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

如题所述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对建国后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的取代过程,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带来了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的巨大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早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思想、文化、道德观念。 1.市场观念。具有市场意识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大学生自身能够迎接挑战、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之一。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市场的方法也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基本方法。竞争是经济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对于每一个大学生来讲,都是一种挑战。作为未来的科技文化人才,若不懂得市场规律,不懂得经济规律,是很难在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的。只有树立了市场观念,才能了解市场,认识市场,适应市场。只有树立了市场观念,才能强化自身的竞争意识,做好参与竞争的思想准备。 2.竞争观念。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人的价值是通过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实现的。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迫使人们求新、求异、拼搏、进取。任何个人都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市场没有地位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在这里一切平等,只有通过平等的竞争,促使人们高水平、高标准地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力,才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只有通过平等的竞争,才能体现实力的较量,使有实力的人得到充分的发挥,整体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既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主动参与竞争,又要坚决反对西方利己主义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主义;既要讲求目的的正当性,又要讲求手段的合法性和道德性,使竞争意识健康发展。 3.法制观念。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大学生应重视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制经济,并更好地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养成守法习惯,提高依法保护自身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能力。目前,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我们必须树立起法制观念,坚持用法律规范、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加稳定、更加公平、更加有序的社会环境。 4.信息观念。信息观念,也叫情报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获得并准确处理好信息。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基础,从发现问题到决策中间有一个中介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信息的接收、整理、识别、判断、决策的过程,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加工、转换的过程。21世纪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它要求人们能及时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并能尽快地理解、选择和利用信息。 5.效益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衡量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效益。无论是直接的经济行为还是其他工作,不讲究效益就是最大的浪费。没有效益就谈不上发展,效益不高必然发展不快。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和“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树立效益观念对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6.创新观念。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通过创新、创造、发明,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勇于探索,推陈出新,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和创新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和自身素质。 7.自我实现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几乎都是未定的,对每个人的生存来说,存在的只是可能性,在众多的可能性中选择何种可能性,把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都要靠主体自身的努力。因而市场经济产生的是一切靠自已的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主体意识普遍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已将自我实现作为追求的目标,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最深刻的就是以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不断强化为核心,从无为转向有为,变被动为主动,变客体为主体的价值观念的更新。重视自我素质和才能的全面提高,强烈要求尊重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在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8.团队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能促进发展,有助于社会安定、人际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竞争性的一面,更要求合作性的一面。树立协作精神能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和全球化进程,造福全人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所强调的整体性、全局性,已经包含着社会化的深刻内涵。因此,既需要发展自主、独立的竞争性,更需要提高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6
人生价值观
第2个回答  2013-04-25
人生价值观
相似回答