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和苗族有什么区别啊 还有藏族和羌族??? 我只是想多知道点东西

他们基本都是在一块生活的,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 印江苗族土家族县、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既然在同一个地域生活,应该就有同样的生活规律、文化背景,那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土家族和苗族还有藏族和羌族的区别很多,主要表现为语言不同、信奉不同、节日不同等。

1、语言不同

土家族方言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的归属尚未确定。文字资料很少。现在除少数地方外,土家族语言已逐渐消失。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又称东部言,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藏语(藏文:བོད་ཡིག།或བོད་ཀྱི་སྐད་ཡིག།),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藏语主要分为三大方言:卫藏方言(即拉萨话)、康巴方言(德格话、昌都话)、安多方言(青海藏区)。

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

它们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

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2、信奉不同

土家族在宗教信仰方面虽受汉族影响较深,对汉族崇拜的神祗,也接受过来加以信奉,但在整个土家族宗教信仰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本民族的民间宗教。土家族没有单一固定的宗教模式,而长期信仰多神,为多神宗教。

突出的是迷信鬼神,崇拜祖先。在所有信仰的神祗中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为祖先神,分近期祖先和远期祖先,近期祖先是去世不久的历代祖宗,远期祖先是指宗族始祖和有声望的上层掌权者或民族英雄。近期祖先主要是家先神,家里老人去世,奉为神灵,各户均为之立有神堂,又叫神龛,上供历代祖先,每逢年节和红白喜事必敬之。

表示对祖先尊崇。远期祖先神保留较多的是土王、八部大神、向王、吴王、田王等。第二类为自然神。土家族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自然神,表现了对自然神的崇拜。主要有梅山神、阿密麻妈、自虎、婆送嘎(一种缠绕小孩的女邪神)。

苗族的宗教属多神教,因崇巫信鬼,又称“巫教”,或“巫鬼教”。

藏族人民主要信仰藏传佛教

羌族羌民信仰佛教、藏传佛教、道教或基督教,但本族固有的宗教信仰仍相当普遍。

多神崇拜主要为供奉“五神”。羌族住房的平顶上,一般都有五块白石英石,代表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他们认为天神的地位最高。

3、节日不同

过年是土家族最大的节日,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四、十五结束。过大年的时间比汉族提前一天。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

雪顿节,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藏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羌族的传统节日就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

扩展资料

“藏文”一词写作“bod-yig”,意为“藏族的文字”。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22]  。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元音字母,意为”悦耳的字”,是相对于辅音字母而言的。因元音发音时无阻碍,悦耳动听而得此名。

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极少,而且,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的标点符号有别。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此外,还有云头符,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便于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藏文中已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土家族

百度百科-苗族

百度百科-藏族

百度百科-羌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