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于华中、西南、西北三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是毗邻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汽车科研,医疗卫生,商业集散,交通枢纽,旅游文化,生态控制中心,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十堰是世界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水库,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风商用车公司总部所在地,“武当山”、“丹江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闪耀全球。
十堰市位于中国版图雄鸡心脏部位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辖三区四县一市及两个市政府派出机构区(即: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 十堰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东临“三国”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古秦岭,三千里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十堰市域在商、周时属绞、庸等国;战国时属楚国;秦汉时属汉中郡长利县;东汉、魏时属锡县;唐、宋时属武当郡郧乡县;元代始设郧县。现今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堰。196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十堰市(县级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原十堰市和郧阳地区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地级市)。
第2个回答  2013-04-18
堤坝的意思
第3个回答  2013-04-18
土包包儿,土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